更多国家宣布注资“损失与损害”基金,这块“硬骨头”能被啃下来吗?
中新社阿联酋迪拜12月3日电(记者 庞无忌)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进入第四天。大会首日达成协议并启动的“损失与损害”基金曝出新进展,各国承诺的注资金额正在扩大。但这一基金能否真的兑现,仍面临多重质疑。
3日,COP28官方宣布,葡萄牙提出将为“损失与损害”基金提供500万欧元。根据国际环保机构统计,过去3天半来,已有阿联酋、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经济体陆续宣布为该基金注资,总金额已超过6亿美元。
据了解,“损失与损害”基金用于资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为他们在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中遭受的损失和损害提供资金支持。
“损失与损害”基金一度被视为气候大会谈判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关于钱的问题总是要争到最后一刻”,这是观察人士对历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评论。“损失与损害”基金的建立同样一波三折,直到去年COP27的最后一刻,各方才决议通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1月30日晚间对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就启动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一致表示欢迎,称其是实现“气候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此前评论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最关心的“损失与损害”问题,今年有了很大进展,“我们感到很高兴”。他表示,根据公约和法律协定的要求,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现在又往前走了一步。“我们希望基金进一步增资,发达国家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总监李硕在大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损失与损害”基金的诞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脆弱国家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才让“损失与损害”基金走上谈判议程,所以在COP28首日,基金启动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成果。
MSCI(明晟公司) ESG与气候研究部分析师Alexander Schober表示,根据MSCI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风险评分,在气候变化高风险的国家中,有超过40%的国家同时也面临债务困境或较高的违约风险。这些可能遭遇气候相关灾害、但无法通过公共市场筹集资金以提升气候复原力的国家,将欢迎“损失与损害”基金。这项基金由世界银行管理,将为帮助发展中经济体应对气候变化发挥重要作用。
但也不能过度乐观。首先是“损失与损害”基金目前所声称筹集的资金与弥合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缺口还有极大差距。美国此番仅向“损失与损害”基金承诺提供1750万美元而受到批评。有气候活动人士称,世界上最富有的经济大国的贡献“令人尴尬”。也有不少人担忧“损失与损害”基金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首先需要厘清“损失与损害”究竟是一种赔偿还是一种援助机制。如果将其视为一种赔偿机制,在现行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下是不可行的,但是如果将之视为某种援助机制,它是可行的。
目前的进展是“损失与损害”基金确定了其运作规则、资金来源等,解决了基础性问题。这两天很多国家承诺注资该基金,但邹骥认为,还为时尚早,承诺了一定金额是一回事,但何时落地、落地多少又是另一回事。(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观编钟赏乐舞 荆楚文化沉浸式体验持续“圈粉”
- 超强台风“摩羯”致海南4死95伤 经济损失惨重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AI时代,传统安全防护手段急需升级
- 西安: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800亿元 今年力争达5000亿元
- 重庆市首批认定传统工艺美术精品48件亮相
- 专家回应快递消毒应注意哪些:尽量在户外拆 外包装别拿回家
- 上海怎样实现大城幸福养老?政府、院校、企业、机构携手多维度展开探索
-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 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 北京鼓励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发展 最高补助3000万元
- 车主利好!国内油价或将“四连跌”
- 德国国防部长突访乌克兰
- “机器”写的作文真不行
- 线下热热闹闹、线上年味浓浓 “年味”成为网上热门话题
- 医生:酒精成瘾属于精神疾病 嗜酒患者趋向年轻化
- 关键时刻,这一重磅政策延期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
- 多彩贵州影像作品走进日本 跨界交流期探秘贵州
- 重庆各地出实招 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 暴雨后自来水变脏?雷雨天打手机易遭雷击?真相是……
- 德国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0.2%
- 热门推荐
-
- 一艘载有非法移民的船只在科摩罗群岛海域倾覆 致25人死亡
- 各地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 更多市民实现住有所居
- 中国—玻利维亚经贸混委会第15次会议在拉巴斯召开
- 中国商务部:挑动“脱钩”并未使供应链按预期回流美国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
- 记者手记:探访澳大利亚悉尼机器人学院
- 智能化设备助黄百铁路隧道掘进开启“加速度”
- “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保持信心”
- 俄乌局势进展:俄总统宣布将向非洲多国提供免费粮食 乌克兰再延长战时状态
- 共话“数智未来” 2024人工智能发展会议在西安举办
- 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大会在沪举行
- 画家李福顺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 多学科学者关注北京春节习俗变化
- 桂林国庆假期旅游景上“添花” 漓江水上游持续火爆
- “经济利益派”代表人之一洪远朋逝世:一生研究《资本论》
- 第32届华交会开幕 展商称“创新助我们拓展海外市场”
- 证监会: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年内下降超过20%
- 澳大利亚汉学家: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共领导丨风华102载·世界观
- 中国唯一土族自治县:多元推介“世界美酒产区·中国青稞酒乡”
- 陕西发现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