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市场购销活跃 主产区各类粮企累计收购量超6000万吨
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李栋)秋粮上市以来,各地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市场购销活跃。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6000万吨。
粮仓满,天下安。随着秋收秋播的相继结束,秋粮收购逐步展开。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一粮食收购点,脱粒后的玉米经过质检、过磅,液压翻板自动卸粮、过筛,最后通过提升机进入粮仓。
“今年的玉米收成较往年要好,亩产能达到1400斤,颗粒饱满,卖相也好。”前来卖粮的李军国心里的一本账算得明明白白,“现在的收购价格是1.33元/斤,5亩多地共卖了近10000元,而且都是现金结算。”
说起今年的收购计划,秋粮收购点负责人顾超告诉记者,今年收购量约在6000多吨,“收购高峰期来临之前,就提前申请了50万元的‘产业贷’,保证手中现金充足,让售粮农户一手出粮一手收钱,保证大家的实际收益。”顾超说。
内黄县市场监管局计粮股负责人菅锦宇表示,秋粮收购开展以来,各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增强市场购销活力。“做好仓容准备、资金筹措、运力协调、人员培训等各类要素保障,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秋粮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重中之重,预计今年旺季收购量在2亿吨左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方进表示,秋粮上市以来,各类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市场购销较为活跃,市场价格相对平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各地要精心组织好秋粮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优化为农服务、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打白条’‘转圈粮’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好粮更要储好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司周冠华介绍,目前,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四合一”储粮技术(粮情测控、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在广大国有粮库普及应用,我国储粮技术水平总体已居世界前列。全国已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1.8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4600万吨。控温、气调、内环流、害虫综合防治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粮食仓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正在由‘安全储粮、减损降耗’向‘保质保鲜、绿色优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周冠华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深入发掘古文字思想文化内涵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 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新作《大学小课》引领读者重读西方经典
- “五一”假期北京七大火车站“一站一策”细化公交、地铁接驳
- 调查显示税收担忧致英国商业信心下降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庆祝建军97周年招待会
- 贵南高铁贵阳至荔波段正式通车运行
- 助推“人产城”全面融合 天津打造城市更新片区新标杆
- 湖南冷水滩育秧大棚种蔬菜 “一棚多用”再生金
- 当非遗遇创意 天津传统叶雕焕发新活力
- 报告称,可持续航空燃料全球化供应链正在形成
- 新空间、新展览亮相 中国园林博物馆邀市民体验园居文化
- 中国扩大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涉8项试点政策
- 伊朗将在50天内举行新总统选举
- 直击广东佛山特大暴雨一线 220个站点降雨量超250毫米
- 中国“起重机械之都”:出口订单迅增 销往全球逾百国
- 一家7口围炉话家常,5人中毒进医院
- 小龙虾开启辣味夏季 2024“味道湖南”美食季启动
- 外媒: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山体滑坡 估计造成上百人死亡
- 山西省晋城市气象台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 动不动就崴脚?自测你有没有“病根”
- 热门推荐
-
- 共赴“京锡”之约 2023无锡·北京人才合作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 “最美乡贤”胡芳:300万字日志背后的助盲故事
- 2023中国(南宁)旗袍文化艺术盛典启幕 多派系旗袍集中亮相
- 汉中藤编,小藤条编出大产业
- 重走“海丝”路 世界最大仿古福船“福宁”号抵达新加坡
- 全国将集中整治三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重点场所
- 5名中国游客在挪威大巴坠湖事故中受轻伤
-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发布合并重组预案
- 暴雨来袭 国家防总、水利部对南方部分地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 韩国国会通过针对韩德洙的弹劾动议案
- 广东丹霞山入选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
- 中国友谊关—越南友谊国际口岸新增通道启运
- 美国夏威夷野火遇难者升至67人 成1959年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
- 贺兰山岩画展亮相浙江自然博物院
- 小经跑两会|如何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 韩国民间团体抗议韩美联合军演
- 天津市气象局启动“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活动
- 海内外青年对话全球绿色发展
- 美欧经贸争端的三大症结
- 以色列袭击加沙多地 拉法多处成“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