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推动国际衔接互认
中新社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正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根据官方22日给出的时间表,到2030年,国家层面将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
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当天对外公布。这份文件部署了五方面重点工作,构建起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总体框架。
一是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加快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基础通用国家标准,明确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数据质量要求和溯源性要求等。组织有关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二是建设碳足迹背景数据库。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建立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为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公共服务。
三是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国家层面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研究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自愿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
四是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碳足迹管理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帮助企业查找生产和流通中的碳排放管理薄弱环节,挖掘节能降碳潜力。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碳足迹较低的产品。
五是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互认。加强国际碳足迹方法学研究,充分发挥双多边对话机制作用,加强与国际相关方的沟通对接,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在碳足迹核算规则和认证结果方面衔接互认。
国家发改委表示,此举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扩大低碳产品供给;也有利于妥善应对贸易壁垒,提升中国外贸产品竞争力。建立中国自主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并加强国际对接,企业可自愿委托国内或国际机构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据实测算产品实际碳足迹,避免参数被高估损害企业利益,同时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乌镇峰会聚焦金融科技 数智时代如何推动“金融向善”?
- 阿根廷总统米莱:计划将驻以使馆迁往耶路撒冷
- 快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
- 秦刚:安全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
- 国粹京剧“五一”假期走进福州景区
- 两岸企业家长沙共探科技赋能文旅文创产业融合发展
- 持续强降雨已致福建省70.2万人受灾
- 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6000万人次
- 湖南铁路货运多措并举保障电煤运输
- 第十九届赣台会庐山开幕 签约台资项目逾130亿元
-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变暖或延长哈德逊湾无冰期致北极熊种群缩小
- 清华大学两院士团队联手攻坚中医药大模型
- 2024成都茶博会开幕 发布成都老茶馆档案文献精编
- 京城美术馆夜游赏月“遇见非遗”
- 沧州黄骅港河间内陆港成立
- “福宝”亮相四川 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传递“天下情”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 长沙高层住户有震感
- 中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数字社会
- 3℃!广西南宁民警跳入冰冷刺骨江水救人
- 吴雪勇:发挥版本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作用
- 热门推荐
-
- 让孩子们在美好的歌声中成长(艺文观察)
- 新西兰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受灾地区仍有8人失联
- 奖励唐卡和牦牛 青超联赛传统与现代交织
- 春运期间中国铁警保障4.84亿人次出行 查处违法人员逾1万人
- 《扬州通史》面世 赓续文脉启迪未来
- (财经天下)报告:东南亚成为亚太跨境房产投资新兴目的地
- 56件俄罗斯绘画杰作在北京展出
- 岸田文雄仅“刷新”内阁面貌恐难挽回支持率
- TCL公益基金会支持首届“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正式启动
- 青海首例生鲜空运起运 开辟省内生鲜流通空运渠道
- 快讯!韩国检方逮捕首都防卫司令部司令官李镇雨
- 长篇小说《击水三千》:反写人生与“重来”之力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逐“绿”前行 向“新”出发
- 陕西铁路开行“丝路号”红色研学专列
- 注入新动能、提升竞争力 我国外贸韧性正持续显现
- 今年前5个月浙江义乌外贸进出口总值2645.0亿元
- 舞台艺术,提供精神食粮
- 科普图解 | 什么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图了解
- 油价小幅上涨 加一箱油多花约4元
- 河南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保护黄河“豆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