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齐聚浙江温州 共话“产学研力量赋能碳中和进程”
中新网温州11月9日电 (王题题)“碳”所未知,赋“能”未来。11月9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碳能源国际学术论坛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方维海,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孙学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郭再萍等6名院士出席开幕式。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多所国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等汇聚一堂,共话“融合产学研力量,赋能碳中和进程”。
开幕式上,温州大学校长赵敏介绍了温州大学发展概况和该校近年来在化学、材料学科取得的成绩。比如温州大学与Wiley出版集团联合创办的《Carbon Energy》已成长为“碳时代”高影响力的学术旗舰期刊,为推动碳能源领域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
“‘双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术界的前瞻性研究,更离不开产业界的应用实践。”在赵敏看来,当天举办的研讨会,围绕针对碳中和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开展多维度、多层次研讨,必将有力推动产学研力量融合,促进多学科领域交叉,为深入科学研究和实现成果转化提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还举行了由温州大学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成立的“动力电池与储能技术研究院”“碳材料与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温州大学—码尚射频识别材料工程研发中心”三个研发机构的揭牌仪式,更好地推动科学研究向成果转化走深走实。
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温州市委、市政府聚力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碳能源这一全球性议题需要广大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相信,当天,各位专家大咖齐聚温州共襄盛会,必将碰撞思想火花、凝聚行动共识。
面向未来,王振勇表示,温州将通过三方面努力继续锚定“双碳”目标,紧抓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能源体系;二是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试点;三是持续汇聚天下英才,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次破800万人次!四川成都地铁单日客运量再创新高
- 未来一周还有两股冷空气影响我国 然而这里的“三九”将暖如初春?
- “手作之美”启中式浪漫 匠人精神打磨“中国高定”
- 会晤举行前几小时被取消,英首相“惹恼”希腊总理
- “大漆的故事”讲座为悉尼艺术爱好者带来艺术新体验
- 延安苹果产业焕新生 成老区人民致富“金苹果”
- 重庆“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上线 构建“一站式”企业服务矩阵
-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首桩顺利浇筑
- 同城游近郊游成假期优选 需挖掘更多“游在近处”新IP
- 【中国网评】所谓“亚太北约化”终将是黄粱一梦
- 中外百名青年江西对话:贡献青春力量 同筑美好世界
- “中国西极”新疆克州渐成文旅“后起之秀”
- 天一阁里“花式”迎端午:手作品非遗 书香迎亚运
- 女博主未带证件回民宿被拒,保安发出过激言论 警方回应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宁夏实行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管理
- 莫斯科市长:击落2架飞往莫斯科的军用无人机
- 为全球游客搭建“空中桥梁” 多家航司助力成都世园会
- 美国南加州嫌疑人逃避警方追捕时再酿车祸致一死多伤
- 杭州破获案值超1500万元涉毒“上头电子烟”案
- 热门推荐
-
- 文化中国行丨走进琉璃世界 古法匠心“燃”起来
- 成功出氢 中国西北地区首个光储氢热产业一体化项目投运
- 石家庄:摇滚之城 再添活力
- 发力电商释放消费活力 2025年湖南网上年货节启动
- “跟着科学家去旅行”是何体验?刘嘉麒院士领队野外科考线上播出
- 美国芝加哥发生大规模枪击案1死10伤 含多名儿童
- 中外专家共论博物馆何以推动文明互鉴
- “AI+作业”进入课堂 不应只是拍照搜题
- 中美科学家联合公布最新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
- (投资中国)法国力克董事长:在中国做生意比在美国容易
- 上海专家借3D打印重拼颅骨 狭颅症男婴“舟形”头复圆
- 广西打造中药材基地示范县 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 张杰唱《志愿军:存亡之战》片尾曲 铁原战场《绽放》战士小家大爱
- 阔别四年 云门舞集将携新作《霞》亮相国家大剧院
- 弘扬宪法精神 培育法治文化
- 四川兴文发生4.3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绿色成鲜明底色 广东多个关键生态指标居全国前列
- “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全国巡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京开启“只此青绿漫游计划”探索文商旅融合
- 7月运输生产总体保持恢复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