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河水遍地生“金” 内蒙古河套灌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游,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近年来,河套灌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水资源调度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让这片被黄河水滋润的土地,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引黄滴灌浇出丰收田
河套灌区地处我国干旱的西北高原,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灌区工程对当地粮食生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北滩村引黄滴灌工程项目区,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像是平放在黄土地上的一块蓝宝石,引人注目。黄河水经一级沉淀池沉降后,通过涵洞流入这里,又由旁边的泵站提水经过滤系统后,管道输水至田间滴灌系统。
“我家40亩地种了葵花和玉米。从去年开始滴灌后,玉米每亩增产300多斤,葵花每亩增产快100斤。”今年54岁的北滩村村民李云峰欣喜地讲述滴灌给农业带来的种种好处:省水、省肥、省人工、产量高……
河灌中心乌兰布和分中心办公室主任李德海介绍,自2019年以来,分中心配合磴口县利用湖泊、湿地、海子等有利地形,逐步推广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引黄滴灌泵站11处,滴灌面积18万亩,不仅实现年节水500万立方米,还大幅提升灌溉效率和灌溉保证率,有效提升地力,促进粮食增产。
“我们管好用好流向田间的每一滴水,种粮户就有了增收致富的希望。”李德海自豪地说。目前,河套灌区已经发展水肥一体化滴灌面积超过100万亩。
全面推行“一把锹”浇地
秋浇一直是河套灌区秋收秋翻后改良土壤、储水保墒的重要举措。今年河套灌区的秋浇用水发生较大变化:受黄河来水偏少影响,灌区分配水量10.051亿立方米,比去年减少了近6亿立方米。
除合理压缩今年秋浇部分面积,为把有限的秋浇水用于保障粮食生产,河套灌区所在的巴彦淖尔市、旗(县、区)、镇(乡)、村都行动起来,层层召开各类工作会议,以村民小组为单元成立“包浇组”,全面推行“一把锹”浇地,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平地缩块、滚耙保墒等综合措施,合理安排秋浇和干地面积,坚决防止“大水漫灌”等现象。
“水紧张、金贵了,倒逼精细化管理。”二道桥镇水运通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杨振国说,“今年秋浇打破‘黑夜不浇、风天不浇、雨天不浇’的‘三不浇’习惯,一旦开浇就不放松,实现快浇又节水。”二道桥镇水运通专业合作社对接15个村组和16.196万亩耕地,将用水量指标等信息公布至各村组。杭锦后旗推广“支部+群管组织”管理渠道模式,建成农民用水合作社58个,覆盖所有村社和灌溉直口渠系,全面落实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既确保秋浇顺利进行,又促进农户转变用水习惯。
信息化赋能水量精准调度
河套灌区是全国三大超过千万亩的特大型灌区之一,水量调度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河套灌区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成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水位、闸位、视频监测以及渠道流量在线采集系统1700余处,自建101座通讯铁塔建设无线水利专网,应用来需水预测、动态配水等各种模型,为灌区引、供、排等用水一体化调度插上了“智慧化”翅膀。
在永济干渠一闸管理段标准化调度室显示屏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实时流量。同时,灌区2400名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查询干渠水情等数据信息。
水量数据是水量调度、分配的基础。黄河流域多泥沙渠道测流存在泥沙多、坡降缓、变幅大等诸多难题,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组织技术团队成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不仅实现自动化测流技术的突破,还大幅提升灌区管理质效。“以前人工测流量要一、两个小时,现在自动测流1.5秒完成,每5分钟上传一次数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信息化处信息科科长姜杰说,“为水量调度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性提供支撑。”
去年,河套灌区永济灌域被水利部确定为数字孪生先行先试灌区,“我们将加快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灌区管理水平,计划利用2至3年全力打造具有河套特色的国内一流数字孪生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党组书记李根东表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近年来,水利部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改造,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5%,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水利部充分发挥灌区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中的“主力军”“压舱石”作用,为农作物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水利支撑和保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多维度行前教育 首届平安留学宣传月在西安交大启动
- 这些青菜的“亲戚们” 你能分得清吗?
- 乌兹别克斯坦测量员的中国师傅(海外纪闻)
- 两部门:进一步做好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
- 第三届德中经济大会开幕 共探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将于6月6日正式出坞
- 北京大兴举办图书文创市集 文化大餐进园区
- 网络主播“转正”:直播行业规范化与职业化的正循环
- 孕晚期胎动消失15小时 医院多科协作成功抢救“雪宝宝”
- 尼日利亚东北部遭袭 至少40名农民遇害
- 通讯:喜欢骑行的新西兰女孩
- 2023年青海落实林草资金64.89亿元 投资创历史新高
- 四部门联合推出 深化车检改革优化车检服务新举措
- 话剧《氢弹之父——于敏》在天津首演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新春走基层)大学生“书院山长”挑大梁 江西金溪“乡青”的文化年味
- 中国针灸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上海成立
- 10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31012亿美元
- 四川松潘: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幼仔在雪中漫步
- 福建古田合力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打造家庭教育“绿洲”
- 热门推荐
-
-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六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启
-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在山西太原开馆
- 泰国内阁决定延长进口小商品增值税征收期限
- 今日秋分丨恰是人间好时节
- 安徽聚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累计建成5G基站11.4万个
- 美总统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因非法持枪被起诉
- 今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糖葫芦售卖点位起拍价100万元?拍卖公司回应
- 第五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在孔子故里举行 专家共探新时代古籍保护
- 江苏沛县一政协常委伪造假文凭?涉事高校回应
- 一南极企鹅宝宝在广州破壳降生
- (投资中国)施耐德电气的“中国发展秘籍”
- (乡村行·看振兴)大自然赐予的“地下精灵”贵州大方冬荪走俏国内市场
- iPhoneXS可浸水30分钟?防水手机这点事你知道吗
- 关注身体成分 丢掉“坏”脂肪
- 发改委: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下调415元和400元
- 我国科学家揭示生命体自我保护行为背后的分子机制
- 史上最严车检来了? 记者求证:不实消息
- 中国11月末社融存量405.6万亿元 同比增长7.8%
- 寻觅金色“宝藏时光” 重庆礼嘉智慧园时光缆车正式投用
- 向佐:新片《门前宝地》展示原汁原味中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