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景到入景 武汉黄陂“木兰游”持续升温
中新网武汉10月18日电 (武一力)近来,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游”持续升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黄陂“木兰游”游客达到192.82万人,创历史新高。18日,记者走访黄陂多个景区,探寻“木兰游”背后的“流量密码”。
明清时期的《黄陂县志》,记载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说故事。借助木兰IP,黄陂大力推动全域旅游,打造1000平方公里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全区23个景区共创“木兰游”品牌。
除好山好水,黄陂不少热门景区通过声、光、电手段以及情景剧场、实景演出、VR全感互动等方式,增强游客参与感和游玩体验。
“高峰时期景区周边停车位、民宿都是‘爆满’状态,夜晚还有不少游客入园,体验夜游项目。”木兰草原景区总经理助理鲁明说。木兰草原是国家5A级风景区,每逢节假日,不少游客来此拍照、露营、研学。
木兰草原大型实景演出《花木兰·云中战歌》,让加拿大加国生活网主编朱耘辉惊叹连连。“仿佛看见花木兰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飒爽英姿。”她说。
由昔日“空心村”改造而成的木兰花乡游人如织,该景区集木兰文化、四季花海、乡土民俗特色于一体。武汉首个“不夜城”项目——木兰不夜城是木兰花乡景区新晋夜游地标。
木兰不夜城街区内15大主题舞台轮番展演,讲述了花木兰青春时光当户织布、征战沙场热血报国、建功立业辞官回乡等故事。游客徜徉其中,可与身着古装的NPC(非玩家角色)互动、对话,好似成为“戏中人”。木兰不夜城开业9个月以来,共计接待游客130万人次。
来到黄陂“木兰游”的美国《神州时报》中国新闻采编主任李弘毅表示,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受到公众认可、传承和弘扬。如今“木兰游”成为武汉黄陂一张重要的文旅名片,期待黄陂继续深挖文化资源,让木兰形象更立体、全面地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眼前。(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崇左国际传播中心正式启动 将加强与东盟国家交流
- 《武夷红茶品质化学特征与健康功能白皮书》发布
- 古代文人多少都要掌握些植物学知识!想不到吧?
- 即时零售满足本地需求
- “神州北极”:38支代表队比拼特色“漠河菜”
- 一张尘封62年的合影照,焦裕禄将“C位”让给老中医
- 黄河“孤岛村”的新生
- 海南省最大的深水智能网箱在广州交付
- 安徽检方去年以来受理审查起诉毒品犯罪案件1453件
- 武梅铁路建设加速推进
- 孔子学院亮相比利时鲁汶世界节展示中华文化风采
- 浙江:推动地下管廊建设 破解“马路拉链”问题
-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成效有目共睹
- 武汉一高校15名学生结成考研联盟携手“上岸”
- 德国6月出口额环比增长0.1%
-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3.1级地震
- 古籍藏古曲,千年历史可听可观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上海博物馆东馆添“宝藏展厅” 江南造物馆揭开面纱
- 纵享雪境,国窖1573×中国滑雪人大会2023-2024冰雪嘉年华启幕
- 热门推荐
-
- 11月1日央行开展17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30家川渝制造企业首次携手出海肯尼亚 共搭平台共寻商机
- 郊游搭帐篷还欠规矩:配套设施不足 缺乏规范管理
- 舞剧《永和九年》首登国家大剧院 泱泱国风再现兰亭之美
- 宁夏出台《实施意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 四川木里5.0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 当地通信电力一切正常
- 总台记者专访丨日本专家:日本政府应担负责任 提高核事故处理信息透明度
- 能源领域专家汇聚申城 共谋非常规能源发展蓝图
- 首届链博会韩国推介会在首尔举行
- 黄山宣城累计紧急转移13786人 全力开展抢险救灾
- 第二架国产C919正式“入列” 将与首架机搭档执飞沪蓉快线
- 上诉人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二审开庭 将择期宣判
- 国际社会应着力推动巴以冲突降温
- 请网红探店花费要上万 评价全靠“给钱”多少
- 上半年广东消委会受理消费投诉逾36万件
- 广交会观察:中国外贸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 2022年山西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 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 天津成立“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 新疆伊犁射箭少年:愿梦想“正中靶心”
- 国家发改委: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支持会是有力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