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丝路24小时】“我好像坐在飞机上!” 雅万高铁“中国速度”赢得广泛赞誉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 李金磊)“我坐在这里,好像坐在飞机上!”在“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中,一位首次乘坐雅万高铁的旅客兴奋地说。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中国新闻网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推出“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跨越全球时区,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一路前行,第一视角讲述“我与丝路”的故事,见证中国兼善天下的智慧与担当。
“钢铁巨龙”带来中国速度
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 “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实地探访和体验这条“钢铁巨龙”。
“我之前乘坐印尼的普通火车,环境很脏,声音很吵,而雅万高铁体验完全不一样。”在当地旅客看来,雅万高铁又快又整洁,很酷!
通车后,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助力“千岛之国”实现高铁梦想,让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一个拥有高铁的国家。从9月8日至10月16日,这个群岛国家有超过8万人次涌向雅万高铁,预约试乘,先睹为快。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牵头的雅万高铁承包商联合体设计部部长郭磊在“足迹·丝路24小时”全球全媒体特别节目中表示,雅加达和万隆两座城市间原来有一条修建于100多年前的普速铁路,时速仅50多公里,两地间的高速公路经常堵车,而雅万高铁极大缓解城际间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方便当地民众出行,同时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发展,给印尼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由于动车组融合印尼本土文化的红色和银色涂装,搭配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的抽象纹理图案,雅万高铁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色科莫多”,在他们看来,乘坐雅万高铁是件时髦的事。
印尼总统佐科于9月13日试乘雅万高铁,多位内阁部长陪同。佐科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高铁建设经验丰富、技术先进。雅万高铁很快、很安静、也很平稳,希望高铁的开通能够减少雅加达地区的交通拥堵和污染,推动印尼民众转变出行方式。
印尼总统佐科将雅万高铁命名为“Whoosh”,这六个字母在印尼文化中代表省时、高效和先进,雅万高铁将成为印尼新的国家名片。
网络上一段传播很广的视频显示,有记者在雅万高铁列车桌上竖起一枚硬币,这枚硬币在350公里的时速下稳稳立住了。印尼掀起“高铁热”,代表了印尼各界对雅万高铁的广泛赞誉。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 “第一单”
作为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也是中国同地区国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将有力提升地区互联互通发展水平。
什么是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一是全系统。雅万高铁路基、轨道、桥梁、隧道、接触网、通信信号、列车控制、动车组、客服等各个子系统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二是全要素。雅万高铁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管理、经营开发等高速铁路建设运营全过程全面采用中国方案。三是全产业链。雅万高铁采用的工程机械、接触网、钢轨、动车组、通信信号、列车控制等装备全部由中国企业生产制造,覆盖高速铁路领域上中下游产业链。
数据显示,雅万高铁不仅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的出行,还累计为当地带来5.1万人次就业,培训印尼员工达到4.5万人次,培养了一批高铁建设运营的技术人才和职工队伍,正在并将继续给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可以说,高铁铺就的是一条融合之路、开放之路、共富之路,不仅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还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沿线经济发展赋能。
“要致富,先修路。”随着中国的成功密码推广到全世界,十年来,包括雅万高铁在内,中老铁路、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了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一带一路”,正在铺就更多幸福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汪博炜发布郎酒年度十大图片 “三大升级”洞见郎酒新趋势
- 肩膀痛 别老让肩周炎背锅!
- 逛湖荡赏非遗话产业 海外华文媒体点赞“建湖有戏”
- 锐减86万!日本人口创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
- 分子影像与医学诊疗探针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 浙江“60后”老支书守护5万新居民:有事找老王
- 韩公调处已进入总统官邸 开始尝试逮捕尹锡悦
- 职场新生代维权意识强,冲动任性不可取
- 拜登宣布向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 价值4.25亿美元
- (经济观察)从数博会看中国数据产业新趋势
-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开幕 重现西南剧展荣光
- 2022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启幕
-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上千人死亡 美国宣布对以军事援助
- 【专家学者话新年】旅游业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新引擎
- 山东“五一”假日旅游收入逾400亿元 “跟着文物游齐鲁”渐成风尚
- 宋代五大名窑首次集结成都 展示“大俗大雅”宋代都市风尚
- AI辅助创作迅猛增长 但成功关键仍是内容质量
- 数字经济时代 如何加强版权运用与保护?
- 电商西进背后:拼多多与那些被忽略的爱与自由
- 新征集的一批侵华日军罪行铁证在南京公开
- 热门推荐
-
- 因旷工被辞银行副行长为何要不回绩效工资?
- 国科大校长寄语毕业学子:做研究、解决真问题的“主力军”
- 去有风的地方!新建大理火车站站房即将投入使用
- 《小美人鱼》中国首演十周年 中芭再度复排深情演绎
-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
- 服务中国发展大局,黑龙江如何以“质”取胜
- 重庆:清洁能源“照亮”三峡库区乡村振兴路
- “亲朋好友”求助?当心电诈陷阱
- 日本自卫队飞机坠海已致1人死亡 或为两机相撞
- 春运临近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单日客流量突破9万人次
- “万峰成林处”的山地传奇
- 罗伯特·库恩:新质生产力是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 | 三中全会·世界观
- (深化改革看山东)“文旅+”不设限 山东解锁“新人设”
- 逾百件文物亮相 “读懂广州”系列文物展开幕
- 旅游消费加速回暖
-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科技系统分会成立
- 官方通报“医院食堂被指销售馊米饭”:违法事实不成立
- 访国际小提琴家姚珏:二十余载香港情 一根弦系祖国心
- 天津首个“封神”主题园区哪吒设计小镇预计5月开放
- 马来西亚遇持续“热浪” 影响民众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