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先进制造企业】小米有底气喊出“高端”,凭的是什么?
中新网10月1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做高端不是我们想做还是不想做的问题,是生死之战。”在今年小米创始人、CEO雷军的年度演讲中,他的一席话让无数“米粉”沸腾。
从“一碗小米粥”开始,到手机行业的佼佼者,小米现今有底气喊出“高端”,凭什么?近日,小米总裁卢伟冰接受了中新财经记者采访。
“要有坐10年冷板凳的定力”
对于小米目前取得的成绩,卢伟冰称,归纳起来,小米着重做好这三件事:第一,深耕底层技术;第二,资金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第三,招揽顶尖的技术人才。他认为这是作为制造企业比较重要的三件事情。
“小米从集成式技术创新起步,很快进入自主式技术创新,并持续深入底层核心技术颠覆式的技术创新。”卢伟冰强调,背后是要不断进取,实现技术自主。
“小米鼓励创新、不以成败论英雄,鼓励浓郁的工程师文化。”他介绍,小米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人才的发掘、引进和培养。近年来,小米通过青年工程师计划、创业者计划、百万美金大奖等系列举措,大力推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长期的激励,让优秀人才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卢伟冰强调,技术立业、科技创新是小米的生存之本,也是小米成为新型工业化新样本的基础条件,更是小米高端化发展的必修课。修好这门课,要有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作为支撑,要有大量的先进人才和鼓励创新的氛围,更少不了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
今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后,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作为参会企业代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未来5年我们计划投入1000亿,要在底层核心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
目前,小米技术研发进入12个技术领域,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总体细分领域达99项。截至2023年3月31日,小米全球授权专利数超3.2万件。
“AI是驱动新变革的关键变量”
“越是高端的智能制造,就越离不开AI技术的应用,要不断探索前沿技术,全面拥抱大模型。”小米集团在2023年中期报告中称,不断探索前沿科技领域,尤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坚持投入,以推动从科研到产业的整体发展。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
在卢伟冰看来,AI是先进的生产力,它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三个特点,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AI将具有强大的指数级变革效应。因此,在今年8月,小米全面升级自己的科技战略,并将“软硬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定义为重要的原则和路径之一。
“小米布局AI已经长达7年之久,AI技术已全面赋能小米的手机、汽车、AIoT、机器人等业务。我们要不断创新,扩展其他核心AIoT品类在丰富用户场景中的互联互通能力。”
在2023年上半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智能大家电业务增长强势,收入同比增长70%。
“未来,AI将全面赋能小米的研发、生产、应用。眼下,AI还是高端企业、科技公司的标配,但我相信,在未来5-10年,AI将会成为绝大多数企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驱动创新变革的关键变量。”卢伟冰称。
“高端制造赋能行业产业链升级”
不仅仅是小米本身从创新中尝到甜头,卢伟冰指出,小米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尤其是聚焦深耕底层技术、突破关键领域,还为行业带来了两方面的积极影响:重磅产品引领行业,助推消费复苏;以技术作支撑,赋能行业产业链转型升级。
卢伟冰举例,消费电子产品的迭代和发展,有赖于技术以及由技术支撑的体验。比如新一代折叠屏手机小米MIXFold3,背后是新材料、光学结构、芯片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沉淀,以及交叉融合创新。
“工业是立国之本,是国际竞争的底气。作为新型工业化坚定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小米坚定打造全链路产业赋能,持续深耕智能制造,赋能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卢伟冰表示,这个过程中,小米不断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做大做强本土产业链供应链的压舱石,并逐渐摸索出一些可供参考借鉴的实践经验,比如,先立好标杆、打好样,再给产业赋能,谋求全链路产业链创新的新突破。
“2022年底发布的小米13系列,它所搭载是当时国内唯一的超窄四等边工艺,还有高精密组装,就是在小米智能工厂率先落地实验,再推广到全部生产线。先验证、后推广的方式,极大提升了供应链合作企业的高端化和智能化水平。”卢伟冰说。
“小米智能制造体系正在向整个制造行业不断输出、持续赋能,一些供应链合作企业已经启用了由小米输出的整套产线设备和智能工厂系统体系,进一步点亮中国智造。”(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光谷打造国际社区 快步迈向“世界光谷”
- 暑期跨境游火爆 辽宁省口岸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40%
- 美情报披露:克宫遭无人机袭击幕后黑手为乌克兰!
- “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在泰康美术馆开幕
- 湖南江永香芋产业全链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未签劳动合同,外卖员送餐中摔伤谁赔偿?
- 马来西亚国会新会期开幕 最高元首冀政治稳定
- 外媒:世界最长寿男性去世 享年112岁
- 北美票房:《头脑特工队2》助北美周末票房今年首跃两亿美元
- 聚焦新兴产业链 强化服务向“新”力——招商银行举办产业升级金融服务研讨会
-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南方将有降雨
- 不同颜色和不同等级的天气预警有什么差异?国家气象中心答疑→
- 用活用好“AI+” 北京亦庄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数智”模式
- 鸡西·兴凯湖大白鱼产业论坛举行 全国渔业专家畅谈大白鱼产业发展
- 176艘保洁船守护“母亲河”:广州“绣花功夫”管理水域环境
- 首届海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讨论高等教育新可能
- “中国龙城”发现罕见龟类足迹 被定为新属新种
- 新疆喀什至迪拜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开通
- 公益画展上海开幕 绚烂画作呈现发作性睡病患者“罕见的梦”
- 文明的坐标丨“千年瓷都”景德镇
- 热门推荐
-
- 家电消费需补齐售后短板
- 触摸地球脉动 感受生命变迁(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 【达沃斯声音】服务消费势头强劲 麦肯锡:看好中国消费市场前景
- 暑假乐游防“热过头”
- 走进武汉健博会:智慧医疗“黑科技”齐亮相
- 中越边境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新一道卡正式启用
- 已有280家企业确定参展第五届江西赣州服博会
- 时尚与传统碰撞 民俗新玩法“圈粉”年轻人
- 青海今年前三季度贷款增加量为近五年同期次高水平
- 炉火长旺160年 最忆温暖在心间,全聚德老照片、老故事、老物件征集活动等你来
- 真实的“安欣们”,如何看待《狂飙》?
- 俄军一架苏-34战机坠毁 飞行员弹射逃生
- 深圳龙华举办2024年“中国少年说”展演
-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
- 新版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上线 为外籍人士、外企提供一站式网上服务
- 新西兰公布2024年最受欢迎新生儿名字
- 在评论区反复“哭穷” 下单真能便宜吗?
- “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越剧尹派经典剧目《红楼梦》亮相央视戏曲频道
- 金融助推区域繁荣——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跨境金融合作论坛在京举行
- 日本众议院通过史上最高防卫预算 民众和在野党举行抗议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