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累计上市新股500多只 沪深北交易所多举撑“创新自强”
中新网上海10月11日电 (记者 郑莹莹)“我们是做大数据基础软件的,研发投入非常大,变现周期长,使得历年亏损比较大。在科创板设立之前,按照任何一个交易所的上市规则,我们都无法上市。”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元浩11日在2023科创大会的圆桌对话中一语道出很多科创企业的“心路历程”。
上述这家2013年成立的企业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用孙元浩的话来说,企业原来制定3年的研发计划,上市后开始做6年至10年的研发计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去年的融资,使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设备、训练大模型,提升我们的产品竞争力。”他说。
资本的“活水”为原来难以上市的科创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施雷说,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丰富多彩”的。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彼时,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启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试验”。
开市四年多,科创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根据2023科创大会上发布的《科创板白皮书2023》,截至2023年6月30日,科创板累计上市新股542只,融资总额8477亿元。
上述白皮书显示,科创板企业聚焦新兴科技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占比较高。从全部上市的科创板企业所属主题分布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股数量明显占优,占全部科创板的41%,其次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占20%、16%。前述三大产业共计占已上市科创板标的的77%。
在当天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科创大会上,沪深北交易所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对创新驱动、自立自强的支撑。
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国群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不断提升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能级。具体落实方面,一是强化硬科技企业精准培育,加大科创企业制度供给。二是丰富投资端产品供给,增强中长期资金吸引力。三是优化完善交易制度,提升交易便利性和通畅性。
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辉表示,改革后的深市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创业板突出“创新成长”优势,两翼齐飞以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深交所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健全技术、人才、资金、产业生态链条,全面服务“创新驱动、自立自强”。
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孙立表示,北京证券交易所探索普惠金融生态,推动建立更加精准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券商、基金等各类机构提升对中小、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的关注、服务和投资力度;优化政策支持生态,促进政策、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更加积极地向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汇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夏日清爽吃喝指南,“吃货们”请查收
- 黄渤海休渔期结束 大连千余艘渔船奔赴各渔区开展海上捕捞作业
- 七周年!“邮爱公益”温暖守护,为爱前行
- 中国民航颁发首个无人驾驶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型号合格证
- 魔都变“模都”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声势起
- “闽人智慧”分享会在福州举行
- 连云港通报海鲜商贩“鬼秤”事件:涉事商户被清理出场
- DeepWay深向完成7.5亿元B轮融资,加速智能新能源重卡研发步伐
- 2024年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2125家 数量居全国第一
- 刚果(布)国防部长:“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刚友谊的象征
- 科研人员揭示腕足动物2.5亿年来多样性衰退之谜
- 遇见非遗丨喀什00后兄弟成为铜器“守艺人”
- 联合国呼吁调查加沙集体坟墓 黎巴嫩真主党打击以军事基地
- 美国亚特兰大发生枪击事件 致3死1伤
- (经济观察)巴黎奥运会为重庆 “夜经济”火热加码
- 【在希望的田野上】秋粮陆续迎来大面积收获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制造业企业第四次座谈会
- 悄悄告诉你,冬日的温柔都藏在林芝
- 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两地同步开播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在湖北宜昌举行
- 热门推荐
-
- 闹心:新房装修多次返工仍难达标
- 国产大模型“诸神之战”出路何方
- 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 谁是下一个出局者?
- 陕西清平堡遗址考古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
- “老司机”屡成“马路杀手”,怎么管?
- 国家发改委:携手东盟共建富有韧性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 埃及法尤姆省发生车祸致10死7伤
- 中国文博专家齐聚山西大同共商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 “19号沙龙—中国经济与中欧经贸合作”吹风会在布鲁塞尔举行
-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正加快由蓝图变为实景——中国绿发中绿里项目建设正当时
- 文化遗产“活”起来,线上线下融合带来新机遇
- 灯都中山古镇灯博会开幕 14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签约
- 交通运输部印发《农村道路客运运营服务指南(试行)》
- 西南大学出版社与英国菲伯尔音乐图书出版公司在德签署版权输出协议
- 山东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福建2024年外贸进出口1.99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 沪上民企谈信心:看好预期、扩大投资
- 俄媒:反华外交政策在美结出“恶果”
- 中新网评探险热:说走就走前要认清三条边界
- 强降雨致福建逾58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超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