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一年一作变两年三作 山西屯留冬播谷子探路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长治10月11日电 题:一年一作变两年三作 山西屯留冬播谷子探路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李庭耀 杨建伟
寒露已过,正是山西省长治市晚春播种谷子的收获旺季。在该市屯留区岗上村的千亩冬播谷子示范区,村民们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开镰,并在一周前把谷子收割完毕。11日,该示范区负责人常连有告诉记者,谷子提早成熟,为当地种植业从一年一作变两年三作提供可能,从而增加农业生产收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长治市位于山西东南部,被太行山、太岳山环抱。长期以来,当地谷子种植面临“十年九旱”的生态条件,常常出现播种难、出苗难、保苗难、间苗难等生产难题。同时,长治市每年无霜期约为180天,种植业面临着“一季作物时间长、两季作物时间短”的局面。
5月播种的谷子,待到10月成熟收获,收获不及时会被秋霜侵袭,这制约着当地谷子种植规模化发展。
屯留区是山西省首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重点县区。2022年,利用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姚建民创新的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技术,当地规模化推广冬播谷子种植。
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技术将春耕施肥整地前移至初冬,比春播谷子提前50多天出苗,在秋霜到来之前就能收获。播种时铺上生物降解渗水地膜,锁住土壤水分,实现秋雨、冬雪兼用,春雨全用,缓解当地常年春夏连旱造成的谷子播种难问题。
解决了用水问题,如何让种子越冬?姚建民介绍,冬季播种的种子,常常因为气温起伏导致种子发芽,一旦这样就很难抵御低温严寒。基于此,姚建民和他的团队研究发明了一种包衣剂,通过控制种子的吸水性应对气温变化。
同时,冬播谷子经历了三九严寒、早春霜冻和夏季高温,具有墩苗期长、穗分化时间长的发育优势,以及茎秆抗倒伏、抗病害优势,成熟后品质较好。
岗上村的耕地曾经全部是采煤沉陷区,以前村里土地贫瘠、灌溉不便。一系列生态修复与治理在2017年完成后,该村拥有了连片平坦的耕地,土地肥力恢复,谷子种植带动农民增收。
“冬播谷子提早成熟一个多月,上市较早,能卖到几十元一斤,实现了品质优、价格好。”常连有告诉记者,岗上村200余户村民将土地流转,可以获得每亩每年8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除此之外,除草、打药等田间管理工作带动了几十名村民在家门口打工增收。
下一步,屯留区将进行冬播谷子示范推广工作,推进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创新,提升“长治小米”品牌力、竞争力,以小米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走进中国乡村)探访太行传统村落群:多样石寨“串珠成链”联动发展
- 各地增植补绿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 第五届世界杭商大会启幕 海内外杭商共赴“未来之约”
- 我国首个IEC系统委员会秘书处成立
- 丑萌,年轻人发掘的另一种审美
-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活力持续激发……中国市场释放巨大“磁吸力”
- 西渝高铁康渝段首座千米长隧贯通
- 以防长称哈马斯防御“正在瓦解” 美国否决安理会呼吁巴以停火决议草案
- 美众议长麦卡锡要求对拜登展开弹劾调查
- 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在四川投产
- 黑龙江佳木斯:万人喊江庆春来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隰县:一颗好梨激活一域兴盛
- 长庆油田:科技创新赋能天然气增产增供
- 各地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均衡、增长、壮大成为关键词
- 广东部署10项重点行动为迁徙候鸟护航
- “永州蔬菜”何以乘风破浪加速出海?
- 美国女演员谢莉·杜瓦尔去世 曾出演电影《闪灵》
- “真正的突破性文件” 俄朝新签署的这份条约聚焦哪些内容?
- 预制菜良莠不齐 全国人大代表呼吁严把标准关
- 癸卯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山东曲阜举行 纪念孔子诞辰2574周年
- 热门推荐
-
- 广东台山野草按枝卖 入汤有“妈妈的爱”
- 企业招用毕业生可享一次性扩岗补助
- 第四届中国人才势能大会举行 共探人力资源新趋势
- 河南首次开通中越柬公铁联运国际班列
- 浙江龙游推进“多田套合”:绿野上铺就乡村振兴画卷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大漠致富曲:“乡村守护人”助力农产飘香
- 海内外重磅车型将云集2023成都车展 汇聚顶尖汽车科技成果
- IMF亚太部主任:贸易割裂影响亚洲经济增长
- 《人世间》热播引热议 “最没出息”的孩子或许才是“好孩子”?
- 免税购物市场活力足(消费视窗)
- 斩断“代理退保”黑产链条需要合力共治
- 波士顿咨询吴淳:越来越多中国企业不再只是“世界工厂”
- 我国已建成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提速 上半年实现增加值9180.5亿元
- “网红”重庆冀破圈出发 外企入渝逢新机遇
- 到2025年 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拟达1.8万亿元
- 大连港开通德翔菲律宾航线 大连至菲律宾直航服务航线增至4条
- 今年前三季度安徽汽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 熊召政|大夷之力:楚文化对中华文明有哪些贡献?(下)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赠珍贵抗战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