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黄金周”600万中外游客游桂林 夜游成“爆点”
中新网桂林10月7日电 题:中秋国庆“黄金周”600万中外游客游桂林 夜游成“爆点”
作者 唐蔚晴
山野间缓慢前行的车辆,大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在中秋节与国庆节“双节”的碰撞下,不少游客选择来广西桂林市“A级”景区观赏游玩,这让“桂林山水”再度“出圈”,就连中国国家地理频道都在发出的短视频文案中感慨道“云海之上有仙山”。
据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初步统计,桂林市“双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602.93万人次,同比增长49.35%,实现旅游总消费6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68%。其中桂林市内七星景区、象山景区(含伏波山景区和叠彩山景区)、芦笛景区、冠岩景区、桂林园博园、神龙谷等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酒店累计接待市民游客25.67万人次。
两江四湖,桂林城徽象鼻山、日月双塔、榕湖九曲桥、凯旋门等景点在夜色下显得格外璀璨,夜间游览模式成为市民游客假日旅游的“爆点”。象山景区为方便市民旅客欣赏象山水月、三月争辉的夜色美景,将公园的夜间营业时间延至晚上9点半,开放夜间游览项目,构建“白+黑”游览模式。
“最美县城”阳朔县的漓江景区和遇龙河景区迎来新一波旅游高峰。历村月亮山、遇龙河万景码头、漓江景区观莲码头等地迎来了大批游客前往游玩,“双节”前三日阳朔境内的漓江景区和遇龙河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2万人次,竹筏、客船、电动车沿江骑行等观景方式,深受游客喜爱。
“黄金周”期间正逢龙胜县“世界梯田原乡”龙脊梯田的最佳观赏季,层层叠叠的梯田,依山而建的寨子和连绵起伏的群山蔚为壮观,吸引了不少游客自驾聚集于此拍照“打卡”,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相结合,为龙胜县带来了不少“人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发村”的黄洛瑶寨,还推出了红瑶歌舞、长发梳妆、红瑶手工制品等旅游项目,收获不少游客好评。
为保障游客旅游体验,“双节”期间,阳朔县开放60多个行政、事业单位,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单位停车场,提供车位2300多个,缓解市民和游客停车难的问题。(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龙龙高铁梅龙段开通
- 三架客机遭枪击 美国航空暂停海地航班运营至2025年2月
- 匈牙利总理表示支持瑞典加入北约
- 中铁隧道局集团两员工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案一审宣判
- 朝方称越界入朝士兵“下决心倒戈”,美方回应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特色IP培育长春文旅消费新热点
- 2024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
- 企业数智化转型,如何向人工智能要生产力?
- “自导自演”终将自食其果
- 加纳宣布对非洲国家护照持有者免签
- 18.39亿人次!暑期游交出亮眼成绩单 还有这些新特点→
- 2023年望丛祭祀大典在成都郫都举行
- 广西深化殡葬改革 节地生态安葬备受认可
- (乡村行·看振兴)仲夏六月采“金银” 江西修水种出乡村振兴“致富花”
- 300多家国内外企业将亮相2024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 2022年山西生态环境“成绩单”出炉 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
- 第四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在畲乡举行
- 西藏定日县震后首个航班安全降落定日机场
- 竞赛期间美国两架飞机在着陆时相撞 致两名飞行员丧生
- 热门推荐
-
- 如何实现乙肝临床治愈?保护肝脏健康一文读懂
- (第六届进博会)彭森: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 广西百色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多举措保护非遗文化
- 暴雨天气驾车出行 这些安全提示要记牢
- 广州近三百岁白云夏茅香芒开摘 吸引民众打卡围观
- 大变局下的职场人生 长篇小说《秋疯》首发
- (走进中国乡村)“中国童车之都”崛起秘籍:“小童车”也有“硬功夫”
- 南京迎来第五批“城市国际化紫金友好使者”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各类物资加紧补充中
- 缤纷活动“点亮”消费热情 端午将至 多地假日氛围渐浓
- 福建漳州举办中美民间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 秦公一号大墓陪葬车马坑2023年度考古发掘启动
- 甘肃崇信打造黄土高原“乡村大公园”:新增造林逾20万亩
- “次临界刻棒技术”完成国内首次工程应用
- 中冰自贸协定实施10周年 双边贸易增加一倍多
- 品牌论:“小城特产”照样能拿“单项冠军”
- 油价年内第六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约8元
- 以色列国防军:已俘获哈马斯一副指挥官
- 哈尔滨机场国庆假期预计出入境1.4万人次
- 传承千年古籍 西藏博物馆推出馆藏古籍保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