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你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在这
近期,国务院印发通知,提高了关于“一老一小”的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自今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现行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也就是说,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完成学历教育,其父母每个月可以在税前扣除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减轻个人税费负担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等七项专项附加扣除。此次提高的“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是其中的三项。那么,对这项旨在为群众减轻负担的政策,人们了解程度怎样?来看记者采访的情况。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很多人都了解,很多人也都正在受益。尤其是此次国家进一步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受到广泛欢迎。
不需重新填报
让纳税人享受新政策省心省力
“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后,广大百姓如何享受新的减税政策红利?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来看税务部门的解答。
如果您家里有孩子,或者父母有一方年满60岁,还没有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者通过任职受雇单位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
据了解,很多纳税人关心,已按原标准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是否需要重新填报?税务部门提示,纳税人如果已按照原标准填报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9月起,信息系统会自动按照新标准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无需重新填报。
那么,此前已经按照原标准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如何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享受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邯郸市邯山区税务局农林税务分局局长 李宗平:在9月份申报的时候,信息系统自动按照新标准进行享受扣除。如果之前已经交过税款了,那么在以后月份会进行抵减。如果到12月份仍然没有抵减完,那么会在2023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时候享受退抵税。
据介绍,税务部门近期收到的反馈中,还有一些纳税人对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里的“老人”指的是谁存在疑问。
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南关区税务局所得税科副科长 李宏宇: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中的“老人”,也就是指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的父母,或者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推出落实举措,及时进行征管信息系统升级,通过个人所得税客户端向已填报三项扣除纳税人精准推送,确保纳税人能够及时按照新的标准享受扣除。
针对性强
缓解“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压力
当前,我国“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数众多,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利于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这项政策到底能给老百姓省多少钱?
高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很关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一老一小”政策发布后,她看到新闻,就第一时间算了算这回能省多少钱。
通过享受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新标准,高女士每年有84000元的收入不用缴税。据了解,高女士年收入约为20万元,适用1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此前,“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每年能减税4800元,而此次标准提高后,每年则能够减税8400元,也就是每年少缴税3600元。
专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
专家表示,此次三项专项附加扣除与“一老一小”直接相关,提高相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专家表示,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标准,首先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增加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从而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朱青:“上有老下有小”这部分年龄的人,赡养父母以及照护子女的经济压力是比较大的。如果能够提高他们的税前扣除标准,那么就会比较大地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他们消费能力,对国家整体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都是有利的。
据了解,2018年以来,我国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重点支出领域,设立了七项专项附加扣除,在每月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基础上,再予以叠加扣除,兼顾了家庭的差异性负担和支出,使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朱青:我们现在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是个性化的,所以我们现在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这样既照顾了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体现了国家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
(总台央视记者 李厦 刘世军 济南台 天津台)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武汉市卫健委:暂停武汉普仁医院出生医学证明签发资格
- 宁夏一企业发生一起爆燃事故:2人受轻伤 火情已解除
- 电影《深海之光》开机 展现新时代科学家风采
- B级车怎么选?这款更具品价比、质价比,值得选择
-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3台水利测雨雷达实现组网运用
- 中方介绍美财长耶伦访华共识成果
- 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超大直径钻孔桩首桩成功灌注
- 专为老年人设计的老人鞋质量如何监管?国家标准今年7月实施
-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 2024国庆档新片票房破4亿
- 冷空气又来!长江以北迎明显降温 东北降雪再发展局地有暴雪
- 鲍少游艺术馆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馆
- “重庆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组团“出海”
- 湖南举行左宗棠诞辰210周年系列活动
- 出境游恢复后想去哪儿玩?这些目的地搜索热度显著增长
- 投票正式开始!英国近80年来首次在7月举行大选
- 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 江西南昌:小菌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 北京东城发布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
- 福建跨境电商增长强劲 上半年出口破1100亿元
- 热门推荐
-
- 国际识局:过剩的不是产能,是西方的傲慢与焦虑
- 机器读脑时代向人类走来
- 产业链共享 长三角不锈钢产业期现结合谋升级
- 前4个月中国对阿盟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 国内外考古专家聚首河北临漳 研讨邺城考古
- 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在即 数据盘点本届“进博之最”
- 【环时深度】贪婪“毒雾”笼罩美铁路运输业
- 湖南零陵人大多举保护千年古街 孕育文旅新业态
- 甘肃多地降雨 山洪导致积石山县部分道路桥梁受损
- 2023年长江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效益显著
- 浙江“开工第一课”:助力经济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 (申城风景线)沪上剧场“解锁”新场景 绽放“美育之花”
- 福州海警雨夜出动查获一起海上走私案抓获9人
- 矛盾纠纷巧化解 法治意识如何扎根乡村?
- 上海逐渐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开放生态
- 用颈枕预防和治疗颈椎病靠谱吗?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蔡中平建议加快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 福建莆田启动金秋文旅活动 将“出圈”流量转变为文旅增量
- 棋赛又爆“肛珠”作弊 处罚苦无“实锤”证据
- 戴震诞辰三百年 徽学促进中外文化交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