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
中新网合肥9月7日电 (记者 赵强)安徽省政府新闻办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安徽自贸试验区”)三周年建设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62项,其中21项为全国首创,6项经国务院及相关部委批准在全国复制推广,7项入选商务部研究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创新案例,提前两年基本完成112项试点任务……
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方旭介绍,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0.1%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5%的进出口、33%的实际使用外资、4%的新增市场主体、7%的税收,高地效应加快彰显,有力有效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据了解,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聚焦试制度,勇攀科创新高地,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率先开展安徽自贸试验区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创新,全国首创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试点,深化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改革,产业化经费投资超过8000万元,带动引进社会资本投资近20亿元,孵化企业170家。
此外,在创新场景释放势能方面,设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真实应用的示范场景。推广事前预防型城市安全集成化治理模式,应用区域风险排查效率提高70%。成立长三角首个量超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开拓量子计算产业应用场景等。
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开放创新需求,推出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的76项创新举措,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着力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等未来产业。设立总规模18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主题基金,积极探索“以投带引”的招商引资模式。
今年前7个月,在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安徽省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三样”出口253.3亿元、增长46.4%,拉动该省出口增长3.0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实施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优化、国际贸易能级、双向投资合作、主导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策源、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等七大提升行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加快打造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更好发挥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方旭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基本形成 主题鲜明主体多元
- 山西中高考教育咨询博览会现场火爆
- 巴基斯坦西南部一火车站附近发生爆炸 已造成至少12死
- 多国工艺美术大师话传承:尊重根源更要创新
- 圣保罗中国电影展:10余佳作上映
- 一季度雄安新区投资同比增长15.4%
- “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在京开幕
- 冷链储运“热”了!“班列+冷链”新业态拓展新市场
- “免签时代”积极效应不断显现 入境游“热”力持续攀升
- 青海省首个野外无人辐射自动站在格尔木建成
- 拖延、抵触、恐惧 为什么我家孩子不愿上学?
- (新春走基层)25万只“龙辰辰”的“诞生记”:毛绒玩具产业助秦巴山城“新生”
- 福建平潭国际邮轮航线启动以来出入境旅客逾万人次
- “中新友谊林”亮相中新天津生态城 见证两国友谊
- 邬贺铨院士:5G开始进入投资回报期
- 加沙停火谈判将在卡塔尔继续进行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罔顾客观事实 应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经济全球化”系列评论之一
- 导演陈德森:电影让我有了更多行善的机会
- 北纬25度的“藏蓝力量”:服务游客护美景 6年收获千余次感谢
-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达速试跑
- 热门推荐
-
- 船舶用上岸电 港口更加绿色
- 中大教授李宗桂: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不懂苏东坡
- 美国智库:高通胀持续冲击 25%美国成年人吃不饱饭
- 首届“中国坝上草原欢乐季”邀游客畅享“21℃的夏天”
- 云南永大高速公路通车
- “两新”补贴细则出炉 今年车市将迎2300万辆增量空间
- 高铁带来的变化
- 哈尔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航线正式开通
- 前11月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882亿元 创历年新高
- 山西系列文化活动走进新疆:两地共绘同心圆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答记者问
- “五一”假期将至,拉萨车站加开临时列车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正“蝶变” “街心”酝酿焕新颜
- “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白洋淀“安家”
- 想吃出健康,记牢两大关键词
- 诉源治理融入“星网式”社会治理格局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法院打造“全链条”解纷模式
- 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保障新能源安全稳定输送
- 中国汉服百亿市场催熟“妆娘”“簪娘”新职业
- 自然资源部将西藏地质灾害防御响应等级提升至Ⅲ级
- 陈道明当选新一届中国影协主席 刘德华、吴京等当选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