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小萝卜”为群众增收上万元
中新网西宁9月6日电 题:青海都兰“小萝卜”为群众增收上万元
作者 孙睿 邓逸帆
9月丰收时节,地处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都兰县宗加镇萝卜长势喜人。
都兰素有“柴达木粮仓”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造就了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和草原畜牧业,给青稞、豌豆、马铃薯、枸杞、藜麦等作物和优质牧草的生长创造了绝佳环境。
据都兰县宗加镇长美大根萝卜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海泉介绍,宗加镇有着地域广阔和气候温和干燥的优势,萝卜生长周期短、产量高,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
“借助企业的销售渠道和技术支持,我们推进萝卜产业从种植、管理到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链延伸,将这些小小的萝卜走出国门销往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都兰县打造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开辟了一条新路径。”王海泉说。
王海泉说,今年基地共种植6000余亩萝卜地,每亩产量都在20000斤左右,晒干后一亩地也可以达到1000斤的产量,收获后主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亩产效益在5000元左右,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增收,还吸纳本地劳动力500余人,以发放工资的形式为群众增收3万元。
“今年在基地务工,每天工资300元,每年忙着3个月,每月收入1万元,而且离家也比较近,还能顾家,一举两得。”务工人员马福炎说。
都兰县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宗加镇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各个碎片化的“撂荒地”集中起来统一统筹规划,帮助企业形成6000余亩种植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宗加镇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小萝卜种出大效益。一批批新农人以种植萝卜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带动周边、邻村30余户群众增收致富。(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购车大利好!“零首付”买车有望成真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海地武装团体儿童兵人数一年间增加70%
- 俄乌局势进展:俄称将以“具体行动”回应克宫遇袭 泽连斯基访问荷兰
- 旅游团双向免签重启 中俄跨境游回温
- 中新网评:网络正能量,让世界看到开放自信的中国
- “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 南非木材加工厂火灾持续五天
- 谢锋对话美国中青年学者:为探索中美正确相处之道贡献智慧
- 自然资源部:截至2023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
- 美国会骚乱调查再升温!这名策划者被判入狱22年
- 北京站第八候车室变身“车站商业街”
- 中外媒体同题共答“媒体转型之问”
- 故宫发起公众问卷调查 超六成认为要保存好慈宁宫、寿康宫院落格局加强单体建筑养护
- 4月广州市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略降
- 饮酒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系吗?
- 12306回应“卧铺挂帘子”:不影响其他旅客时可使用
- 乌鲁木齐机场T4航站楼项目接近尾声
- 新疆兵团社区居家养老水平提升
- 天津开启邮轮游新热潮 “海上春运”预计3万余人次出入境
- 合肥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线正式开通运营
- 热门推荐
-
- (身边的变化)青海:灵芝成高原乡村致富菌
- 水煮花生中疑吃出鼠头?绍兴通报:对涉事熟食店依法查封
- 2024年我国贷款利率稳步下行
- 抖音电商年销农特产47.3亿单 货架场景带动销量增长137%
- 城管与摊贩发生冲突 四川内江:双方均未构成刑事、治安案件
- 2022“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将在北京举行
- “30%教师没有暑期计划”最让人担心什么
- 菲仕兰分享经验打造乳业新质生产力
- 耶伦访华 中方回应产能过剩问题
- 在传统节日中增进文化自信力量
- 山西长治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催生“交旅”“交农”“交产”融合
- 江汉黄淮江淮等地将有强降雨过程
- 不选择包装费不能下单 在不同平台下单有的收有的不收
- 90后投身业委会,热忱能坚持多久
- 河北高温后开启“大跳水”模式 局地降幅超18℃
- 小龙虾“闯”黄河故道 打出一套富民“组合拳”
- “甩锅”中国根除不了美国芬太尼危机
- 中外执法部门代表在三亚共议旅游安全
- 宁夏中卫新增成都-中卫-石家庄航线 执飞机型为国产ARJ21
- 用人单位分立,劳动者提出仲裁申请应如何确定被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