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个人破产会纵容“老赖”吗?
“个破”制度立法之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周群峰
发于2023.9.4总第110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已逾三年,多位“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受益于该条例,获得经济“重生”。该条例是中国内地首部个人破产法规,也是唯一一部关于个人破产的地方立法。
个人破产制度(下称“个破”制度)发端于古罗马时期,目前大约有70个国家、地区在实施。不论是从境外的经验还是深圳的案例看,“个破”制度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的公平、高效竞争,保护企业家精神,促进创业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个破”制度在中国内地还是“新生事物”。在“父债子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等传统观念,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思想等影响下,中国内地至今尚未出台全国层面的“个破”制度。
目前,国内不乏对“个破”制度缺乏了解者。即便是在法律界,也有人存在“允许个人破产会导致逃废债”等疑虑。一名研究“个破”的学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举办过“个破”讲座,讲完后,一名律师当众表示,他坚决反对“个破”制度,原因是“这会纵容老赖”。
我在深圳操作这组选题时,除了去破产法庭、破产管理署走访,还接触了大量债务人、债权人、管理人、专家学者等,既感受到了“个破”制度发挥的作用,也了解到了“个破”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确实还存在诸多障碍,如:对债务人清偿能力的评估工作仍需大力推进、中国内地目前还存在个人破产欺诈刑事责任的空白问题等。
稿子发出来,深圳破产法庭一位负责人跟我说,近年来,国内虽然多方都在热议“个破”制度,但学者、专家甚至司法界能够深入探索的偏少。这组报道解释了很多社会关心问题,又有各方观点,期待能够推动“个破”制度的探索和立法。
近年来,法律界对“个破”制度尽快在国家层面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必须意识到,“个破”制度的涉及面非常广,还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市场经济成熟度等密切相关。中国国情复杂,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在司法实践时,也必定会触动到不同的利益群体。因此,推广该制度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充分考虑到自身国情,注重行稳致远。
自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已在多个立法领域“先行先试”。希望在探索“个破”制度的过程中,深圳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全国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贡献司法智慧,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个破”之路。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33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防城港白龙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启动
- 哈萨克斯坦首都近郊发生火灾
- 盐水冲洗或可减少 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
- 这个民营经济大市,为民企接班操碎了心
- 内蒙古对蒙古黄芪等优质药材资源“摸底”
- 宣绩高铁10月10日15时开始售票
- “有点小钱后,我重金宴请了ta!”
- 山东莒南烙画传承人:以火为墨绘丹青
- 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孙奇被开除党籍
- 浙江文化观察:别样中秋夜闪亮 博物馆过节走红
- (寻味中华|非遗)中国珠算:“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 拿破仑标志性双角帽拍出创纪录的190万欧元(图)
- 中新健康丨国家卫健委: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 2024世界牡丹大会在山东菏泽开幕 40余万亩牡丹竞相绽放
-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广泛 “聪明车”驶向更多城市
- 浙江美妆小镇透视:“国货之光”何以更闪亮?
- 中国(山西)第21批援吉医疗队归国 在非工作获肯定
- “政府+链主+园区” 山西晋城:高效打造光伏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 苏州警方:两轿车发生碰撞后撞向一非机动车,致1人死亡1人受伤
- 广东多地再迎疾风暴雨 地质灾害风险高
- 热门推荐
-
- 北京15区雷电预警 16日起三天雨水频繁
- 中巴高委会工业、信息技术和通信分委会第七次会议召开
- 2024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宁波交流活动收官 共绘“海丝繁花”
- 专家呼吁构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美国警察半夜走错门 枪杀一名无辜居民
- 武契奇:西方官员承认卷入乌克兰危机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举行会晤
- 美国硅谷银行资不抵债被保险机构接管 母公司股票停牌
- 第十九届北京文艺论坛召开 共话首都文艺新发展
- 中国记者节|聚焦社会脉动,书写时代故事
- A股周五放量大涨 创业板指大涨近8%
- 亚行上调今年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测
- 比利时国王:接受首相德克罗的辞呈
- 江西多地闻雪而动 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 沉浸“二次元消费”怎么破?
- 2023北京书市14日开幕 超40万种出版物及文化产品参展
- 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 第七届“一带一路”创客营11月在重庆广西开展主场活动
- 欢迎2024新会员 新一期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在京启幕
- 最新民调:超30%亚裔美国人认为过去一年遭受仇恨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