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增效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并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作出一系列部署。不久前,《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出台,提出了“扩大服务消费”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我国服务消费呈现出消费供给数字化、消费需求品质化、消费主体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我们要遵循服务消费的梯度性特征,以扩容、提质、增效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和拉动作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服务消费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力量。伴随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发展,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其一,服务消费是稳定社会就业的源头活水。服务业具有大量传统用工特征,有利于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活服务消费越活跃,通过生活性服务业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就越多,相应的就业收入就更加持续稳定。其二,服务消费是带动实物消费的有效途径。服务消费是最具“烟火气”的线下生活场景的综合,能够刺激和带动大量相关的交易活动。以餐饮、出行、住宿、旅游、购物、文娱、体育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服务消费场景,既能呈现链条式的相互触发关系,又能发挥集群式的关联带动效应,从而激发高频的、刚需的实物消费需求。其三,服务消费是促进服务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消费者对服务品质的需求日益提高,服务消费领域正在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满足高端需求加快转变。更多精细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供给不断萌生。消费结构升级倒逼供给端改革创新,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增效,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后一个时期,要在供给、需求和制度层面发力,鼓励服务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助力消费结构升级。
第一,扩大服务消费要激发需求潜力,持续扩容增能。一方面,要关注多样化消费需求,培育新兴消费增长点。我国服务消费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交汇,服务消费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的特质。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其中4.6亿的中等收入群体偏爱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消费;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喜欢个性化、社交化的消费;老龄人口对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存在大量的消费需求。伴随着新一代服务消费群体的崛起,我国生活服务消费必然要向多样化、多层次、多场景等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消费能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拓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服务消费的线上线下融合,贯穿了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全流程,涌现了直播带货等众多消费新模式。利用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技术有助于增强消费者临场感,增强消费欲望。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发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有利于满足“长尾客户”需求。要积极培育创新型服务消费新业态,打造定制化、多元化的服务消费模式,努力拓展消费新增长点。
第二,扩大服务消费要加快服务业开放,不断提质升级。要按照“非禁即准”原则,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凡是法律、行政法规未明令禁止进入的服务业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服务业。要以服务业市场的开放有效适应服务消费需求升级趋势,鼓励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新业态发展。从国际经验看,拥有强大创新力和集聚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可以领跑消费市场,还可以集聚全球消费资源,推动消费创新,引领和带动周边城市,为实现高品质服务消费提供新动能。要加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消费载体,树立服务消费新标杆。要充分发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并影响带动周边区域服务业发展,引领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第三,扩大服务消费要坚持数字赋能,推动转型增效。一方面,要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交易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有助于提升服务消费供给效率。要加快实体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运用推广,使得生产、销售、配送和服务等环节实现数字化升级,不断促进数字技术为企业赋能,提高服务消费行业的生产效率,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行业供给效率。服务标准化的推进能有效解决消费者搜寻、决策等环节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问题,降低服务供给过程的交易成本。与实物商品消费相比,服务消费质量和体验很难在消费前预知和衡量。基于服务消费的“后验属性”突出,加快构建和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至关重要。要根据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从而更好强化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服务供给水平。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穿越敦煌暨艺术创新展”
- 2023年春运海南返乡、出游将叠加 南航计划在琼加班376班次
- 吉利成为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
- 山西临汾:电力护航 一“糯”千金
- 一部手机畅游中国!多项便利支付举措“圈粉”外国游客
- 广东发布2024年第1号总林长令: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
- “五一”假期客流高峰来临 铁路上海站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0万次以上
- 江苏围绕发展世界级产业集群部署创新链
- 走近医务社工:在医院传递关爱与尊重
- 中国电信北斗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湖北武汉
- (成都大运纪事)成都FISU世界学术大会闭幕
- 近期热带气旋已致菲律宾23人死亡 逾百万人受灾
- 首都图书馆推出百余场文化活动 邀读者过书香年
- 更轻更静更节能 我国自主研制的高速内置转向架今日亮相
- 辛选集团内蒙古鲜食玉米项目正式开工 将全面助力科右中旗发展“三农三牧”产业
- 宁夏银川抗震救援工作进展顺利 应急救援迅速、物资储备丰富
- 涉及老年人财产、赡养等问题 最高法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 河北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承德唐山等地阵风6到7级
- 天津口岸迎三年来首艘入境国际邮轮 “双轮同靠”9月底开航
- 前11个月河北对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2%
- 热门推荐
-
- 桂剧演员谈地方戏曲发展:观众对桂剧不够了解 要慢慢培养
-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日开幕
- 安徽秋粮购销形势持续向好 预测旺季收购量约850万吨
- 广东四线贯通 五城联动:佛肇、广佛南环、佛莞、莞惠城际贯通运营
- 辽宁省首届“育社兴辽”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启幕 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集体走进吉林红色教育基地
- (新春走基层)“环卫夫妻档”的新年照片:小城大爱 情暖春节
- 戛纳的“中国时刻”:章子怡重返,《狗阵》获奖
- 圣保罗中国电影展:光影互鉴 “最近的远方”
- 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
- 天津市首艘纯电动旅游船舶开工建造
-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至少2万人死亡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泉州!
- 广东省第八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开幕
- 打“飞的”成为现实 杭州推出钱塘江City Fly夜游航线
- 义乌:“世界超市”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 亚运魅力激发经济活力 凝聚发展动能
- “农家大神”对战专业主厨 2024齐鲁烹鸡大赛在新泰开赛
- 海关总署:预计二季度我国进出口持续向好 上半年基本保持在增长通道
- 洪峰已通过广西贵港 郁江全线正持续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