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谁是最大的经济胁迫者?
(经济观察)谁是最大的经济胁迫者?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以行政命令限制部分关键领域对华投资,中美究竟谁为经济胁迫加害者,谁为受害者,于此一目了然。
美经济胁迫近年来一再指向中国。从打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将一千多家中企列入各种制裁清单,到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相关高端技术实施管控,强化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严格限制对华投资,再到纠集盟友限制对中国出口芯片和相关设备,美对华经济胁迫已无所不用其极。
滥施经济胁迫并非只针对中国。古巴、委内瑞拉、伊朗、白俄罗斯、苏丹等国家均遭受美国长时间、系统性的经济制裁,手段包括实施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全面贸易禁运或贸易限制,冻结其在美资产,将其踢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将其列名“支恐国家”等。
甚至,美传统盟友也在其经济胁迫“射程”内。对日本,美国曾于20世纪80年代迫使其签订“广场协议”,后又对其半导体、计算机产业实施贸易制裁,致日本经济萎靡不振。
对欧盟,美国曾对多个欧洲国家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最高25%和10%的关税,对法国、德国输美飞机部件加征高达15%的关税。近年来,美国还强迫台积电、联华电子、三星、SK海力士、日本索尼等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向美国提供机密数据,以维持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中的主导权。
无论法国的阿尔斯通、日本的东芝和丰田,还是中国的电信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都是美国经济胁迫的受害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杨晨曦称,美国在全球大搞经济胁迫,不唯损害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能力,更加剧大国关系紧张,严重动摇国际经贸金融规则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难有安宁。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马涛也表示,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内外部需求低迷,全球企业对经济增长预期的信心有待提升,各国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在此情况下,美国的经济胁迫策略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政治平稳发展造成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有分析人士指,美国在全球大搞经济胁迫,根源在于对自身霸权衰落的极度焦虑。越是无法通过正常手段赢得国际经济竞争,越依赖于扬“大棒”以达目的。然而,一再拿经贸问题当工具、当武器,长远来看必将反噬美国自身。(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未来三天西北、西南等地有强降雨 两部门持续会商部署重点地区防范应对
- 新加坡航空一客机紧急迫降曼谷机场 致1死30伤
- 开心果、玫瑰花茶、皮影戏……中国市场给叙利亚产品带来机遇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东区国际转运货运楼竣工
- “以我为主”实施好货币政策
- “特种兵式”旅游遇上暑期出游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提醒
- 瑞信暴雷引发金融市场第二波震荡 最大股东表示不再投资
- 各部门齐发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 “牧民转场服务队”为新疆牧区转场保驾护航(图)
- 安徽出台措施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 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公布 《千里江山图》入围
- 湖南发布洪水黄色预警,洞庭湖南县河段预计出现警戒水位洪水
- 用别人的文案使用Sora文生视频算侵权吗?
- 国家知识产权局:截至今年6月 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42.5万件
- 为生命争分夺秒,西藏吉隆三家单位救助重病旅客入境
- 百亿元企业集群是怎样炼成的
- 今年夏收夏种期间 大部分时段天气条件总体较好
-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等六项目入选
- 孺子书房何以解锁“书香”南昌?
- 北京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 热门推荐
-
- 让AI“飞入寻常百姓家”,为何“场景”成关键?
- 中马“两国双园”深化跨境产业合作 推动扩大东盟特色产品进口
-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向全球发出积极信号
- 中经评论:碳排放双控“行至中场”须加力
- 北京在全国低碳城市试点评估中排名第一
-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船闸闸室中墩首仓混凝土顺利浇筑
- 中国驻菲使馆发言人就菲方船只非法侵闯黄岩岛答记者问
- 纪录片《家在澳门》:用“小镜头”呈现澳门回归25年的变迁
- 黑龙江:酷暑来袭 27个台站日最高温超35℃
- 中新健康|保护孩子脚踝健康 专家呼吁关注儿童选鞋问题
- 英国发生大肠杆菌疫情 已致数十人住院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广昌打造“数字乡村”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上海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部分区域二套房首付降至最低四成
- 吉林舒兰汛情致6人遇难 超1.8万人转移
- 初步调查报告显示“掉门”波音客机出厂时缺螺栓 波音曾长期“自产自验”
-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回应T+0、印花税等多个热点问题
- 点亮“夜京城”文化地标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解锁新体验
- 她将宣布竞选总统!美媒:特朗普迎来共和党初选首位对手
- 菜市场“上新”!代炒菜服务受年轻上班族青睐
- 生娃仅用23分钟?分娩不是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