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工程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这既是重大理论成果,也是重要实践要求。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这六组重大关系。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必须把握其规律并进行科学谋划、长远考虑。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其本质要求和实践原则的科学把握、对其阶段目标和各领域各方面发展要求的明确设定,就是一种顶层设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这客观上要求在进行顶层设计的同时必须注重实践探索,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逐渐积累经验。必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既以科学的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又以大胆的实践探索完善顶层设计。
战略与策略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的判断和决策,对于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现代化进程不会一帆风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强化战略思维,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
策略是在战略指导下针对具体问题和情况采取的应对方法、处置方式和相关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取得各方面斗争的胜利,我们不仅要有战略谋划,有坚定斗志,还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在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时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策略,既灵活机动,又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从而切实解决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守正与创新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大胆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在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历史底蕴、发展目标、道路形式等方面有着独特规定和本质要求,必须既守正又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坚持原则、传承精华、不忘本来,又把握时代、革故鼎新、开创未来。
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反映现代化水平的两个重要方面。发展既要追求效率,不断把“蛋糕”做大,也要体现公平,切实将“蛋糕”分好。
中国式现代化在起步时间上晚于一些西方国家,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效率、奋起直追、迅速赶超。同时还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然追求公平正义,坚持人民至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我们将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让经济发展更具包容性”。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
活力与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现代化既需要活力,也需要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言,规范其秩序就是要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推动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努力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实现社会活力迸发与社会有序运行相统一、相协调,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成功探索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彰显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始终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并通过自身发展造福世界。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赵义良
(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连普兰店区3.7级地震:短期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
- 我国数字化采购市场发展动力充足 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重要引擎
- 各地为何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湖南怀化2025年首趟东盟班列顺利发运 去年发运量达1009列
- 【科普中国】疫情期间怎样买菜更安全?权威提示!
- 演唱会卖“柱子票”被判退款是一堂法治课
- 触电事故敲警钟救人记得先断电
- 冰雪变白银,冷经济激发热活力
- 西藏拉日铁路迎第十个春运 已累计运送旅客1113.2万人次
- 一站集齐“公园礼物” 服贸会北京市属公园展区解读诗意园林
- 甘肃特色优势产品出口拉动外贸增长 民企释放外贸发展新动能
- 谁来规范无人机飞手培训收费
- 梅花奖得主林燕云携潮剧《绣虎》抵京
- (新春走基层)年货“新宠”国产美妆如何破局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我国保险赔付占灾害经济损失约10%左右
- 湖南出台耕地破坏程度鉴定办法 破解“鉴定难”问题
- 英国伦敦一辆汽车撞上唐宁街大门铁栅
- “阳明故里”余姚产业突围故事:发挥城市IP叠加效应
- 广东潮州警方通报:5人散播网络谣言被行政处罚
- 《202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出版发布
- 热门推荐
-
- 拒挂中国国旗,一台资酒店道歉!
- “两新”成效不断显现 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IMF俄罗斯执行董事:美国一手造成全球“去美元化”
- (新春走基层)山西吉县:街头非遗表演嗨出幸福年滋味
- 中国A股周四延续涨势 沪指实现“七连涨”
- 让世界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和音)
- 拜登称自己尚无计划访问俄亥俄州列车脱轨事故现场
- 新研究:每天吃一小碗蓝莓有助心脏健康
- 2024福建旅游交易会福州开幕 推动“诗与远方”深度融合
- 4.36万亿、7.4%,政策显效!消费需求加快释放 服务消费回升
- 昔日青海首富又涉刑事案 曾开直升机回家
- 故宫出版社将推出首套元宇宙场景交互式电子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
- 本土外语导游见证“中国行”持续圈粉
- 漓江现1936年以来最高水位洪峰 桂林众志成城抗洪救灾
- 重庆600余“电网侠”比拼配网技能 现场战出“火花”
- 韩国第一夫人被传唤调查!涉嫌操纵股价和收受名牌包
- 印度石油公司一炼油厂发生火灾已致8人受伤
- 肿瘤患者多食黑色食品 提倡适当锻炼早睡晚起
- 外媒: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官邸遭袭
- “科技赋能新产业 绿色筑就新未来” 2024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