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业锻长补短提振消费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第4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75元/公斤,同比下跌8.8%。当前,我国奶业发展呈现阶段性过剩,养殖企业面临原料奶价格持续下行,乳品企业面临消费需求不振与奶源消化压力加大的困境。
奶业如何锻长板、补短板?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奶业大会上,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供需出现阶段性失衡
“目前奶业面临严重困难,集中表现在需求萎缩、价格低迷,同时成本高企。养殖企业困难、加工企业也困难,大企业困难、小企业更困难。”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说,在困难面前,中国奶业20强企业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即使面临巨大亏损也没有拒收、限收、压价,体现了行业团结精神。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进一步分析了奶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国际方面,奶价呈现共振回落走势,较高的成本和低迷的需求,使得近年来主要出口国牛奶产量低速增长;国内方面,消费增速向均值回归,快速扩张的产能释放,导致了奶牛养殖周期由景气向调整切换,国内奶业面临着阶段性奶源过剩。
为何奶类消费低迷?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说,一是消费者对牛奶营养认知不足,很多地区、很多人群不喝牛奶。二是奶类消费结构不合理,低温奶消费水平低。据测算,2022年我国奶类消费主要以液态奶为主,约占77.4%,从液态奶内部看,常温奶占大头。三是干乳制品尚未融入人们日常饮食。2022年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折原奶计)1公斤,在奶类消费中仅占2.5%,远低于国际人均消费近20公斤的水平。
中国奶业协会日前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23)》显示,2022年,我国奶类消费增长趋于平缓。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717.3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降低10.6个百分点;人均乳制品消费量42公斤,比上年减少0.6公斤;奶业主产省份生乳收购平均价4.16元/公斤,4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李胜利说,受到此前疫情、经济形势、人口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液态奶消费下降,但乳企发展速度较快,在保障国内奶源供应的同时,也存在着奶源建设过快的问题,“一增一减”导致液态奶供需关系处于失衡状态。
培养创造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奶业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一方面,乳品量质持续增长。2022年我国奶类产量4027万吨,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奶牛单产9.2吨,是2008年的两倍,规模牧场奶牛单产超过欧盟平均水平。生鲜乳、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9%,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另一方面,产业素质稳步提升。全国存栏百头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7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牧场95%以上配备全混合日粮搅拌车,其原料奶生产100%实现机械化挤奶。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市场占有率超过68%。
在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看来,要坚定信心,走好奶业振兴的每一步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奶业有高产优质的奶源基地、世界一流的加工企业、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产能、质量、竞争力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奶业振兴的基础更加深厚。同时奶业振兴空间巨大,去年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42公斤,仅是亚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按照国民健康膳食指南推荐的110公斤摄入标准,未来乳品消费增长空间非常大,这是奶业振兴最大的优势所在。
高鸿宾认为,我国奶业仍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下半年,奶业面临的困难会有所缓解。奶业的消费增长、需求变化、发展路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居民收入提高和膳食营养结构变化而循序渐进增长的过程。同时,要培养和创造市场需求。
“中国原料奶七成以上加工成液态奶,但美国和德国的比例只有20%,其加工成奶酪的比例高达50%。”李胜利认为,如果我国乳制品结构从液态奶占主导变为奶酪、高端奶粉等固体奶占60%,奶源结构性过剩问题就能很好解决。他建议,加大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产业预警机制,短期纾困政策聚焦做好奶价保险、提高粗饲料收储补贴、过剩生鲜乳生产奶酪等,长期产业升级政策聚焦引导加强种养结合补贴、种业振兴、智能化养殖加工、特色乳制品开发等。
苦练内功降本增效
日前,中国奶业协会发布奶业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措施。业内认为,我国奶业要苦练内功,以产业升级提振消费,既能缓解生鲜乳市场价格波动,也是奶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高鸿宾说,过去10年,全世界奶业增长的主要动因是奶牛单产提高、高产牛群的培育、饲料转化率的提高、遗传育种技术的进步以及养殖场生产系统的优化。我国企业要用更开放的态度去学习、借鉴一切可以促进奶业发展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奶源是奶业发展的基石。”马有祥说,振兴奶业首先要建好优质奶源基地,育强奶牛良种,加快全基因组选择等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建设一批奶牛核心育种场,不断增强奶牛良种自主供应能力。要扩大优质饲草供给,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扩大高产优质苜蓿种植。要发展规模养殖,培育壮大家庭牧场、奶牛合作社等,支持规模养殖场升级改造关键设施设备。
陈萌山建议,一方面,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强乳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生产布局,解决产销错位问题,不仅在牧区,农区也要围绕产销便捷制定发展计划。将农产品冷链建设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奶站建设予以支持,提高农村居民饮奶便利性。另一方面,发展中国特色的干乳品产业,使其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利用当前国内生鲜乳供给充裕的有利时机,尽快布局原制奶酪和乳清产业链。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谢立安表示,未来将从三方面推动乳制品行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大力实施“三品”专项行动。积极发展配方乳粉、奶酪、奶油等产品,丰富乳制品种类,保障乳制品供应链稳定,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二是努力推动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三是加大对特色乳制品产业的培育力度,营造百花齐放的行业竞争格局。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市场稽查专员毕玉安说,奶业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风向标。乳业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能力,统筹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尤其是领军企业更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乳制品研发创新能力,整合资源,对准薄弱环节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产品、生产工艺创新,生产出更多品种、更高质量、更加营养的乳制品。
乔金亮(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经济观察:税动力助推外向型企业发展
- 南京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多元化首店带来“圈粉”效应
- 端午小长假太铁增开40对客列 北京等地为客流热门方向
- 法语音乐剧《唐璜》开启在京演出
- 冰川飞行、海上“自驾” 年轻人追求特色出境游
- 文化中国行 | 芜湖“三尺巷”让出乡村新风尚
- 最佳男主角张译:武汉像一个花园特别温暖特别热情
- 山西长子蔬菜大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 美国华盛顿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5人死亡
- “未来行业50”系列榜单发布 专家建言企业识别优势与短板
- 墨西哥发生客车翻车事故 致14人遇难31人伤
- 5195米!广西在建高速公路最长隧道全幅贯通
- 比利时报告高致病性禽流感 20000余只家禽被扑杀
- 世界气象组织:中国和欧洲PM2.5浓度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 新疆发现最早的佛教遗址! 坐着火车看佛塔!
- 直播间内侮辱他人 公开道歉赔偿五千
- 国家税务总局:“多税种共治”的绿色税制发力
- 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在沪展出
- 《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新书面市 详述29处山西古建筑
- 《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发布 以5年为期促学科提升
- 热门推荐
-
- 传承千载文脉:山东“一线多珠”串起运河风景
- 普京:俄罗斯考虑退出黑海粮食协议
- 儿子考上清华 爸爸亲送录取通知书
- 天津市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浙江“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数字如何点亮传统中医?
- 全城闹元宵共享美好 长沙佳节年味浓“嗨”出国际范
- 美防长:不寻求和伊朗发生冲突
- 马斯克赞中国航天成就:“远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更超前”
- 中国改革热度指数“二连升”
- 尺素金声丨从3个镜头,看快递年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国际锐评】对华电动汽车加税,欧方的板子打到自己身上
- 巴基斯坦一粮食救济中心发生踩踏事故 已致2死56伤
- 发挥政策激励作用 货币政策精准滴灌“三农”
- 2023宁波人才科技周开幕 “人才大脑”正式启用
- 东莞一养老院发生火灾致3人死亡
- 大雪冻雨袭扰 安徽46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关闭
- 提质森旅康养 专家齐聚池州探析长三角森林旅游模式
- 1至11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7.5%
- 人工智能商业化提速,如何平衡创新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