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防灾减灾强大合力
近期,京津冀等地遭遇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1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河北邢台累计降雨量超1000毫米,相当于3天下了以往约两年的雨量。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重发,气象灾害风险逐步增加,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小挑战。当前,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台风活动进入活跃期,华北、东北地区又值“七下八上”主雨季,叠加北上台风残余环流的影响,防汛抗洪形势非常严峻。
应对暴雨、洪水和酷热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侵袭,既是对相关部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防灾减灾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的检验。强化责任担当,从源头防范化解气象灾害带来的各类风险挑战,十分重要。
一要强化科学技术支撑,为灾前预防争取更多“提前量”。气象工作处于灾害防范链条中的第一环,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作为防灾减灾的“发令枪”,必须响在灾害来临前。要不断完善现代气候预测业务体系,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提高对天气气候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认知,锚定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持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水平。
二要提高气候适应能力,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极端天气。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整适应行动,最大限度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摸清自然灾害防治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中充分考虑气象风险和气候承载能力,加快建设气候变化适应性城市、海绵城市、节水型社会,增强社会经济系统韧性。
三要畅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抵御灾害风险的强大合力。有效防灾减灾,需要将灾害风险管理思维融入防灾减灾各环节、各领域,由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健全完善各部门、前后方协同联动机制,精准指导重点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高质量抓好防灾减灾宣传科普教育,提升全社会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郭静原
郭静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访四川援外妇产科医生李静:“我在国外竭尽所能,很自豪”
- 中国贸促会发布2023年12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
- 一场200余名村民的“接力”转移
- 拜登回应基辛格去世: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
- 甘肃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传统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化改造
- 延榆高铁姚店延河特大桥首座承台顺利浇筑
- 韩媒:韩最大在野党党首李在明国会逮捕同意流程启动
- 德国企业积极拥抱中国市场
- (乡村行·看振兴)安徽歙县:冬茶采摘忙 产品销欧洲
- 2023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二期开幕 打造消费市场“引爆点”
- 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武器展引发大规模反战抗议
- 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累计登记注册用户数超110万
- 武汉服务业扩大开放迎利好 涉文旅医疗等行业
- 电动汽车变“移动充电宝” 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示范区正式商用
- 国内首例倒置连续梁实现“空中转体”
- 满城烟花浪漫 惊艳仍是长沙
- 弘扬红色文化 《丰碑——广东省革命老区图文录》首发
- 国际锐评丨为了世界更安全 中国给出可行方案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巡礼2024年首场活动在广东化州市举行
- 2024年中国各类草种产量超过7万吨 进口草种6.62万吨
- 热门推荐
-
- 专家:港股结构性行情凸显 恒生指数有望继续拉升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浙江海岛观察:一方星辰大海何以“近观”?
- “非必要不出行”!多地紧急通知
- 电商平台廉价婚戒:有证书配包装,大牌钻戒卖29块8?
- 无锡太湖鼋头渚国际樱花节暨中国第38届荷花展发布会在巴黎举行
- 冰雪运动成潮流 安全上阵不能忘
- 福建三明:以生态警务为笔墨 绘就山水“平安底色”
- 哈尔滨市呼兰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正式开工 规划总投资30亿元
- 从“打卡浅游”到“玩转黔南” 贵州黔南州文旅发展“黔景”无限
- 中华慈孝文化大使麦家:慈孝传播要重视文学的力量
- 加拿大2019年至2022年仇恨犯罪案件增长逾80%
- 股份行跟进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三年期、五年期定存降15个基点
- “鸢都”潍坊招商引资出新招 乡情为媒促发展
- 美媒:涉及自动驾驶系统问题,特斯拉召回200多万辆车
- 福建周宁:小土豆大产业 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高山种业创新基地
- 广州海关查获1名旅客违规携带血液样本进境
- 瞭望丨美国民众购买力不升反降
- 日本茨城县南部发生5.3级地震 东京震感强烈
- 拜登新冠检测呈阴性 返回白宫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