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跑腿” 智能收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数据,自6月夏粮进入旺季收购以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190万吨,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
今年的夏粮收购,数字化、智能化在各个环节的占比有了显著提升,各地通过“智能收储”的平台建设,让数据代替种粮户和收购企业“跑腿”,大大提高了收粮效率。
在河北武邑县,“智能粮库”的应用,让种粮户张建兴体验了一把“一卡通关”。通过手中的智能卡,粮食抽检、入库到结算的全流程都由电脑操作,让他省了不少工夫。
武邑县种粮户 张建兴:以前办手续要排队,大热天在外面等着。现在手机都预约好了,进门办张卡,工作人员用电脑就能帮我们操作,电脑系统展示所有数据,各个环节了如指掌。
近年来,武邑县当地积极开展智能收储系统信息化收购,对粮食出入库的登记、扦样、打印收购码单等主要环节实施数字化管理。
中央储备粮衡水直属库有限公司武邑分公司监督执纪员 吴文斌:不仅加快了工作效率,而且通过“智能化粮库系统”自动采集数据,有利于科学管理和严格掌控,排除了人为因素干扰。
在安徽省天长国家粮食储备库,40个粮仓储存着今年刚收购的小麦。和过去不同,现在当地的工作人员通过实时的监测系统,就能随时掌握粮仓内的温度、湿度等储粮情况。
安徽天长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程海峰:粮食从入库、储存、监管等每个环节,全部运用了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我们利用这个分布式云平台,可以对库存粮食的温度、湿度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实现了粮食储存看得见、管得住。
科技储粮还能对粮食的“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现在,通过遍布粮仓内的温湿度感应器、视频监控,就对粮堆内的温度、湿度,特别是虫害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同步显示到线上平台上,遇到异常情况还能及时发出预警。
安徽天长国家粮食储备库保管员 叶光武:过去储粮我们会用一些药物杀虫,以及人工测温,现在通过科技手段,相当于在粮仓建了“千里眼”,不仅能防止虫害和粮食霉变,还能最大限度确保粮食新鲜不变质。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举行防灾减灾日活动 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 大凉山彝族童声合唱团:用歌声连接世界
- “我为中山路作幅画”登场 厦门22位名家助阵
-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5%
- 前11个月山东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数量同比增长近三成
- 我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楼市新政“满月” 一线城市成交量如何?
- 《星星点灯》歌词改编争议揭示著作权保护新问题
- 中国经济再获“信任票”
- 缅甸再次延长全国紧急状态六个月
- 扮“靓”焕新激活消费新“热”力 假日经济抢抓“新”机
- 绿氢制备新技术助力山西能源转型
- 沈阳推进航空产业链深度融合 军地联合签约近25亿元
- 中国网球2024年全面开花 TikTok网友赞叹中国体育成就
- 抗洪救灾进行时 广东集全省之力驰援梅州
- 贾科梅蒂的巴黎十四区
- 研发投入首超3万亿元说明什么
- 佩斯科夫:无人机试图发动袭击时普京不在克宫内
- “中特估”不能简单理解为直接拔高国企估值
- 新春走基层|滑雪场上过春节!冰城“冷资源”变成“热经济”
- 热门推荐
-
- 中国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
- 长城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诞生地:喜峰雄关唱起“幸福曲”
- 34位中法青年艺术家联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 甘肃“花游记”:陌上花开 线上线下享“好春光”
- 普京与佩泽希齐扬通电话:无条件支持叙利亚政府
- 福建口岸首次出口混合碳四
- 广西打造文旅精品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稳步回升!一图速览前11月主要经济数据
- 专家“世遗之城”共话世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从一个边陲小镇看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 南方水果扎根甘肃环县乡村 现代农业尽显“科技范”
- 新一季《欢乐饭米粒儿》赵刚子陷左右为难
-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清明
- 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已致58人死亡
- 甘肃多所高校开通地震灾区学生专项资助通道
- 人停船不停 海南小客车出岛等待时间下降至3小时以内
- 甘肃临潭17年后重启“万人扯绳”引客留乡愁
- 浙江义乌一季度快递业务量超27亿件
- 中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7.6亿人次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2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