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大部分受访金融科技行业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
中新网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金融科技行业虽在过去三年面临不确定性多重叠加因素的冲击,但大部分受访企业仍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
《2023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由毕马威中国发布。据知,此次有超过80%的受访企业已成立超过5年,近30%的受访企业成立时间超过10年。
“为了确保数据和结论的准确性,我们还将今年的数据与前三年的调研数据进行了横向对比,从而归纳提炼出报告中的金融科技发展十大现状和十大趋势。”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说。
报告显示,金融科技行业虽然在过去三年内面临不确定性多重叠加因素的冲击,但大部分受访企业仍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风险抵御能力,持续赋能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稳步重启,金融科技行业信心指数达到三年以来的新高,行业发展韧性增强,行业预期稳中向好。
报告注意到,平台赋能科技企业在2023年的受访企业里占据主流,比重达33%,相较2022年提高了5%。“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金融科技企业更加重视底层技术研发和综合应用优势。”黄艾舟分析称,加快实现底层技术突破、依托复合式底层技术优势赋能金融业务,将是金融科技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报告还称,近年来,金融信息技术创新生态建设快步向前。今年,科创金融服务首次被纳入问卷调查,即位居蓝海业务领域的第二位,占比达50%。更有30%的受访企业把科创金融服务作为首选项,超过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
不过,报告也提醒科创金融服务面临一些现实挑战,比如,IT基础设施和基础软件领域还需重点发力。黄艾舟表示,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都需要理解把握报告总结的趋势,例如技术竞争力、应用与安全的融合、地域优势等蕴含的机遇和挑战,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战略。
此外,报告认为,金融科技企业将更加重视增强技术竞争力和降本增效,广大中小金融机构在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过程中往往面临“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等困难。报告进一步指出,结合自身实际提供有特色的金融服务,形成与大型金融机构的错位发展和差异化竞争,是中小金融机构破解“三缺”难题的有力举措。(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各地第一本书如何出现?国际学者苏州热议“文明的曙光”
- 拓宽就业路 山西2023年新增残疾人就业8000余人
- 北京开展就业状况例行调查工作 科学研判就业形势
- “气化西藏”13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
- 今年前11月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同步增长
- 江苏扬州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让群众过上高品质生活
- 哈萨克斯坦总统将到访阿塞拜疆
- (寻味中华 | 文博)哈尼族服饰:用针线绣出来的“史书”
- 美国一暴发疫情的工厂环境堪忧 农业部监管遭质疑
- 年轻人进社区:有优势也要“吃苦头”
- 中国盐业协会回应“抢盐”:中国原盐产能产量世界第一,有足够能力满足国内需求
- 突发!美国佛州大巴车祸已致8人遇难 逾40人受伤
-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前三季度班列发运超700列 中老线高速增长
- 药食同源商品首次从中越边境河口口岸入境
- 意外发现:乳腺癌在睡眠时加速扩散
- 以球会友 2024沪台大学生乒乓球友谊赛举行
- 上海机场持续提升境外人士在沪支付便利体验
- 澳大利亚华裔医学研究者郑婉仪:研究癌细胞只因妈妈患癌逝世
- 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在蓉举行 《中国公园城市指数2023》发布
- 汉文帝霸陵祔葬墓首次发掘 其级别至少为列侯级
- 热门推荐
-
- 广州预计今年春运期间人员流动量约1.9亿人次
- 2022中国国际旅交会启幕 71个国家和地区参会觅合作
- 自然资源部: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4257.39万元
- 我国主产区冬小麦收获进度达4.8% 多地“虫口夺粮”夯实丰收之基
- 今年来赴泰国外国游客近3300万人次 中国游客最多
- 广东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 上海专家成功通过外科手术让梅尼埃病患者摆脱眩晕反复发作
- 王争平《胡马依北风》出版发行
- 李家染坊村:素衣生花 “指尖技艺”引领体验潮
- 文化“春雨”润边疆 开启京新文化交流新篇章
- (新春走基层)坚守北疆最重要货运枢纽 守护万家民生物资
- 古特雷斯:以军袭击联黎部队或可构成战争罪
- “一颗梨”拥抱“一朵云” 山西隰县探寻乡村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 商务部:对雷蒙多访华持开放和欢迎态度
- “高精尖”科技成果扎堆亮相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
- “首艺联·欢乐开学季电影主题展”将启
- “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
- 爱康AI未来之夜即将高能登陆,满足你对晚会的所有期待
- 科技赋能 山西护航矿山安全生产
- 2023年东亚商务论坛将在海口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