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示风险:防范冒用金融监管名义实施诈骗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王恩博)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2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风险提示揭露了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诈骗的多种手法。例如,有不法分子冒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名义,通过电话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P2P出借人风险专项清退通知”“金融平台清退通知”等虚假信息,引诱投资人通过所谓“官方回款渠道”进行“清退登记”。投资人注册登记后,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诈骗投资人钱财。
还有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受理投诉实施诈骗,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实施诈骗等。官方强调,以上诈骗手法均为非法冒用金融监管部门名义,利用部分金融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自证清白等心理特点进行诈骗。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金融监管部门不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任何资金往来。金融监管部门从未设立或者授权设立P2P、投资理财等“回款渠道”,不会通过QQ群、微信群、交易平台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资金清退工作。
官方还提醒金融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的合法金融服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信息泄露;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维权;发现犯罪线索或者遭遇损失及时报案。(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和评理|美“芯片铁幕”崩盘?盟友觉醒,市场振奋
- 广西芒果产业搭车新茶饮助果香海外
- 中国央行修订狭义货币统计口径
- 比尔·盖茨时隔3年再访华,演讲致敬袁隆平:其研究改变中国,还“养活全世界”
- 《剧院魅影》开启中文版演出 音乐剧“神话”不落幕
- 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揭牌“满月” 喀什市区块交出何种“月考成绩单”?
- 外资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 是毒还是药?司法机关严查国家管制药品流向毒品市场
- 春节“不打烊” 中国外贸新春跑出“加速度”
- 平均年龄六十岁 浙江七旬老人“带团”奏响热爱之音
- “银龄安康工程”助力构建老年人养老安全保障网
- 7月金融数据出炉 释放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好“关键小事”
- 美国纽约市发生连环枪击!已致1死3伤
- 台湾海峡中部发生3.7级地震 福建沿海多地有震感
- 北京怀柔科学城加速突破 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年底发射第一束光
- 北京天竺综保区年医药进口值约1200亿元
- (经济观察)中国多地重大项目新年密集开工建设
- 一图速览|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首栋楼主体结构封顶
- 热门推荐
-
- 当AI与科研”碰撞”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油茶之乡”湖南耒阳年产茶油达3万吨 产值94亿元
- 《中国人的文化常识课》在京首发 聚焦中华文脉的“青春气息”
- 中国(浙江)世界华侨华人新生代创新创业大会在温州举行
- 中国对亚太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4.2%,这一数据再次吸引关注
- 菲律宾发出海啸警报 要求沿海地区居民进行疏散
- 新疆喀什市逾20万亩棉花陆续开播 农田里满满科技范儿
- 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口岸迎来出入境双向客流高峰
-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边境一日游线路恢复
- 大数据观察:城市客运系统日均服务约3亿人次出行
- 中国最大在建火电项目的铁路专用线顺利试通车
- 普京:预计2024年俄罗斯经济增长将达3.9%至4%
- 大湾区艺术家合力打造 戏曲音乐剧《妈祖》广州首演
- 广东省卒中急救地图3.0版正式发布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逾50个项目签约落地
- “通过更密切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高端访谈)
- 多领域发展蒸蒸日上 彰显中国经济“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 西摩·赫什再发文:“北溪”被炸的祸根——必须遵守美国规则
- 谁说古人不玩梗?他们甚至在剑上刻“朋友圈”
- 甘肃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落地庆阳 黄土塬点“碳”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