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吸引外资布局
外资金融机构布局中国市场又有新动向。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银行全资子公司农银理财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已批准农银理财与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控股公司合资筹建的法巴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至此,我国开业运营的外方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将达到5家。
近几年,外资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合资、控股等方式集体“抢滩”中国市场。中国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是吸引他们来华展业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给他们“施展拳脚”提供了基础和便利。
共享中国发展机遇
随着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更多国际金融机构把目光对准了这里。截至2022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5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91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达3.76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8家外资保险机构和79家代表处,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达2.26万亿元。
特别是今年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除了法巴农银理财,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也于近日取得了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成为第4家在中国新设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
2020年4月份,我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同年8月份,贝莱德取得首张国内外资控股公募牌照。截至目前,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已有8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包括贝莱德基金、富达基金、路博迈基金、联博基金、施罗德基金等新设立基金公司,还有摩根基金、宏利基金、摩根士丹利基金等股权变更的基金公司。
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兰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不断完善的监管和市场体系,我们在中国资本市场看到了很多获得超额收益的投资机会。一方面,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需求正在增加;另一方面,中国本土财富管理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尤其是考虑到中国人均储蓄率较高及养老金融产品不足的挑战。种种原因已成为我们加快布局中国的最大驱动力。”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公募基金资产总规模已超27万亿元,随着资管新规的全面落地和三支柱养老金的入市,仍有数倍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规模庞大、机遇无限的市场中,积极参与其中并与之共同成长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薏表示,从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维度来看,中国拥有经济韧性、人才红利,产业结构完整,新兴科技板块领先,而且消费潜力巨大。从国际投资者的视角来看,中国资产在全球配置中的权重与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称,而且配置中国资产可以让组合更多元化。
“外资金融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背后,是中国市场和中国金融类资产能向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渠道以及持续、稳健、安全、长期的投资机会。”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对外资机构来说,以人民币资产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类资产有分散化投资价值、有实际资金配置需求、有基本面支撑。同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参与和深耕中国金融市场,会让更多全球投资者关注、增配和持有中国金融类资产,是给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投下最好的信任票。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布局,或将为国内金融行业带来“鲇鱼效应”。优质国际金融机构来华投资、拓展业务,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促使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优化治理机制、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有利于中国金融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对外开放不停歇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近年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50多条开放措施,取消了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一批开放实例先后落地。
“引进来”一直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在银行业保险业领域,取消了银行和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大幅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取消了总资产经营年限等多项数量型限制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审慎性条件,综合评估申请人资质,吸引具备专业特色的优质外资机构进入;丰富了外资机构类型,鼓励具有专业特色的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理财、养老等领域的市场建设。基本实现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范围一致。
在证券业领域,机构方面,全面取消了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上享受国民待遇;市场方面,沪深港通机制和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制度持续优化,降低了境外投资者准入门槛,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更加便利外资投资操作。
庞溟认为,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多中长期资金、机构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人民币资产,有助于中国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中国市场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效率、价值投资理念和比较优势,更好地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高质量发展。
双向开放未来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了约50%,2022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是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4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权重排名现在是第三,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位列全球第5位主要储备货币。
“中国资本市场在双向开放中不断成长壮大,大门越开越宽。”黄小薏表示,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富达基金作为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资管公司,备受鼓舞。展望未来,在外资准入的其他领域,如养老金管理领域,公司期待更多利好政策,帮助提高便利性和灵活度,让外资机构更好地参与中国养老金管理市场,融入中国资本市场,发挥所长,为中国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养老金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此前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稳步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财富管理、绿色金融、养老健康、资产管理等领域,热忱欢迎经营稳健、资质优良的外资机构来华展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参与各类业务试点。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断提升金融业制度型开放水平。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建设,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协作,共同促进全球金融稳定。
马春阳
马春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加拿大外长突访以色列
- 云南虎跳峡元旦发生塌方 官方:“中虎跳”少量山体塌方无人伤亡,规划范围内景区未发生异常
- 柬埔寨禁毒官员:柬查获毒品约85%来自“金三角”地区
- 好客山东抢抓暑期游“黄金档” 多维度多业态丰富游客体验
- 《中国城市信用发展报告2023》发布 梳理中国城市信用建设新成效
- 大运河沿线检察机关共商公益诉讼守护千年文脉
- 经典民族歌剧《同心结》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礼赞英雄
- 甘肃秦州花牛苹果探种养“双保险”:畜禽粪污变“肥水”
- 粤北丹霞山发现珍稀野生苏铁属植物
- 第七届iSEE全球奖晋级名单公布 以岭药业两款保健植物饮料晋级入围
- 上半年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3.2%
- 中新健康丨代谢外科专家:肥胖症患者怀孕风险较高 建议先减肥再怀孕
- 河南警方公布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3起典型案例
- “灿烂的记忆: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在蓉开幕
- 沪港专家探讨“真实世界资产”创新
- 世界银行预测泰国经济面临20年低增长
- 帕金森病不只有老年人会得
- 加拿大今年第三季度经济略有萎缩
- 全国各地摄影师相聚南京牛首山 镜头捕捉牛首山冬之韵
- 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北部致1死7伤
- 热门推荐
-
- 公安部组织破获一起特大制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案 涉案金额逾亿元
- 推动商事调解高质量发展(锐财经)
-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 台风蓝色预警:“卡努”维持超强台风级 8月2日将移入东海
- 上海两大机场迎来双向客流高峰 新航季出入境航班班次大幅加密
- 国家统计局:修订后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4272亿元
- 巴西专家:金砖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进行协调合作的最佳方案
- 尽享“21℃的夏天” 2024清凉宁陕旅游季在西安启动
- 博物馆之城场景上新 “新国门”展示北京中轴线前世今生
- 美警被曝涉嫌暴力执法:男子跪在地上高举双手 一脚被警员踹倒
- 更高端、更绿色 我国钢铁品种结构发生新变化 推动钢铁产业现代化
-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小型喷气式飞机坠毁 致至少2人死亡
- 俄代表:欧洲对北溪的调查是在消灭罪证袒护美国大哥
- 北京首家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示范活动基地揭牌
- “硬联通+软联通” 中国与26个“一带一路”伙伴从六方面发起倡议
- 持续强降雪 郑州地铁连续4天延长运营至24时
- 春运期间铁路12306试点推出“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
-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网络表演领域新团体标准 平台运营者应对这些内容予以处置
- 6月中国仓储行业运行缓中趋稳
- 菲律宾发生枪击事件致六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