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迎来开渔季 鲜甜肉嫩的美味江鲜重上餐桌
央视网消息:随着4个月的禁渔期结束,这两天,在广东和广西,河鲜成为人们度过炎炎夏日的美味。
天刚亮,佛山三水北江大堤外,绵延数十公里的水道上,渔船早已出发,抛撒下一张张渔网,迎接开渔的丰收。
河虾、泥鳅、黄骨鱼等在盛产河鲜的三水,这些时令美味略显普通,唯独让本地人垂涎三尺的是一种脸鼻朝天的和顺鱼。和顺鱼又被称做“翘鼻”,这种鱼因为量少而难得,它没有什么细骨头,鱼腩上有很多肉,肉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嫩粉色。一条2斤重的和顺鱼只需采用盐水蒸5分钟便可上桌,是当地热销的河鲜之一。
记者在广西南宁的一家市场看到,批发河鲜的商户正从货车上卸载渔获物。这些渔获物有赤眼、黄骨鱼、黄蜂鱼等十几个品种,吸引了许多市民选购。
批发商告诉记者,禁渔期结束后,他们一般去码头、港口收鱼,新鲜的渔获物下午就能运到南宁的市场。经过四个月的休渔期,鱼类资源有充足的时间繁殖生长,江河内的各类鱼类资源也更加丰富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河鲜的种类丰富,市场售价也比较实惠。随着捕捞的河鲜大量上市,之后价格还有望更加亲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住建部:每个省份力争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
- 浙江大学向日本东京大学赠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 菲律宾南部一烟花仓库爆炸已致5死38伤
- 黄淮等地两轮降雨无缝衔接 江南华南将现持续性高温
- 中国法院首次判决5G全球累积费率,对手机行业影响几何?
- 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富裕
- 民营经济贡献75%以上税收,河南许昌有何“密码”?
- 民营经济大市“云端”交易再生金属 冀培育千亿产业集群
- 236国道发生山体塌方 有车辆被埋
- 日方公布对NHK中国籍播音员处理结果 NHK会长被要求辞职
- 英国籍访客柯马凯的西藏教育印象:孩子们天真活泼快乐
- 元旦档总票房突破5亿元,《阿凡达:水之道》逆转领跑
- 广东出台文物保护空间规划 强化系统性保护
- 2025年黑龙江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千亿级
- 浙江东阳发现一处文物点 专家初步判断疑似宋朝古墓
- 晋疆共育11载 助非遗新疆曲子绽放天山脚下
-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屋顶瓦片掉落土墙倒塌 余震达32次
- 国铁西安局端午小长假加开102趟列车
- 强信心 稳预期 增质效
- 在图像中重读经典 名家联袂打造《小王子(图像小说)》
- 热门推荐
-
- 美国洛杉矶旅游和探险展人气回升
- 构建多样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
- 法律面前,没有咖位
- 国家网安基地网安软件园开园 企业“拎包”入驻
- 总台独家专访丨西摩赫什:美媒“甩锅”乌克兰是在转移视线
- 三星中国Galaxy Z系列新品接入豆包大模型
- 一枝花让中国西南乡村“蝶变”亚洲花都
- 电影《749局》票房口碑双掉线,哪里出了问题?
-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或“加班”,临时正逆回购成可选项
- 韦唯领衔音乐戏剧《犹太城》:我觉得我又活过来了
- 交通部门积极应对返程客流高峰
- 专家: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度低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 莫斯科市长:俄防空系统击落10架飞往莫斯科的无人机
- 2023年铁路暑运过半 南昌铁路发送旅客2568万人次
- 宁夏医保智能监控系统上线
- (新春走基层)腊月里的“热”度:200余建设者奋战重点工程
- 山西太原在海外首设旅游宣传推广中心 拓展东南亚市场
- 江苏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技能竞赛:能工巧匠展绝活
- 深化与东盟合作 广西侨乡玉林打造“香”产业
- 百事公司启动救灾响应,同心驰援甘肃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