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迎来开渔季 鲜甜肉嫩的美味江鲜重上餐桌
央视网消息:随着4个月的禁渔期结束,这两天,在广东和广西,河鲜成为人们度过炎炎夏日的美味。
天刚亮,佛山三水北江大堤外,绵延数十公里的水道上,渔船早已出发,抛撒下一张张渔网,迎接开渔的丰收。
河虾、泥鳅、黄骨鱼等在盛产河鲜的三水,这些时令美味略显普通,唯独让本地人垂涎三尺的是一种脸鼻朝天的和顺鱼。和顺鱼又被称做“翘鼻”,这种鱼因为量少而难得,它没有什么细骨头,鱼腩上有很多肉,肉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嫩粉色。一条2斤重的和顺鱼只需采用盐水蒸5分钟便可上桌,是当地热销的河鲜之一。
记者在广西南宁的一家市场看到,批发河鲜的商户正从货车上卸载渔获物。这些渔获物有赤眼、黄骨鱼、黄蜂鱼等十几个品种,吸引了许多市民选购。
批发商告诉记者,禁渔期结束后,他们一般去码头、港口收鱼,新鲜的渔获物下午就能运到南宁的市场。经过四个月的休渔期,鱼类资源有充足的时间繁殖生长,江河内的各类鱼类资源也更加丰富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河鲜的种类丰富,市场售价也比较实惠。随着捕捞的河鲜大量上市,之后价格还有望更加亲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观察)“如何与邻居相处”再次考验加拿大
- “最火”端午带不动房地产,各地楼市成交依旧凄迷
- 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额连增七年
- 原创少儿科普图画书成热点 打造精品成业界共识
- “五一”假期铁路、民航、省际客运进出京总量达813万人次
- 特色产业为媒 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瓜果经济”
- 重量级企业布局支付市场
- 探索未来融媒发展新模式 省级融媒创新论坛长沙举行
- 从章鱼触手吸盘上找灵感 仿生贴片促进口服多肽药物吸收
- 高原特色产品走进上海徐家汇社区
- 以色列袭击黎巴嫩首都南郊致40人死亡
-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4.14%
- 浙江宁波春花竞相绽放 民众打卡“春日限定套餐”
- 呼伦贝尔物产进京 首都吹来草原风
- 陕西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 外籍游客享“丝滑”体验
- 美乌防长会前一幕:当着记者面,乌防长面带微笑展示手帕要战机
- 广东完成2024年度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
- 四部门:推动失业保险待遇申领渠道进一步畅通
- 港澳作家“回家” 共叙万水千山情
- “暖经济”带动出口热 浙江外贸企业双十二赶单忙
- 热门推荐
-
- 水利部针对闽桂黔滇4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新疆哈密市举办左公柳“植柳日”活动
- 山西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再升级
- 1月全球制造业PMI创去年3月以来新高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杨恩兰:“鼠口夺粮”保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打响产业“特色牌”
- 为每一粒粮食“编码” 浙江绍兴智慧粮库助节粮减损
- “80后”西班牙语教师:醉心“翻转课堂” 让学生做主角
- “碳”路先行|山西晋中叫响“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 发布九大业态群
- 外媒:英国贸易大臣称,不打算追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 日元对美元汇率创37年来新低 市场忧日本政府和央行介入
- 潮剧赋能乡村振兴 《一树梅花香》香飘广东
- 最炫的民族风哪里找?“村T”大舞台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 2024年服贸会圆满落幕 达成近千项成果
- 香港首航!国产大飞机C919新年起执飞沪港定期航班
- 包月高达3万元!所谓“情绪消费”如何规范?
- 600年福船制造技艺薪火相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
- 普京突访这两地!“听取大家对局势发展的意见非常重要”
-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拨第二批救灾物资 增派救援队伍驰援西藏地震灾区
- 2023年江西人社部门为市场主体和个人减负60.7亿元
- 泰国芭堤雅赴成都路演 冀加强旅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