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寿险:让农牧民医保报销“多快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境内沿黄流域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青海省分公司立足保险主业,积极服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
治病花光积蓄
大病医保救助帮了他
太阳照在清澈的格曲河上,波光潋滟,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日进村27岁的拉毛杰的心情,也像河水一样更加清亮起来。
“2021年报销了50%,2022年我的医药费报销了87%,看病就医心里更踏实。”这对患病8年的拉毛杰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帮助。2015年,19岁的拉毛杰时常感到头痛、吃不下饭,到医院检查发现肾脏出了问题,被确诊为尿毒症,于是开始做透析治疗。“治好孩子的病比什么都重要。”家人带他到省内外各大医院治疗,最终决定给他换肾。边治疗边等待,两年没找到合适的肾源,母亲担心儿子健康,提出捐一个肾脏给孩子。
“我不愿意。”拉毛杰不想连累母亲,可母亲一再坚持。2017年母子二人进入手术室,拉毛杰的右肾换上了母亲的肾脏。住院4年多,为给他治病,家中卖掉了牛羊,花光了积蓄。术后他需要长期吃抗排异药物,一年下来医药费需要10万元左右。得知他的情况后,当地相关部门为他申请了低保,住院花费能报销90%,大大减轻了家庭医疗支出压力。
“治疗不能断,听说政府有大病救助政策,我们去试一试。”亲友们把在政策宣讲活动中听到的好消息,告诉了拉毛杰一家,并帮忙去申请。
“真的申请到了,而且从1万元到10万元,根据看病情况,救助得越来越多。”2018年,还在外地就医的拉毛杰,在亲友的提议和帮助下,顺利申请到大病医保救助。拉毛杰说,虽然这些年反复住院,不停吃药花费很多,但救助政策给了他们一家人极大的帮助,家庭没有因病致贫。
玛沁县政务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审核员中国人寿寿险玛沁支公司员工才忠吉经常为拉毛杰做审核,她说,今年第一次看到拉毛杰自己拿着报销资料到窗口时,心中为他的病情好转感到高兴。
尽快让病患拿到报销款
作为医改试点省份,青海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实现参保范围、政策待遇、基金管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五统一”和基金的统收、统支、统管。
据了解,青海省医保部门持续抓好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工作,注重在提升待遇、优化服务上下功夫。2022年,青海省再次调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30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人均筹资标准95元,参保群众个人不缴费。支付范围由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到所有定点医疗机构;二级及以下、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50%。每一名参保的城乡居民每年门诊就医可享受的保障金额增加了,可选择的医疗机构也多了不少,带来的实惠立竿见影。
同时,畅通困难群众参保缴费“绿色通道”,参保不受集中缴费期限制,确保随时办理参保、及时落实补助、即时享受待遇,有效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病患看病用钱比较着急,才忠吉作为医保审批经办人,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就是想尽快让病患拿到报销款。据她介绍,2012年时,果洛州医保结算方式为手工结算,而且结算单制式不统一,报销要跑三个部门,病患拿到报销款的时间比较长。2016年果洛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个工作日内完成报销,大大提高了结算准确率,缩短了结算时间。2018年,青海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上线,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路。
省财力省人力省时间
久治县智青松多镇德合龙村的牧民改勒,近年来因家人连续生病治疗,常与在久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办公的中国人寿寿险玛沁支公司经办人员杨指联系,解决看病医药费报销事宜。
3月14日,杨指正忙着给办事群众解决问题,改勒拿着妻子的住院结算单等资料来报销费用。“2020年,家人到四川阿坝看病,能报销44.44%,现在,有了新的医保‘一卡通’政策,不论在青海还是在四川看病,报销比例都能达到70%,这个特别好。”他说,去年自己靠放牧收入有4万元左右,再加上有城镇居民医保,一家人看病压力大大减轻了。
智青松多镇离四川较近,居民有跨省看病的习惯,医保“一卡通”让当地居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医保实惠。
杨指介绍,今年3月,医保“一卡通”对异地就医不再限制年龄等条件,一般看病就医人员在四川阿坝地区能享受70%的报销比例,在成都看病能享受60%的报销比例。同时,当地地广人稀,“一卡通”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从离久治县最近的哇赛乡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开车要走100多公里。通过异地就医备案,不用增加手续,甚至委托人或打个电话,不用跑路就能完成异地就医备案,给群众省了很多事。”杨指说。
从大病初愈的人脸上,看到的是医保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安心和不用为付不起医药费而发愁的坦然。不断优化的医保政策,正在为更多有需要的群众增加一道生活保险,把方便与实惠送到最合适的地方。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喀什大型原创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在京上演 总导演:通过旋律娓娓道来
- 外媒:瑞典将驱逐5名俄罗斯外交官
- 刚果(金)一超载船只倾覆造成至少25人死亡
- 湖南撑好古树名木“保护伞” 23.9万株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 宁夏加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取得阶段性成效
- 印度一公交车失控倾覆致4死34伤
- 北京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项目封顶 8个项目签约
- 数字赋能校馆共建 红色文化上海展现独特魅力
- 新研究在粤启动:聚焦中医药防治肿瘤心脏病
- 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陵举行
- 港媒:外企认为中国市场仍不可替代
- 京津冀大视听协同发展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 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河北·沧州)现场赛开赛
- 进入冬天后,信用卡也“遇冷”了吗?
- 巫镇高速11座隧道全部贯通
- 自建房倒塌致3人死亡 内蒙古安委会挂牌督办
- 第三届世界华人美业大会以美业语言激活“美丽经济”
- 民航旅客信息岂是“唐僧肉”
- 与野生小动物互动 新疆可克达拉市演绎别样生态故事
- 热门推荐
-
- 加沙临时停火协议进入倒计时 布林肯会晤巴以领导人
- 暑假你还敢“葛优躺”吗?
- 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拉萨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研讨会召开
- 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全年亩产干谷超1000公斤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认同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
- “营”在自贸港·老外创客谈 | 意大利厨师丹尼尔:开放的海南让西餐生意越来越好
- 布林肯开启第六次紧急中东行
-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音乐卷》在广州首发
- “美好生活·世界共赏”——驻华使节夫人文化交流活动圆满落幕,2025新春主题盛会蓄势待发
- 湖南20年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办理重点民生实事220件
- 这部素人做主角的新年短片,透过时间的力量点燃你
- 青海森林覆盖率最高县:“生态司法+补植复绿”,为高原大地“充植”
- 印度一游船倾覆致14人死亡 包括多名学生和老师
- “两新”扩围上新 2025消费经济活力开年
- “双11”期间 铁路入藏电商货物预计日均超300吨
- 2023成都·欧洲文化季启幕 西班牙担任主宾国
- 那些爆火的文旅局长们,给当地都带来了什么?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向好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影响
- 中老铁路“澜湄快线”货物列车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
- 世界肾脏日:专家强调慢性肾脏病需“早干预”“长达标”两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