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办乐龄学堂 老人有精神乐园(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①)
开栏的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福建闽清县在村里办起了乐龄学堂,山东青岛市老年大学创新教师聘用模式,安徽芜湖市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大学根据老年人学习需求设置课程教学……本版今起推出“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系列报道,关注各地开展老年教育的新路径和新尝试,敬请关注。
讲台、桌椅、投影、课表,位于福建省闽清县白中镇田中村的这间教室,布置与寻常教室并无不同。只不过,教室里坐的不是一群中小学生,而是2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
村民钱远平一笔一画在签到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找座位坐下。很快,年轻的社工老师开始讲课。之前,73岁的钱远平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重回课堂,还越上越带劲。
这是闽清县“银杏乐龄学堂”课堂上的一幕。为了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022年6月,福建开展乡村(社区)“银杏乐龄学堂”建设,闽清县列入首批试点。一年来,闽清整合多方资源,引入社会力量,一个个乐龄学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据统计,全县已有乐龄学堂8家,开展教学46场,惠及老人1069名。
乐龄学堂办得如何,老人们学得怎么样?近日,记者来到福建省闽清县,一探究竟。
整合资源,办起一所“大学”
总算盼到周四,钱远平吃完早饭,换上干净的短袖衬衫,就赶着“上学”去了。
钱远平要去的学校,是田中村专为60岁以上老人办的乐龄学堂。“村里老人有600多名。年岁渐长,老人们越发觉得要多了解新事物,学知识曾是村里不少老人的共同心愿。”田中村党总支书记钱跃铿介绍。
“切实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为老人办学校,我们也早有此意。可钱从哪来、场所选哪、谁来讲课,单靠自己很难解决。”闽清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福利慈善科科长黄斐斌坦言。
2022年6月,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省乡村振兴研究会、省老年大学协会等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乡村(社区)“银杏乐龄学堂”试点建设的通知》,下达专项资金、开展办学指导、协调整合资源,试点开办“银杏乐龄学堂”。结合福州市“长者食堂+学堂”建设,乐龄学堂成为闽清县的重点工作。
“办学校,资金是前提。”黄斐斌介绍,依托“银杏乐龄学堂”建设工作,闽清县每个乐龄学堂可获得各级财政支持约8万元,“通过政府补贴一点、村里自筹一点、社会慈善捐赠一点、乡贤村民募集一点,解决资金难题。”
村里有间幸福院,3层楼高,原是村幼儿园,闲置后被改造为老人公共活动空间,去年8月,田中村“银杏乐龄学堂”依托幸福院挂牌了。
钱远平从家出发,走到这里只要5分钟。早上7点,学堂内已经有了人。离上课还早,钱远平到每间教室都转转,和“同学”们打招呼。在这个专为老年人开的学校里,他们习惯以“同学”相称。这让钱远平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墙上,一份培养方案展示着学校的管理方式。“一年两个学期,每周固定上课1次以上。”钱跃铿也多了一个身份——乐龄学堂的校长,负责学校的统一管理。学堂同时配副校长两名,由村里负责老年工作的村委和社工组织负责人担任,分管学员召集和课程组织工作。
教室外,就是长者食堂。每次上完课,钱远平就在食堂用餐。“活到老,学到老!谁能想到73岁了,我还能在家门口再上学?”钱远平说。
按需授课,引入多方师资
刚听说村里办起乐龄学堂时,钱远平很惊喜。可转念一想,又有些忐忑。“一把年纪了,再去上学,能不能听懂?”
“请问是钱远平老人的家吗?”去年7月,在村干部的陪同下,闽清县八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丹丹来到钱远平家中。
刘丹丹手上拿着一份入户调研表,表上详细罗列了老人年龄、学历、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课程需求等多项问题。家长里短间,表格被填得满满的。
老年课程如何科学规划?闽清县引入专业社工团队统筹课程设计。“我们相当于乐龄学堂的教务处。”刘丹丹介绍,课程合不合适,了解是前提。对计划开设乐龄学堂的村庄挨家挨户调研后,刘丹丹发现,“年龄较小的老人喜欢动手性较强的课程,高龄老人则更关注养生。”
结合调研结果,一份详细的培养方案诞生了。课表里,涵盖公共课、专业课、民俗课三大类近百项课程,并根据老人的年龄、兴趣、文化程度,分班级、分批次授课。
第一周学知识,第二周学舞蹈,第三周讲防诈骗,第四周学唱歌……教室墙上的课表,村里老人手机里人手一份,课程一直排到6月,每节课的内容、上课时间、授课老师和报名方式一一在列。
师资力量从哪来?“除了我们自己的老师,还邀请县乡村三级,来自司法、派出所、环保、乡镇政府等单位人员共同参与公共课程讲授,从教育、文旅、卫生、老年大学、老体协、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群体中聘请人员讲授专业课程。”刘丹丹介绍,他们同时在发掘和培养具有才艺和专业技能的本地教师。
不久前,钱远平因为歌唱得好,也被培养为一名歌唱老师,教大家识谱、发声、换气。“自己进步的同时,也把特长教给别人,未来一个班就是一个合唱团!”钱远平说。
目前,闽清县已培养发掘书法、歌唱、乐器类乡土教师15人,“形成了教室里、广场上、田野间等多空间授课的课程形式,共100多种课程。”黄斐斌说。
抢课盼学,精神面貌改变
铃声响,上课时间到,钱远平抓紧回到教室。
“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廖青青是这堂《我们与环境》的主讲老师。廖青青在讲台前站定,清点人数、组织签到,正规上课的流程一个不少。
打开投影仪,廖青青放起一段视频。音乐响起,老人们起身站到座位旁,踏着节奏,熟练地做起了拍手操。这是乐龄学堂每节课前的固定项目。
65岁的黄美玉也在其中,这是她课堂上最喜欢的环节。“每次动一动,感觉四肢灵活不少。”黄美玉说。
“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美景?”拍手操后,今天的课程正式开始。投影仪上,几张图片引出今天的授课内容。“老人注意力不易集中,我们想方设法调动其积极性。”短短一小时,廖青青通过环境差异明显的图片、视频,唤起老人们的环保意识。课程每隔几分钟,就会安排一个互动环节。
最初几节课,黄美玉还有些腼腆。几节课上完,黄美玉抢着找校长报名。问她为啥,黄美玉指着教室书架上的学生作业,第二层放着的就是她的折纸作品。一次折纸课后,黄美玉将自己折的千纸鹤带回去给小孙女看。“孙女缠着我教她,还一个劲地夸奶奶厉害。”
“周一报名,课要抢,周四上课,天天盼。”黄美玉说,“有时候在田里忙着,怕上课迟到,衣服也来不及换就奔过来。”
村里老人的变化,钱跃铿感受最深。看着黄美玉一天天开朗起来,钱跃铿竖起大拇指:“以前老人在家没事干,吃完饭就往门口一坐,想去学点唱歌、跳舞,又不知道找谁。如今,周周都有盼头,大家在一起上课,既开心,又能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村子精神面貌都有明显改变。”黄美玉在一旁插话:“环保课上完,我们垃圾不乱丢,连村庄面貌也变好了!”
“接下来,闽清县将通过增设‘银杏乐龄学堂’办学点、扩大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覆盖范围等一系列举措,增强农村老年教育供给能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升闽清老年人幸福指数。”闽清县民政局局长黄庚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2023年快递业务量达1320亿件 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
- (经济观察)5G-A商用元年开启 “下半场”正式到来
- 古井贡酒“固态白酒智能化酿造5G工厂”获工信部认定
- 中巴合作创新打造巴西微电网示范标杆项目
- 追问|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长期效果仍有待观察
- 国家外汇管理局:始终重视、支持和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 中新健康丨奥运冠军“盖肚脐”引关注 专家:脐通百脉 脐贴亦有良效
- 同一民宿在不同平台预订为何价格差距大?
- 萌宠“撞翻”电动滑板车 责任到底在谁?
- 乡村是座博物馆!官方推荐1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北京动物园景观上新迎春节 多款文创新品亮相
- 冷空气将袭粤 海面风力重新加大
- 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 德媒:西方在为乌克兰提供弹药上面临困境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花卉产业绽放“美丽经济”
- 江西井冈山举行第十五届杜鹃花节 系列活动立体式呈现井冈山
- 马泰总理会晤:携手推动两国边境地区发展
-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
- 嗓子有异物感 你会想到是颈椎病吗
- 江苏一高校搭建教育数字化教学研究基地
- 热门推荐
-
- 福建霞浦“妈祖走水”庆端午
- 俄议员:2名莫斯科恐袭事件嫌疑人被捕
- 适老化改造,让养老变“享老”
- 银河系中迄今最大质量恒星黑洞发现
- 冒充“精华液、卸妆水” 广州海关在进境寄递渠道查获濒危红珊瑚制品
- 男子醉驾闯卡还叫嚣“喝酒怎么不能开车” 被刑事立案调查
- 中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结硕果
- 涉嫌制造圣彼得堡咖啡店爆炸案的嫌疑人被控2项罪名
- 国际识局:尹锡悦就职两周年,“挫败”大于成就?
- 广州出台“个转企”意见 8项措施助力个体户转型升级
- 楚简制作技艺传承人:搜寻尘封千年的文字密码
- (两会观察)在华外企从两会捕捉中国商机
- 雪降长江下游 长三角部分高铁列车停运
- 苏宁易购在浙启动“全民运动节”活动
- 山西开行中欧班列累计达到700列
- 为泄私愤高空抛砖 警方:违法!拘留
- 近期美方出台一系列涉华限制措施 中国贸促会回应
- 青海省电商总部揭牌:擦亮“青货出青”窗口 搭建全链条汇聚平台
- 美国国务院宣布对俄罗斯60多名个人与实体实施制裁
- 志愿者遭诽谤 法院判决支持志愿者诉求保护爱心不受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