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回归!《易车横评·真十万公里长测》全新上线
6月26日,《易车横评·真十万公里长测》第二季预告发布。历经12个月的精心筹备,这档全网首个进行真十万公里长测拆解的节目,将在6月28日重磅回归。
十几款热门车型,跑足10万公里,再拆开来一点点让观众看到产品的内核,第一季的《易车横评·真十万公里长测》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曾被媒体誉为“汽车选购百科全书”,预告发出后,引发了大量观众的期待和热议。
据节目组介绍,本次节目全新升级上线,在保留上一季节目亮点的同时,新增了车辆检测的维度,场地也进行了扩充提升,最大程度的满足观众对新一季节目的期待。
用“真实”让汽车内容价值回归
为了最大程度的贴近消费者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情况,节目车辆全部为易车在市场渠道自采,不做任何商业化。几十名测试人员,累计驾驶时间超过5万小时,把每部车在城市道路、高速、山路、县乡路、非铺装路等车主们真实的用车环境里跑够了10万公里。
对于一款家用汽车产品而言,十万公里大约是8-10年的使用里程,这样体量的一次测试,能充分展现车辆真实耐久性和产品力。在这个过程中,节目会随时监控发生的变化和产生的内容,记录这个过程中的全部细节和问题,所有测试期间发生的故障,保养,油费,全部真实记录,并做到有据可查。
同时,在完成十万公里测试后,节目还会对车辆进行彻底拆解,对比车辆在结构、用料等诸多方面不同,全面展现每一部车的特点,让消费者直观的了解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为汽车消费者的看选买提供最实用直接的参考和指导。
《易车横评·真十万公里长测》实际上通过这样真实还原的内容呈现方式,在汽车用户心目中牢牢塑造了一个看高质量汽车大片,要上易车的认知,以内容为基石构建了更加牢固的用户关系。
用“专业”让消费者透过热闹看到门道
对于汽车测评而言,在力求“真”的前提下,怎样保证测评结果的专业性、准确度也至关重要。
《易车横评·真十万公里长测》严格依据专业的测试流程对车辆进行多维度测试,包括车内空气质量检测、0-100km/h加速测试,100km/h-0刹车测试、隙缝面差测试、噪音测试等多项指标。
各项标准的叠加,带来的是测试难度的指数级增长,以及执行难度的迅速攀升,但专业度的内核一旦构建,汽车评测的专业价值就得以验证,成为真正能在热闹背后让消费者看到门道的节目。
除此之外,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根据行驶里程和分组情况,测试司机也会进行调换,确保横向和纵向驾驶习惯都趋于一致,测试车全程并非空载,所有测试车均会按照里程数进行空载、半载和满载工况测试等等,力求尽可能全面的贴近中国消费者用车的习惯和使用场景。在大家关心的测评路线设计上,节目根据绝大多数用户的用车习惯,设计了测试线路,帮助各种使用场景的用户更加全面了解到产品性能。
用“有趣”让节目“叫好又叫座”
深度专业的内容让《易车横评·真十万公里长测》成为一本视频版的“汽车选购百科全书”,而一档真正“用户向”的节目,也无疑要做到让专业内容让用户更“爱看”。
在第一季一经播出后,节目账号涨粉数十万,用户持续的互动也让节目连上热门。主持人幽默调侃的文案风格以及节目对测试环节脑洞大开的呈现方式,都让节目成为全网“最说人话”、“最无尿点”的专业评测,也成为其他节目难以模仿的亮点。
针对此前观众关注的一些焦点问题,比如新车味儿大就一定有毒吗?新车没味儿就一定环保吗?节目组一一收集,并选择关注度高的内容在即将上线的节目中进行呈现,满足消费者对专业媒体内容的渴求,和对有趣媒体内容的需求。
用内容力链接行业和用户,是汽车媒体保持长青的秘诀。易车从观众感兴趣的点出发,陆续推出了大量覆盖汽车文化、赛车、玩车纪实、专业横评等不同主题的精品视频节目,极大满足了车迷、车主多元的视频内容需求。作为易车用户增长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易车的原创汽车视频节目显然也发挥了吸引和沉淀用户的作用。
6月28日,新一季《易车横评·真十万公里长测》即将上线,上易车App,解锁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以来中企在RCEP项下享惠出口值同比增20.2%
- 印尼公职人员乐学中文
- 从严冬划到盛夏 东北龙舟火出圈
- “工会要多做爱教、惠教、暖教之事”
- 外媒:泰国一烟花工厂爆炸 造成至少20人死亡
- 爱奇艺2024Q1稳步提升经营效率:总营收79亿元 持续发力生成式AI
-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活力持续激发……中国市场释放巨大“磁吸力”
- (乡村行·看振兴)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电商助力江西湖口“土货”走俏
- 建构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大会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70周年论坛召开
- 贾樟柯:电影人需要一次聚会来相互鼓劲,走好下面的路
- 妻子涉腐败遭调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称正考虑辞职
- 中国贸促会: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满意”及以上
- 险些击落!德军护卫舰在红海上空误向美无人机开火
- 招商银行连续13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
- 聚焦投资 百余国家和地区同赴中国国际投洽会
- 日媒:东京电力公司前会长去世,福岛核泄漏事故时在职
- 夏粮丰收在望!小麦长势总体好于常年 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扎实有力
- 秘鲁青年: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北京让人着迷
- 美国姑娘成中国“网红”:想成为美中交流“民间使者”
- (文化新纪行)科技赋能深海考古:以中国经验探索人类深蓝神秘印记
- 热门推荐
-
- 外媒:美国将向以色列出售数千支M16步枪,条件是……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中汽协:2024年1月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均超过60%
- 以军称打死哈马斯高官 美国将向中东部署额外军事力量
- 多个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陆续放宽落户限制
-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蜘蛛新属 含两种新物种
- “为了隧道早日贯通”(新春走基层·前行的力量)
- 《繁花》、“科目三”火到台湾,再正常不过了!
- 岸田文雄携官员摆拍试吃福岛海鲜,边吃边夸:非常美味!
- 森林覆盖率从不足20%到95.2% 马鞍山林场的绿色发展之路
- 上海2023年电动汽车充电量同比增长九成
- 中新健康|2.66亿天价罚单背后,还有谁在国家药品集采中钻空子?
- 中国国家矿山安监局:对所有地下矿山重新确定灾害等级
- “中国绿色大豆之都”大豆收获全面告捷 最高亩产598.7斤创纪录
- 强降雨致福建永定受灾 农技专家指导灾后自救
- 北京警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和窃取商业秘密等犯罪行为
- 服贸会展现“强磁场” 世界共享中国市场红利
- 2023无锡市“国际友人文化周”收官 两大基地同步揭牌
- 中国官方称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还在持续显现
- 天津新港海关查获天津口岸今年最大数量“洋垃圾” 总重超53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