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之路 如何走稳走实?
中新网6月2日电 题: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之路 如何走稳走实?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作出明确部署。如何理解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之路,如何走稳走实?
日前举行的第六届(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发展绿色转型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必须以持续夯实能源安全为首要任务,围绕重大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两大关键驱动力,全面与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体系和智力体系深入融合,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数字智能、普惠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能源体系。
他进一步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关键在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未来随着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能源企业体系将发生深刻变革,电力系统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将尤为凸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说,作为新型能源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多能源、多行业以及能源“三难指数”的矛盾都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体现。新型电力系统是源网荷储协同的系统,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不是一招鲜就能吃遍天,要综合施策才能解决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他强调,必须用大系统观、从能源体系和社会体系的视角,认识新型电力系统演化趋势和发展规律,加强政策管理和技术产业双轮驱动。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邓建玲指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科学谋划,有序推进。统筹能源转型多维目标,既要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又要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还要确保经济成本可承受、可支配。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制度设计,以推进能源转型为基本要求,综合考虑资源禀赋、技术发展、经济成本等诸多因素,统筹协调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研究制定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充分发挥战略引领的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要协同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强行业协作,推进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持续提升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深化企业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推动清洁能源与化石能源耦合发展。此外,还要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创新技术研发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实现绿色电力和绿色市场有机衔接。(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风“银杏”携狂风入南海 广东启动防风应急响应
- 新疆完善乡村道路网 助力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
- 春节长假深圳湾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01万人次
- 外媒:时隔8年,伊朗和苏丹互派大使
- 广州全新英国签证申请中心正式运营
- 广东出台海洋牧场项目用海选址及控制标准
- “强制关注”该治治 技术赋能非赋权
- (经济观察)三峡库区如何发挥区域特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鄂尔多斯通报“羊绒制品虚标羊绒含量”:已立案调查
- 贝瑞基因:2024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净利润同比增长109.74%
- 调查称日本首枚H3火箭发射失败或因电流过载
- 黎以冲突加剧 以色列称已击杀黎真主党两名继任者
- 山西灵丘:田间插秧感受好“丰”光 农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
- “茶韵永恒 友谊长存” 中意友人罗马共享云南茶文化盛宴
- 中国崛起新型“夜经济”
- 以电影方式打开戏剧之门 徐浩峰话剧《搭手飞人》在京首演
- 杭州亚运会特许商品上新了!这次是六款金玉“印玺”
- 杭州“最美凉茶摊”46年如约出摊 首次迎来外国志愿者
- “造谣转卖赈灾羽绒服” 其心可诛
- 以防长:目标实现之前 以色列不会在黎巴嫩停火
- 热门推荐
-
- 博物馆整活,太会了!
- 学习困难是病吗,如何鉴别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建设银行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
- 5G+VR 市民可鸟瞰世园
- 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并网
- 湖南优势产业加速“出海” 2024年工程机械出口首破300亿元
- 中国A股11月开局平稳 贵州茅台股价大涨
- 浙江文化观察:为什么说沙埠窑改写了浙江陶瓷史?
- 寒潮来袭、降雪持续 记者探访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量足价稳
- “福见好戏”进乡村 福建赴浙江上演京剧经典大戏
- 纽约双层观光巴士与公交车相撞致数十人受伤
-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 热贡艺术亮相京城
- 首届“全球辽商大会”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沈阳召开
- 电子烟是传统香烟的安全替代品吗?
- 中企实施缅甸“无电村”光伏示范项目建成发电
- 新疆疏附吹响水利项目建设冲锋号 今年拟实施10项目总投资2.9亿
- 湖北十堰发现国家近危级珍稀植物水晶兰
- 临时停火第二天,哈马斯释放更多以色列籍被扣押人员
- 国际材料基因工程领域新刊MGE Advances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