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填补数字化人才缺口?
当无人驾驶成为可能、脑机接口将为患者打开全新的治疗方式、人工智能颠覆内容创作方式,人们愈发能够感受到数字化进程带来的切身变化。
数字化进程在重塑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数字化人才的极大需求。怎样让数量庞大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物尽其用,已成为当前面临的新问题。
数字化转型带来人才需求新变化
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当前各类用人单位亟需数字化人才。
《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随着各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更深的阶段,相关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报告估算,当前数字化综合人才总体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
另一方面,从当前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来看,相对于学校培养出的“理论派”毕业生,企业更希望招聘到同时具备先进技术与实践经验的员工。同时,诸多数字化人才岗位的招聘需求都明确指向了复合型人才。
以AI人才为例,据预测,目前该领域人才缺口已超过30万。其中既有基础层面、技术层面的AI芯片开发、计算机视觉、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等需求,也有AI在自动驾驶、智慧安防、新零售等具体应用场景的人才需求。此外,作为科技创新前沿方向的工业软件,我国当前的人才储备与欧美相比仍存在差距。
不难看出,专业技术强、学科交叉和有转型经验的“专兼”结合人才,既是数字转型亟需的人才,也是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
填补数字化人才缺口的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为满足发展需要,已有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携手,开始尝试培养数字转型亟需的数字化人才。
2022年6月,贵阳市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携手华为、贵安产控集团,共同打造华为(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以期发挥华为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赋能软件开发企业、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经济人才。
成立以来,该创新中心依托华为贵安园区全球培训实训基地资源优势,构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认证体系,联合本地企业开展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帮助企业整体提升员工数字化专项应用技术能力,培养具备数字化战略格局的高级管理人才。
同时,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符合贵州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种方式提供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为贵阳贵安输送人才;面向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训练营、鲲鹏应用创新大赛等活动,联合培养新工科人才。
2022年全年累计开展22场华为赋能培训班和1场鲲鹏应用创新大赛贵州区域赛,累计培训本地高校师生及企业家超过1000人次,共颁发华为云开发者认证证中206个。下一步,华为(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将继续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联合贵阳各区工信、产业园区开展5-8场数字化诊断培训班,开展5-10场创新技术培训。
据介绍,该创新中心将为区域发展提供包括数字化人才培养在内的全维度助力,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每年向贵阳贵安2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赋能服务,为贵阳贵安100家以上企业提供鲲鹏适配技术支持,为50家以上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打造不少于5个标杆项目;加强与贵州本地高校合作,为贵州培养信息化人才超5000人次;依托华为云上屯贵安培训中心IT维护工程师基地和战略预备队训战实习基地,在贵州培养专业化的ICT工程师累计不少于1.3万人次。
全面使能,开辟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这些尝试还只是华为云赋能云填补数字化人才缺口及使能数字化转型的一部分,华为(贵阳贵安)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也只能华为云赋能云探索实践的一个缩影。
如今,华为云赋能云在全国落地的创新中心已超过160个,结合华为云ModelArts、AIoT等数字平台优势资源,已为2.3万家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从业务流深入到“研产供销服”5 大类制造场景,以及电子、装备、家居、小家电、汽车、石化、钢铁、五金等15个产业集群,联合数百家企业实现云上联合创新应用开发。同时华为云积极与高校、政府以及华为HALP伙伴紧密合作,聚焦人才培养、技术赋能以及商业赋能,围绕软件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商业,打造长期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在助力区域数字经济生态建设中成果显著。
同时,为顺应瞬息万变的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华为云赋能云积极开展模式创新,携手政府和伙伴共同构建“1+3” 融通创新赋能体系,不仅通过平台盘活数字生态各个要素环节,更致力于为区域政府构建面向数字化发展的生态中心、能力中心和服务中心,助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行业数字化水平高速发展。
而作为华为云赋能云创新中心价值支撑的重要方向,人才培养将持续作为一个重要发力点。未来,华为云将继续集众智,聚众力,全力打造融通创新赋能平台,加速人才生态创新:坚持“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通过人才数字化、智能化就业实现人才培养跟产业对接,同时进一步推动与全国高校进行专业共建、师资培养、课题研究、开发者创新中心建设、认证培养等校企合作,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演出市场活跃不能让“黄牛”们狂欢
- 北京明后两天将迎国庆假期返程高峰
- 广州超2200家企业完成一轮以上清洁生产审核
- 美媒:拜登在白宫招待百余“网红”,调侃自己“正找工作”
- 广州发布第一批创新药械产品目录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1万列 通达欧洲217个城市
- 报告称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876.8亿元 占全球13.4%
- 辽宁:13处高速收费站关闭、61处公路实施提级管控管制
- 全国妇联等16部门联合部署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 腾易协同打造生态级“小屏车晚”,第三届易车“超级818”圆满收官
- 美国首都发生两起枪击事件 致8人受伤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让企业争相“落地”,临高金牌港开发区有何“秘诀”?
- 深圳文博会:广西精美非遗从“乡土”走向更大舞台
- 贵州锦屏文书:“东方契约精神”根植民间五百年
- 长春投运新储能电站:充电2小时可供3万户全天用电
- 韩媒:韩国演员刘亚仁涉嫌吸毒接受警方调查
- 前11月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双增 宁波舟山港年末频刷纪录
- 三个农村家庭的“零彩礼”选择
- 国货品牌引领消费 中国制造“新三样”“蔚然成风”
- 土味“喊麦”遭质疑?不妨给文旅传播多些耐心与时间
- 热门推荐
-
- 乡村生活综艺:打造现代人的“武陵源”
- 前5月水运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6亿元
- 西藏消防员化身暖心“大哥哥” 用爱陪伴震区孩童
- “向大师致敬”纪念石慧儒专场演出圆满举办
- 东北三省一区携手“揽才”提供就业岗位4992个
- 三月荧屏继续“烧脑” 《他是谁》《归路》《回响》等新剧开播
- 广西首批享受采信免检货物在友谊关口岸通关
- 2023年暑期档票房突破177.79亿元 刷新历史纪录
- 预算绩效管理迈入提质新阶段
- 俄乌局势进展:俄首都遭无人机突袭 乌总统称已确定乌军“开始行动”日期
- 广州:全市购买住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不再限制购房套数
- 湖南江永标准化种植香柚 成富民强镇支柱产业
- 珠江委加强联防联控 协力保障汛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 吉林推动提高电影产量 瞄准建设“世界电影之都”
- 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1765亿美元
- 迎返程客流高峰 中国铁路北京局各大站多措优化进出站服务
- 中新健康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快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落地实施
- 2025对外投资促进重点活动说明会在京举行 多国代表聚焦“中国引擎”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
- 百廿青啤背后的“长青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