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我国持续增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尚未改变,国际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要强化底线思维、系统思维、极限思维,统揽粮食安全保障各环节,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保障。
抓好粮食生产收购
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的基础。当前,春耕已近尾声,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7亿亩以上,连续4年增加。在国家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引导下,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去年。南方地区挖掘冬闲田扩种油菜,预计扩大面积1000万亩左右,南方产区农户种植早稻积极性较高,全国大豆意向种植面积稳中略增。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受去年高粮价影响,今年土地租金上涨,农资价格特别是化肥价格高位运行,粮食比较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为此,国家加大政策供给力度,进一步健全“价格+保险+补贴”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赚。同时,中央财政相继下达100亿元一次性补贴、第一批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2.51亿元,以及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16亿元,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粮食生产成本上涨压力,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
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对做好全年粮食收购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夏粮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收获,部分地区夏粮少量上市,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精心组织跨区机收,及时做好夏收机具的调配调运,持续抓好机收减损,确保适期收获、“颗粒归仓”。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切实把夏粮收购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抓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水平,多措并举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全力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对坑农害农、损害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等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
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我国已经建立了生产、储备与进口协调机制,确保国内粮食稳定供应。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仍存在区域性不平衡、结构性短缺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储备和进口调节作用,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充足供应。
储备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压器”,在关键时期能发挥守底线、稳预期、保安全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储备粮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和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储备充足。各类粮食企业库存处于较高水平,部分企业商品库存较前些年明显增加,再加上农户手中存粮,全社会储粮层次更加丰富,保障更加有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建立了涵盖储运、加工、配送、供应等全链条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粮食流通高效顺畅持续,全国标准粮食仓房完好仓容近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物流网络更加健全。
粮食进口已成为弥补国内粮食供需结构性缺口、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的有效手段。我国粮食进口量已经连续3年保持在1.4亿吨以上,今年前4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5085.2万吨,同比增长0.5%。粮食适度进口可缓解粮食生产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但目前玉米、小麦和大米三大主粮进口量均已突破进口配额。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军认为,要把握好粮食进口的时间、节奏与规模,防止粮食进口过多冲击国内粮食市场。
李军认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梳理生产、加工、流通、储备、贸易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锻长板、补短板,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设,把握粮食进口的主导权,加大粮食领域腐败问题惩治力度,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要严格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更好引导督促各级党委和政府抓好粮食安全工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严格省级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考核中将突出四个重点:一是突出责任细化。除了考核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责任外,还将党委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细化实化,充分体现“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二是突出系统观念。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一并考核,推进多环节协同保障,促进生产要素组合在各环节有机衔接、有效畅通。三是突出考核重点。按照问题导向、从严考核的总要求,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和分值权重,对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种植结构调整等重点事项,设置“一票否决”项,明确考核“红线”,守住安全底线。四是突出激励约束并重。明确对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实行重大创新性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的省(区、市)给予适当加分奖励。
今年是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情况的“首考”之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高度,按照有关办法规定,加快考核部署、严格开展考核,切实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耕地保护和保障粮食安全责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确保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稳、端得牢。
刘 慧 (来源:经济日报)
刘 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陕西旬阳一医院规定“到龄不续聘” 官方回应
- 2023年上海财险业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万亿元
- 零食折扣店走红 低价竞争非长久之计
- 浙江“90后”海归:让外国青少年体验中国草编“指尖”艺术
- 端午节太原至京津等地旅客激增 太原铁路增客座能力4万个
- 入出境便利化措施持续释放红利 1600余位全球旅业嘉宾共议中国机遇
- SABIC福建石化综合体预计总投资448亿元
- 春秋航空2月1日将开通广州直飞大阪航线
- 防御台风“格美” 浙江已疏散海上旅客2.6万人次
- 伊朗将领遇袭身亡对中东局势有何影响
- 津巴布韦因严重旱灾进入灾难状态
- 广西拓展向海经济“版图” 深化与东盟海洋产业合作
- 十三部门:加快淘汰更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
- 宠物消费激增 年轻人如何排解孤独
- 讲暖心事,过开心年!《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组织首次彩排
- 丹顶鹤闯入村民家中“讨鱼吃”,黑龙江扎龙管理局:不建议接近野生鹤
- 美国千人游行涌向白宫:要求解散北约 停止对乌运送武器
- 投洽会观察:“投资中国”魅力不减 跨国公司坚定深耕信心
- 中国首个“世界儿童是一家”儿童村在武汉成立
- 孕期感染可引起跨代遗传高血压
- 热门推荐
-
- 北京开展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打击网络售卖虚假证书等
- (身边的变化)乡村观察:万亩荷塘变风景 小莲藕如何做出大产业?
- 埃及总理提交内阁辞呈
- 严打民生领域违法广告乱象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 (身边的变化)告别“风吹石头跑,黄沙漫天舞”的昆都仑河
- 数字文娱产业联盟在广州成立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签约299个项目 总额超1500亿元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春运期间加班超过2200架次
- (乡村行·看振兴)“研学+农旅” 江西九江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 长江发生2024年第3号洪水
- 中国汽车业将主打“三化”战略
- 危险!美国加州野火蔓延迫使上万人紧急撤离
-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贸促会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同比增逾七成
- 新疆下架封存“问题辣条”“五毛食品”逾9200公斤
- 北京推动“两业”融合向新而行 形成园区+企业试点示范体系
- 拜登洛杉矶谈控枪:哀悼铭记更要共同行动
- 北上海东西向交通大动脉主线贯通 30分钟内横跨6个中心城区
- 中国海事服务电话在江苏启用
- 上调增长预期、投下“信任票” 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