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东盟电影主题对话活动在南宁举办
中新网南宁12月9日电(韦佳秀 林浩)马来西亚动画影视后期制作和创意内容协会会长陈玉基8日表示,中国的短剧发展迅猛,马来西亚与中国可以合作翻拍中国热度高的短剧作品,将其引入马来西亚,进而辐射全球市场。
12月8日,2024中国—东盟“山海同行·影映未来”电影主题对话活动在南宁举办。图为活动现场。林浩 摄
当天,2024中国—东盟“山海同行·影映未来”电影主题对话活动在南宁举办。活动分为三个对话议题,分别是“中国—东盟电影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东盟电影产业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跟着电影去旅游,探寻光影胜境”。
陈玉基在活动期间受访时表示,“跟着电影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马中合拍短剧不仅可以宣传两国文化,还将成为推介马中旅游资源的一大途径。“我十分看好中国短剧,也期待两国有更多‘合拍’作品。”
马来西亚“90后”导演、编剧苏智雄表示,观众的口味变化很快,电影市场的需求也跟着在变,他认为通过对话交流、碰撞思想,对他今后的电影创作大有裨益。“如何去呈现电影故事,不同的电影人做法不同,我期待在这次活动中学到更多。”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长期从事国际传播工作。她说,本次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在后续的电影展映中有老挝、柬埔寨的电影。活动在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电影合作上功莫大焉。
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凯表示,在这个活动中了解到马来西亚相关的电影激励政策,与马来西亚合作拍摄港产片,是我们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株洲高新区设立500万元专项资金池 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浙江乐清一企业研发出“不沾奶”酸奶盖 引发网友热议
- 大熊猫主题花车将亮相第136届玫瑰花车游行
- 浓雾侵袭中国8省市 北方多地将上演“冷暖大转换”
- 换届提上日程!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将移交权力
- 广西首次完成自然资源碳汇试点野外调查
- 以色列国防部队称以坦克意外击中埃及军事哨所
- 中国M2增速企稳回升 10月末达7.5%
- 沪苏“新三样”危险货物水水中转“一单制”“一箱制”运输模式运行满月 制度创新初显成效
- 得州边境非法移民问题升级 暴露美国深层结构性矛盾
- 打造“超级工人”,赋能工业数字化转型
- 六小时话剧《红楼梦》全本回归
- 北京人艺纪念于是之逝世十周年:“于无声处,千古是之”
- 八达岭长城下月起实施网络预约购票
- 快手可灵AI联合9位知名导演 启动首个AIGC电影短片共创计划
- 青海省电商总部揭牌:擦亮“青货出青”窗口 搭建全链条汇聚平台
- 2023“欢乐春节”全球启动 成家班-龙韵武艺团“武”动新春
- 健身中心换了承包人 游泳卡还剩120次却不能用
- 哈尔滨机场端午假期运送旅客15.9万人次
- 全国骚乱持续!法国取消大型活动、部署4.5万警力应对
- 热门推荐
-
- 海南首份河流“体检报告”:万泉河水生态状况总体优良
- 泰国驻南宁总领事:泰中合作空间广阔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黎城:农资先行备春耕 乡村振兴“加速度”
- 莫言编剧,赵文瑄、凯丽主演话剧《鳄鱼》福州上演
- K435列车命案嫌犯被鉴定为精神病人,法院决定强制医疗
- 聚焦“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三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举行
- 渝川黔三地携手共同助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已有超2000人遇难!阿富汗遭遇20年来最致命地震之一
- 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有沙尘
- 中秋小长假火车票开售
-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 乡村之美|访“常青树”滕头村: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 今年广东首列“家电专列”发往欧洲
- 五大卫视跨年晚会精彩纷呈
- 2025年“新年第一会” “最强地级市”苏州聚焦新型工业化
- 广东逾百个火险预警信号生效
- 银行开启新一轮清理“沉睡账户” 你有3年没动过的银行卡吗?
- 福建泉州举办泉州歌诀讲坛 传承推广闽南文化
- 2022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33008亿元 冰雪产业成为重要增长点
- 致公党党员李建新:武术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