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人物 | 叶嘉莹,一生只做一件事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知道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诗教,我很高兴。” 在百岁生日那场直播中,诗词大家叶嘉莹满头银发,一字一句都流露出对诗词的热爱。
24日,南开大学透露,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叶嘉莹是个传奇,一生不算顺遂,却足够精彩,与诗词结伴的人生,几十年来一直绽放华彩。
她有弱德之美,但从不是一个弱者,出身书香门第,历经坎坷,曾饱受生存困顿之苦,但始终与诗词相依,从中获取强大的生命力和支撑,并捐出巨款致力于推动诗词教育。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叶嘉莹一生挚爱诗词,亦将一片丹心赋予三尺讲台。
她曾经说,回想一生,自己实在是幸运的,“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是在中国。”
飘零半生
叶嘉莹喜欢荷花,亦与诗词有缘。因为出生在阴历六月,父母说那是荷花的生日,她的小名便取了十分诗意的“小荷”。
叶家算得上是书香世家,恪守礼仪。闲暇时光,叶嘉莹的父亲与伯父会在院中散步,声情并茂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则会各执一册诗词选集默默研读。
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之下,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父亲是启蒙老师,会拿毛笔与朱砂在黄裱纸上写字、画圈,教她辨识字形字音,讲解其中的道理。
或许也是在那个时候,她的心里便早早种下了诗词的种子,只待时日,便可长成参天大树。
然而,好景不长。读初二那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叶嘉莹一家人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冬天去上学,在巷口拐弯的地方就能看见冻死饿死的人。”
母亲因病去世,刚考入辅仁大学的叶嘉莹写下八首《哭母诗》,悲痛不已。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她仿佛一叶扁舟,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1948年。24岁的叶嘉莹在南京结婚,不久在战乱中随丈夫迁居台湾。
那时,她未曾想过会归期遥遥。到台湾不久,丈夫因故入狱,一连几年音信全无,出狱后再没有工作,叶嘉莹便靠着辛苦教书,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
才华出众的她在台湾的中学、大学讲古诗词,很受学生欢迎,更曾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叶嘉莹的名气越来越大。可是,她的心里一直惦念故土,常做“回不去”的梦:梦中回到老家北平的四合院,院子却门窗紧闭,她怎么都进不了门,只能长久地徘徊于门外。
时间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叶嘉莹看到了回国的希望。1978年,她申请自费回国教书,此后受邀来到南开大学。
与诗结缘
“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叶嘉莹始终未曾停下研究古典诗词的脚步。
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智慧,支持叶嘉莹度过了平生种种挫折。数次经历磨难,她丢掉了衣服、行李,却始终将恩师、诗词大师顾随的授课笔记随身携带。
“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天地之间,除了这些笔记,再也没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东西,是他把诗丰富美好的生命传达出来,所以,拼尽一切,我也要把这些东西带出来。”
生活刚一安定,她便将之交付恩师女儿,并着手整理出版,“我讲课也从不按照老师的(笔记)。只是觉得,若老师的思想就这样失传,很可惜。”
“除了文字,做什么都马虎。”曾有人如此调侃叶嘉莹,她也只是报以一笑。
在哈佛大学做研究的时候,叶嘉莹每天泡在图书馆研究王国维《人间词话》,早、中、晚三餐不过是各一个三明治。与诗词一生为伴,她甘之如饴。
她一直在努力教书,想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
“我所做的不是为了个人的追求。”叶嘉莹说,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
弱德之美
在南开大学教书时,叶嘉莹的课堂上常常挤满了人。人们既倾慕她的才华,也为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平和气质所折服。
凝聚人生经验,叶嘉莹自创了“弱德之美”的概念。“弱德”不是软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
无论是日常还是接受采访,她的确很少主动向旁人聊起自己曾经经受过的坎坷。她打扮得体,衣着清新素雅,外表平和,内心操守从不因外物而变。
她了解古典诗词的价值,终生致力于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曾捐出一半退休金——约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奖掖后学。
后来,叶嘉莹将历年稿酬及出售北京、天津房产的收入计1857万元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推动诗词教育,后又于2019年再次向迦陵基金捐赠1711万元。
许多人惊讶她的慷慨。叶嘉莹淡然回应道,“我从来不为自己的得失利害而烦恼。我内心有理想、有持守。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
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叶嘉莹先生是中华诗学的代表,是以中华文化作为一生之本的人。她非常纯正,她的立人之本就是中华诗词文化。
2019年9月,叶嘉莹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2021年2月,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颁奖词中有这样一段话,很好地概括了叶嘉莹的一生,“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如今,“诗词的女儿”辞别尘世,风雅永存人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警惕脱水状态 专家教你科学足量饮水
- 人民群众呼唤高质量短视频
- 印尼总统首乘雅万高铁点赞:很平稳、很舒适
- 广西三地山火已灭 百色乐业幼平乡山火仍在紧张扑救
- 今年以来青海西宁与11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
- 30余家“宁字号”品牌携手亮相2024中国品牌博览会
- 综合施治守住药师不搭售药品的底线
- 新疆皮山农场:加强园艺管理让枣树高质量生长
- 宁夏银川:共享社区“共享爱” 结亲互助传温情
- 美国成千上万人逃离俄勒冈州:恐惧枪支暴力 不满政府措施
- 外媒:一男子在基辅法院引爆爆炸装置 造成两人受伤
- 中国国家外汇局:稳步推动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 菲律宾农产品二季度贸易额同比下降14.9%
- 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 专家解析“一带一路”对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 海南琼海发生一起溺水事故
-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法国
- 7月起北京300家药店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
-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专家学者聚焦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售价动辄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民用高压氧舱真能抗衰老吗?
- 第7届南博会专设园区经济馆 国内外43家园区将亮相
- 热门推荐
-
-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去年累计运送乘客27.11亿人次
- 三星Galaxy S24系列中国发布 Galaxy AI塑造智能手机新体验
- 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地区近期未出现明显地震短临异常
- 外媒:多名巴基斯坦清真寺爆炸事件嫌疑人被警方逮捕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
- 吉林市力推政务数字化转型 汇集人才智慧提高服务民生能力
- “AI歌手孙燕姿”引热议 音乐版权应该如何被保护
- 《长安三万里》之外,历史上的高适与李白
- 被闲置的小区游泳池
- 牙冠竞价挂网将于今天上午举行
- 菲律宾马尼拉“中国城”突发火灾 造成11人死亡
- 中国企业在新加坡发布安卓系统“空间计算”设备
- 突发!埃及发生火车相撞事故 已致1死至少20伤
- 今冬煤炭有保障 各地铁路部门加大力度确保运转顺畅
- 一碗麻辣烫的“正确打开方式”
- 2023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马来西亚决赛落幕
- 美官员:美国将宣布向乌克兰提供2.75亿美元军援
- 凭借平价化、小而精 “过气”自助餐正悄悄“翻红”
- 第20届中国动漫金龙奖全球征稿启动 首设“非遗传承动漫奖”
- 中新真探:羽绒服最好不要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