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伯庸: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嘿,您吃了吗?”“午饭(晚饭)打算吃点什么?”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吃”是常用的寒暄话题,聊起美食,气氛总会热闹几分。
而在作家马伯庸的笔下,通过写美食,也可以讲一个相当不错的故事。
在新完成的小说《食南之徒》里,他便以“枸酱”为线索,写了“吃货”唐蒙的经历:一位汉朝使者前往南越国,吃到了美食“枸酱”,继而追寻其来源,引出一个又一个故事。
马伯庸品尝过天南地北的美食,常常自嘲“吃货”。他把爱吃的人分为“美食家”和“吃货”,一样食物摆在面前,美食家会把它的用料、典故等等原原本本讲完;“吃货”未必能说出些门道,但肯定极其享受“吃”的过程。
聊起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马伯庸认为,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通过吃,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格,在文艺作品中,美食核心传达的是人的情绪,乃至命运。
“吃货”的好奇心
《食南之徒》里写了唐蒙的故事。而故事的灵感,来自马伯庸读《史记》的“偶得”。
“建元六年,一位叫唐蒙的汉朝使者来到了南越国,无意中吃到枸酱。”马伯庸说,唐蒙觉得它很好吃,一问才知道,原来其原产地是蜀中,所以当地人都叫它蜀枸酱。
唐蒙有点纳闷,蜀中远在西南,是怎么运过来的?要知道,蜀枸酱在南越很流行,这么大的消耗量,必然得有一条稳定的进口通道。
他敏锐地想到:难道两地之间,还存在着一条大汉朝廷不知道的贸易路线?他很快打听清楚运货途径是牂柯江,江面很宽,可以通行大船,并联想到——大船能运食物,就能运兵。
于是,唐蒙回到长安以后,立刻找来蜀中的商人询问。蜀中商人告诉他,这种枸酱出口到夜郎国特别多。而夜郎国的旁边,恰好就是牂柯江。
千万不能小瞧“吃货”的好奇心。马伯庸说,之后唐蒙赶紧上书汉武帝,建议可以设法控制夜郎国的这条水路,顺流而下,可以出奇兵攻击到南越首都。
由于很早就想写一本关于美食的书,于是,读完这段史料后,马伯庸动了写《食南之徒》的念头。
在故事里,他设定唐蒙是一个“吃货”,来到南越后遇到一系列变故,最后凭借一颗追求极致美食的心,成功破局。
写作过程相当顺畅,马伯庸喜欢美食,写起热爱的生活根本停不下来。一个故事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很惊喜,我们的爱好终于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
美食背后的人生态度
一本小说,往往会带上作者的某些影子。唐蒙对食物的好奇心,就和马伯庸很像。
因为家庭的关系,马伯庸转学次数特别多,从小到大得转过十几次学,天南地北都去过了,自然也就见识了各地美食。他曾不止一次评价道,“我也是个‘吃货’”。
“美食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所有人见了面之后,不管你是什么地方的人,至少聊起‘好吃的’,是大家都认同的(话题)。”马伯庸说,有一种说法是能吃到一块去,就能做朋友。
而在某些时候,美食核心传达的是人的情绪,乃至命运。他读《金瓶梅》,记忆最深刻的是里面有一道菜,叫“拿一根柴火煮猪头”,出锅后肉质相当软烂。
“书里对这道菜的描写非常诱人。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达。”
通过吃,往往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性格。马伯庸有个上海朋友,吃大闸蟹能吃一下午,就着半瓶黄酒,可以吃得非常细致,甚至吃剩的大闸蟹外壳什么的,还能拼回去。
朋友吃着螃蟹,他在一边看得很着急,“我吃一只大闸蟹,可能10分钟也就搞定了,当然会残留很多肉。这一看就是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性格差异问题。”
“对食物、对吃这件事,有些人属于什么都无所谓,再累我也得去吃一口,然后整个人就开心了;有些人就觉得,随便吃一口就行,当然我会更喜欢跟第一种人做朋友。”他说。
大事不虚与小事不拘
从《显微镜下的大明》账本上的数据,到《食南之徒》里的一道美食,马伯庸始终延续着一以贯之的写作脉络:透过历史长河中的微小之物,剖析人心世情。
他曾经描述过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在历史缝隙中寻找可能性”,而基本的写作逻辑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意思是这件事可能没发生过,但历史上这个人干得出来这样的事。
“我写历史小说追求的并不是所谓完全真实的历史,而是符合逻辑的历史。”比如写食物,马伯庸发现,历史上对食物记载的并没有那么多,但字里行间一定会有一些食物对人的影响。
像《鸿门宴》中,就是通过“吃”体现樊哙的性格特点:豪爽、大气,什么都不怕。
马伯庸喜欢读史书,这是他寻找灵感的一种途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会在读历史时,漫无边际地开始想象,哪些记载能够写成故事,哪些记载可以扩展成漂亮的故事情节。
“当你带着这个思维之后,你看到里面真的到处都是黄金,到处都有好的东西。”
读书、读历史,也是马伯庸日常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读史读多了,会越来越开通,或者说越来越心态好。因为你会发现你遭遇的一切,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这只是一次重演。”
有时,人们的焦虑往往来自于“不理解”。“很多现实中的事我们看不懂,但读一读史书,你会发现,很多事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每一个古怪的行为,都有一个合乎理性的解释。”
“读史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读到一种对世界的解释。”马伯庸总结道,当我们把这个世界看清楚之后,就能对很多事情释怀,至少在内心求得一个和解。(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暑期病毒多作怪,如何避免儿童“中招”?
- 日本诹访之濑岛火山连喷10次!烟柱高达1500米
- 第二十四届中国工博会开幕 展新型工业化“新质力量”
- 墨西哥今日大选,将产生首位女总统?
- 上半年北京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近三成
- 泰国官员:进博会让泰企有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 俄白两国领导人讨论联盟国家一体化议程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3.9级地震 震源深度16千米
- 凝聚多方合力 陕西开展“气象+”赋能行动
- 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22年用心用情守护百姓用电无忧
- (投资中国)国泰货运站常务总裁:中国电商驱动全球航空货运增长
- 驻韩美军爆丑闻!外媒:韩国警方逮捕17名涉毒美军
- 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 加强期货市场持仓管理
- 浙江持续发力暖企惠企 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1828亿元
- 中国向柬埔寨援助扫雷器材和人道主义物资
- 私设“景点”,隐患多多
- 中法建交60周年 跨国企业投资约10亿欧元增强供应链韧性
- 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宣布辞职
- 银河系暗物质晕是何形状?中国团队首创“时光动画”揭示为扁椭球
- 广东海洋综合执法队伍成功救助5名免休渔船遇险人员
- 热门推荐
-
- 中新健康丨投票通过!中国药企遭美国“围堵”,最新发声!
- 台风“三巴”深入北部湾 广西海事防台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
- 桂林“桂花”市民聚会:做桂花糕品桂花茶
- 华为云发布盘古大模型3.0
- 立秋了 我们真的需要“贴秋膘”吗?
- 中国驻英大使:稳定和互惠互利的中英关系利于两国和世界
- 浙江省首个国际高端消费品保税仓在温州开仓
- 做多年想做而未做之事 科研人何以小城“如愿”?
- 长春光机所在超大口径非球面光学反射镜检测上获新突破
- 逾800名医务志愿者赴四川甘孜开展医疗公益活动
- 美国联邦航空局下令停飞170余架波音737 MAX 9型飞机
- 8月5日央行开展6.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台风“三巴”致广西侨乡侨港镇24小时降水量破极值
- 广西梧州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一亿吨
- 前脚上班后脚上课 错峰学习渐成时尚
- 武广高铁提速 长沙至广州最快2小时内可达
- 西藏上半年GDP增长6.1%
- 走进桂林非遗传承体验站:在彩色里“沉浸式探秘”
- 7月份民航运输规模创月度历史新高(新数据 新看点)
- 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观众规模减半,约为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