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剧《刘三姐》复排忙 以真情重塑经典
中新网南宁11月8日电(俞靖)“在刘三姐向阿牛哥传递绣球的片段里,常以掩面害羞等动作委婉表达爱意,如今通过部分动作的细微修改,表达情感显得更为直接,焕新演绎令经典剧目更符合时下观众审美。”饰演刘三姐一角的赵华湘8日受访时介绍。
记者近日走进位于广西南宁市的广西戏剧院壮剧团排练场,经典彩调剧《刘三姐》已进入紧锣密鼓地复排阶段,演员们在台上闪展腾挪,不断重复打磨排演片段,以真情重塑经典。
负责彩调剧《刘三姐》复排工作的导演龙杰锋介绍,此次剧目从舞美、道具、服饰以及剧情构造上均有提升。在剧情编排上,刘三姐与秀才对歌的知名唱段有所变化,将旧时讽刺“文人墨客”以讴歌劳动者的艺术表达变得平和,让观众有所接受。在舞蹈方面,提升舞蹈难度,采茶舞、歌圩场景、抛绣球等环节增添歌舞剧的艺术表达,令场景更宏大、剧情更饱满动人。服饰上则重新制作,为观众营造眼前一亮的效果。
自1958年彩调剧《刘三姐》在广西诞生,六十多年来已在海内外演出3000多场,“刘三姐”饰演者也传至第六代。在剧中饰演刘三姐的赵华湘是广西崇左宁明人,民族声乐专业毕业后,经层层筛选,成为第六代“刘三姐”代表。
赵华湘介绍,此次复排演绎挑战不小,需在专家指导下,重新熟悉道具、重复排演舞蹈、反复分析角色心理等,做到不断修改提升,才能准确塑造好刘三姐形象。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这便是刘三姐精神的体现”。赵华湘认为经典传统戏曲剧目传承,对青年演员影响颇深,正是戏曲表演中的言传身教,得以让地方传统戏曲代代相传。
在剧中饰演阿牛哥的青年演员吴勇志表示,他同时在经典彩调剧《刘三姐》和具有新潮元素的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中出演。随着时代变化,刘三姐剧目通过演绎,表达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但无论故事如何演变,自信、勇敢、追求美好生活的刘三姐精神仍是核心看点。
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重点传统(经典)剧目复排计划名录,广西戏剧院彩调剧《刘三姐》成功入选。据广西戏剧院介绍,复排提升后的彩调剧《刘三姐》将于11月中旬赴北京演出,向全国各地观众展现广西地方戏曲魅力。(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空调省电有妙招四个技巧要记牢
- 秦刚: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就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 桂林举办灵渠论坛 中外嘉宾共话千年灵渠保护与传承
- 中国湖北与拉美企业“资源匹配” 拓合作新机
- 分析料香港IPO市场下半年逐步复苏 集资额有望跻全球前三
- 新疆巴州逾41万亩库尔勒香梨迎来丰收
- 《2024百度热搜年度报告》:聚焦热点背后的公众关切
- 马来西亚多地遇水灾 已致4人遇难
- 中国—东盟榴莲科技创新联盟在三亚成立
- 【寻味中华】柳州螺蛳粉:吃否吃否,应是汤鲜笋臭
- 高质量发展亲历者说 | 华图山鼎董事长吴正杲:直播电商是挑战,更是机遇
- 练书法、学茶艺 中国文化“圈粉”国际网坛新星
- 山东鲜花种植催生“美丽产业” 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 吉林与马来西亚沙巴州在多领域合作升温
- 港珠澳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金融赋能发展论坛举行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逾50个项目签约落地
- 深圳:打造“眼镜工匠”,让“高品质”成为亮眼标签
- 班主任罚学生惹家长不满引诉讼
- A股大涨 沪指突破3200点
- 河南文旅“龙”重登场 假期前4天接待游客2970.4万人次
- 热门推荐
-
- 广西农文旅走进黑龙江高校 龙桂青年唱响民族团结歌
- 多地加速释放民营经济发展动能
- 韩国拟将校园暴力施暴者不良记录与高考就业挂钩
- 近距离体验天宫探索之旅 “无穹—中国·航天沉浸艺术展”亮相上海
- 盐池湾人物群像:党河湿地“护鸟人”,想带孩子多认识候鸟品种
- 哈马斯拒绝加沙停火提案 美国极力促成背后有何考量?
- 央行:首套、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 平均降幅0.5%左右
- 国际最新研发出一款机器学习模型 有望准确预测天气与气候
- 2024年春晚完成第二次彩排
- 重庆奉节一中巴车遭意外落石砸中致6人遇难
- 今年上半年云南专利开放许可声明数量达387件 居全国前列
- 以中式想象力与美学 入梦“中国奇谭”
- 专家称能源发展长远看取决于高科技突破
- 【寻味中华】长沙臭豆腐:五味之外 逐臭品香
- 文化中国行丨从出圈到出海 这些非遗为何“走红”又如何“长红”?
- “网红”杏遇上“科技”马铃薯 浙大粮经试验地获丰收
- 报告称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共375家
- 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全线首仓结构混凝土顺利浇筑
- 湖北省水利厅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报告:中非合作提质升级势头将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