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之乡”落户大连庄河市
中新网大连11月8日电 (记者 杨毅)中国“文学之乡”授牌仪式暨“走进庄河看山海巨变”文学名家辽宁行采风活动启动仪式7日在大连庄河市举行,庄河成为全国第21个、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文学之乡”。
“文学之乡”是在中国作家协会领导下、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一项文学公益项目,是基金会开展“基层文学扶持公益项目”。从2011年至今,已有20多个地区获得“文学之乡”称号,其中,庄河是第21家挂牌的中国“文学之乡”,也是东北地区的第一家。
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项目负责人赵蓉宣读了《关于授予辽宁省庄河市“文学之乡”称号的决定》,她表示,庄河市历史底蕴深厚、文学风貌具有地域特色,文学组织工作有力,文学活动开展经常,能依托文学平台、创作基地、文学服务驿站的建立,积极开展服务引导和文学惠民工作,符合“文学之乡”称号授牌标准。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徐贵祥向庄河市委书记申守勃授予中国“文学之乡”牌匾。
徐贵祥表示,文学厚爱庄河,庄河尊重文学,庄河的文学发展是有底气的,庄河成为辽宁乃至东北首个中国“文学之乡”实至名归,希望庄河作家能够以此为起点,创作出更多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深受人民喜爱的精品力作,全面展示新时代文学赋能的强大魅力。
大连市委宣传部部长郭铁钧表示,这份国字号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希望庄河文学工作者根植这片沃土,站稳人民立场,彰显文学力量,谱写当代华章。
当日还启动了“走进庄河看山海巨变”文学名家辽宁行采风活动。
另据悉,中国作协和中华文学基金会还为庄河市捐建了10个“育才图书室”并捐赠了5万册图书,并于活动现场颁发了“育才图书室”牌匾。(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苏深化粮食产销合作 推进“苏米入浙”
- 《里斯本丸沉没》纪录片特别放映活动举行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薄弱环节
- 这届95后,开始回村上班了!
- 宁夏14家企业入选中国海关贸易景气统计调查样本企业
- 文明遇鉴|一杯中国茶,氤氲全球文化新风尚
- 民企人士谈中国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提振信心 激发活力
- 保时捷开启电气化新征程 2030年或将实现超八成新车销售为纯电车型
- 千年北魏文化“点亮”古都大同
- “小背包”托起“大民生”:当智慧医疗走入田间地头
-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版《“走出去”税收指引》
- 广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穗举办
- 中国财政部安排农业救灾资金14.16亿元支持各地病虫害防控
- 装修押金要不回 物业称在申请
- 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医生钟晶:“让乡亲们更健康!”
- 六部门:扩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覆盖范围 提升节能标准
- 贝鲁被任命为法国新总理
- 杭州宾利司机伤人事件:记者独家采访回答网友四问
- 科学调度农业机械、加大生产基地扶持力度……各地多举措确保秋收进度
- 高温黄色预警:京津冀鲁皖等地最高温可达37至39℃
- 热门推荐
-
- 浙江启用“浙警在线”集成应用 让民众享触手可及的便利
- 巴基斯坦西北部一警局发生爆炸至少13人死亡
- 甘肃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不健康饮食问题“由治转防”
- 南京发布“全球数字服务商”招募计划
- 山西连续4年举办数字经济峰会 给转型注入动力
- 北交所迎开市两周年 上市企业总市值超2800亿元
- 档案袋不能私拆!关于个人档案你要知道这些
- 云南普洱:心愿树硕果累累
- 为科创企业畅通融资渠道
- 泽连斯基在美发表演讲:希望仍可依靠美国
- 玩“转”这个秋天:河北承德金秋旅游季来了
- 年底电信诈骗花招层出不穷 8个“凡是”教你识破骗局
- 2024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即将启动
- 新疆图木舒克:香梨挂满枝 夏管正当时
- “双节”北京将推出文化活动近万场次
- 2023哈尔滨城市品牌创意峰会启幕 解读数智时代城市创意发展
- 乳腺癌患者家庭关爱暨嘉年华活动举办 多方力量助力患者重归社会
- 胡歌等6人受聘2024年度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
-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启动地质灾害防御III级响应
- 生产力新跃迁·策源之力|全球最大生物医药“机器人丛林”何以诞生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