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新文化“兴”青年|一斧一凿,木头里传来高山流水
走进小院,只见弹琴者端坐在院子的石凳上,双手抚琴,沉醉于琴声之中。弹琴者名叫江禾,是一名90后小伙子,目前在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担任古琴教师。他既会弹琴,也能亲手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琴。
每一张琴都有自己的个性
江禾出身音乐世家,他的母亲王小平是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人,师承于广陵派先师梅曰强。
从小浸润在音乐的氛围中,江禾从5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和古琴。先后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斯坦威钢琴第一名校乔治·梅森大学,获得了音乐教育和钢琴表演双专业学士学位。
古琴和钢琴,来自中西方的两种古老乐器,从外形到演奏形式几乎大相径庭,对于江禾来说,却能在弹奏中体会到相通之美。江禾说:“可能因为先学了钢琴的缘故,我对于音准也会比较敏感,对练习古琴也有很大帮助。”
本科毕业后,江禾更加坚定地走在了钻研古琴的路上,来到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攻读硕士。
启蒙于广陵派,江禾还先后师从于浙派传人、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徐君跃和蜀派叶氏一脉传人、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曾成伟。在和不同流派的古琴大家接触的过程中,江禾渐渐发现,琴音其实和人一样个性鲜明,每一张琴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它不是一个物,它是有灵魂的。”
以弹琴者的视角制作每一张古琴
“不同的气质人弹奏不同的琴,音色也不同,怎么才能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琴呢?”随着这个念头在江禾心中响起,他开始走上斫琴的道路。
开料
走进江禾的工作室,可以看到墙上挂满了不同工序阶段的古琴半成品,右手边则是整面墙的制琴工具,仅刨子就有30多种,凿子70余把,还有各种大小的锉刀、砂纸。
选材、开料、刨平、刨面边、斫腹腔、调音、合底板、披灰胎、擦漆、上弦……斫一张琴,至少要100多道工序。单单是做漆,都有20多道工序,一张古琴从选料开始至制作完毕,短则一年半,长则三四年。“这绝对是慢工出细活,需要在一次次制作中积累经验。”江禾说。
作为一名古琴演奏者,江禾对音色的追求近乎执着。每一张古琴都是他倾注情感的作品,记录着他对音色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有一次,江禾选择用一块200多岁的老杉木制作古琴,和他惯用的“老川桐+冰弦”配置不同,这次他选择了钢弦。在槽腹校音时,江禾不由得感叹此琴难得,就是音色略空,没想到在厚重灰胎的包裹下,机缘巧合造就了一张难得的好琴。最后,江禾给这张琴取名为“否极泰来”,他说:“虽然不至于‘起死回生’来形容,但也算是‘画龙点睛’。”
对于斫琴,江禾与所有斫琴师一样,希望留下传世的名琴,而不是像流水线生产的商品,也更希望斫琴这项技艺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裴诗语/文 张治纲 叶子 牛华新/摄 陈莹/后期 李丹/设计
编辑:邵倩倩校对:李凯波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国专家热议加快中国—东盟海洋经济互联互通进程
- 中国A股现多重积极变化
- 上海全力打造“农业科创谷” 将强化政策供给 各类创新要素“起舞”
- 交通运输部:民用航空企业及机场联合重组改制管理规定废止
- 寒潮来袭 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将降温10℃至15℃
- 治水兴水惠民生 山西做活“水文章”
- 与企业对齐“颗粒度” 海南持续释放改革“大礼包”
- 新疆第二届春季绿色智能家电家装节启幕
- 六旬台胞在渝做餐饮“新人”:生活贵在“经历”
- 上半年快递业务量超600亿件
- 31省份上半年GDP全部出炉: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13省份增速超6%
- 立冬后暖意融融 成都“香肠一条街”蓄力待旺季
- 科曼多尔群岛发生5.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长三角铁路春游运输收官 32天发送旅客逾8000万人次
- 正式收官!20位跨界大咖齐聚腾讯新闻热问,论载未来20年浮沉
- 三星堆主题动画电影口碑不错 文博考古影视化正流行
- (新春走基层)中外游客体验山东渔民年俗“送渔灯”
- “盛世国乐·畅响运河”文化艺术活动暨北方民族乐器产业发展大会在沧州开幕
- 经营旅行社业务需要取得许可证
- 法国外长回应特朗普涉格陵兰岛言论:不要威胁欧盟“主权边界”
- 热门推荐
-
- 老外也爱“砍一刀”?“海外版拼多多”正改变新西兰人购物习惯
- 在交通展感受智慧交通未来:路空一体,更智能、更安全
- 马来西亚政府提交明年财政预算案 支出规模再创新高
- 著名书法艺术家孙伯翔逝世 享年90岁
- 2021年度好诗尽在《时间之外的马车》中国诗歌学会首次推出年选
- 外媒:去美元化加速,阿拉伯国家正寻找替代美元的货币
- 深耕校地合作,江苏镇江如何与人才“双向奔赴”?
- 神经科学解释“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 澳大利亚学者霍默获2024年诗琳通公主奖
- 两岸人士“乡约”美丽经济 凝聚产业优势互补共识
- 青年代表畅谈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
- 支原体肺炎高发 专家:戴口罩、勤通风能有效预防
- 连续五年上榜,能链入围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
- 各种跨界联名“玩IP” 谁会成为月饼界的酱香拿铁?
- 开启“空间站领航员”研修之旅 2024年科学教师特色研修班开班
- 我国文化企业发展持续回升向好
- 紫砂雕塑艺术家张永千:抟泥塑韵 重构紫砂
- 《梨园春》传承戏曲30年 擂主大会上演“终极之战”
- 法国马赛居民楼坍塌至少5人受伤8人失联
- 特鲁多证实加拿大军用直升机坠河事件致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