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发布 构建网络文学发展“编年史”
中新网长沙9月9日电(张雪盈)9月9日,2024互联网岳麓峰会“文化+科技”融合专场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会上发布由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和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南大学研究基地编撰完成的国家级年鉴《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系统梳理了中国2023年度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年鉴主编欧阳友权进行解读。
作为“文化+科技”融合的典型成果,网络文学以巨大体量成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现象。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平台驻站作者达2929.43万人,网文作品累计达3786.46万部,用户规模突达5.5亿,线上市场规模达404.3亿元;网络文学IP改编量为72674部,持续带动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的繁荣发展。
“受中国作协委托,我们团队从2016年起编撰《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年鉴是第8部。”欧阳友权指出,年鉴的持续出版,不仅是对网络文学现象的客观记录,更是对“文化+科技”融合典型成果在新时代所扮演角色的深入解读和反映,彰显了中国网络文学在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据了解,《中国网络文学年鉴》于2021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志鉴系列”,涵盖年度综述、文学网站、活跃作家、热门作品、网络文学阅读、网络文学产业、研讨会议社团活动和重要事件、网络法规与版权管理、理论与批评、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以及年度网络文坛纪事等11个部分,成为行业的权威工具书。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华著公司CEO徐耀明表示,年鉴通过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和系统的分类,全面呈现了年度网络文学的整体态势、重要事件、热门作品及作家动态,构建了网络文学发展的编年史,对于推动网络文学产业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有着“筚路蓝缕”之功。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阅读交流中心负责人吾静认为,年鉴不仅能为从业者、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力参考,还让优秀的网文作家作品以更丰富的形态、更新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构建起作家作品与社会与读者相互激发、相互成就的良好生态。
“我们将继续记录网络文学发展足迹,总结行业经验,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驱动,壮大网络文创产业,向世界展示中国网文风采,彰显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欧阳友权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9月在衡阳举行 共铺排22个重点观摩项目
- (第七届进博会)加拿大参团把脉进博会:瞄准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中国500强企业入围门槛升至469.98亿元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公祭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 德国有望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
-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做研究保持好奇心很重要
- 盐城至洛阳国家高速公路江苏省宿城至泗洪段建成通车
- 乐迷苦“音乐节高票价”久矣 降价到底难在哪?
- “华夏东极”抚远:35万尾大马哈鱼苗放流中俄界江黑龙江
- 海南省18个市县登台“打擂”比拼乡村振兴成效
- 菲律宾一渡轮起火致至少12人死亡
- 美财长耶伦称:与中国脱钩将是“巨大错误”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举办中日电影人交流会
- 2022年浙江特色小镇总产出达1.98万亿元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推进兴边富民 广西千里边疆绘新景
- 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三国外长接连访华,专家解读
- 专家手把手教你打造“居家小药箱”
- 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扩张
- 产业脱“黑”、生态向“绿”,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风光”无限
- 热门推荐
-
- 金融“浇灌”灵芝产业 助力西藏米林农牧民增收致富
- 宁淮城际铁路省界至六合双线特大桥首个承台浇筑完成
- 山西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墓葬
- 诺奖得主彼得·希格斯去世 曾预测“上帝粒子”的存在
- 有以下情况,孩子需要看“学习困难门诊”
- 中央企业2023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32.1%
- 户外运动系上“安全绳”
- 道中华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华诗歌怎样塑造了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性格?
- 福建武夷山至香港航线复航
- 节后旅游热度持续 错峰游成部分民众新宠
- (特写)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守护“嫦娥”回家
- 机器学习算法能闻酒香识产地?国际最新研究称表现优于人类专家
- 探访雅尼国家湿地公园:534种野生植物、234种野生动物分布于此
- 中国企业自主研发无创心衰管理设备上市 助患者早筛早诊
- 乐享盛夏!2024山东夏日“以旧换新”消费季暨“国潮臻品馆”烟台周启动
- 被心梗“盯上”的年轻人应引起重视
- 瞄准消费需求 提升科技含量 防晒衣市场热度攀升
- 自主标准突破:营造“线上即现场”体验
- 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背后:10万能拿下一个档口?
- 儿童手表似智能手机 专家:应防止功能过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