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当传统戏剧“邂逅”时尚街区 闽剧焕发新活力
闽剧是福建独特的戏曲艺术,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传唱数百年的闽剧,迎来发展的春天。
位于福州中轴线上的烟台山以风格多样、造型美观的近代中西建筑,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旅游热门地。今天,传统戏剧与时尚街区就来了一次美妙的邂逅。
游客 周邦:近距离地观看闽剧表演,都给我更震撼的感受,以后我会跟我家里人朋友们,再去闽剧院里观看我们的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戏曲剧种,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1958年设立的闽剧班,有着“闽剧摇篮”之誉,到了20世纪80年代,缺人、缺钱、缺优秀剧本的困境,让闽剧陷入发展低谷。进入90年代,福州市决定对闽剧的传承加大保护力度,闽剧发展迎来转机。
时任福州市文化局局长 马国防:习近平总书记1990年4月来福州任市委书记,大概在5月初的时候,习书记找我谈话,他说,要重视福州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闽剧,千万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上断了传承,福州市开始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闽剧等地方文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1991年,福州市拨款100万元解决闽剧班的困难,为闽剧班建设新教学楼, 1993年,闽剧班恢复招生,闽剧开始创作出《天鹅宴》《丹青魂》等一批佳作,振兴闽剧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林颖就是当年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学员。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 林颖:新教学楼的练功房非常宽敞明亮,墙上有巨大的镜子,有厚厚的地毯,还有吊扇。当时我们这一届十几岁的孩子练功,体力消耗很大,所以觉得我们应该要补充营养,就增加了一顿课间餐。
如今,当年的闽剧班正式更名为现在的“福州市艺术学校”,每年招收近百名学生学习闽剧,持续向闽剧输送人才,为闽剧发展与传承注入新动力。
福州市艺术学校学生 杨明希:勤学苦练,振兴闽剧,这八个字时刻提醒我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学好文化,又要学好专业,学闽剧一定要吃苦才能把基本功打实。
近年来,闽剧有多个剧目节目获国家级奖项,5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暑假前夕,在闽江学院的第二课堂,大学生们跟闽剧展开了一次亲密接触。
闽江学院学生 陈希仪: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感受到了文化自信。我觉得我们年轻一代,要更主动地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
四百多年的时光流转,闽剧承载了榕城的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长卷,记录着这片土地的风情民俗。
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党总支书记 林颖:要挖掘闽剧艺术生命之所在,用更多元的渠道,更丰富的形式,更现代的手段去普及闽剧,把闽剧振兴起来,努力地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聚焦“一老一幼”需求
- 新疆塔城巴克图口岸边境游升温
- “中加学者交换项目”设立半世纪 中国驻加大使称其体现非凡智慧
- 山西省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今日投递
- “舌尖上的中国”还用米其林认证?
- “光之画家”透纳真迹登陆上海浦东美术馆
- 波兰总统决定由莫拉维茨基承担组建新政府的使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广西建筑企业在东盟国家营业额超30亿美元
- 外媒关注:金砖合作机制为建立公正的全球秩序注入希望
- “新手奶爸”也会产后抑郁?真的有可能!
- “与古为新”雕塑展亮相云冈美术馆 38件艺术品古今对话
- 我国首部以“生态优先”为核心原则的地方性法规出台
- 美媒:马斯克与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会面 讨论美伊关系
- 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走进传统中医”研讨班
- 32所法国高校代表赴长春参加教育展 开拓中国生源
- 随遇而安“懒人游”
- “微信文字讨好症”引热议,“好好说话”不应成为一种负担
- 20所高校携手助农 帮扶县携农特产品入校展销
- 23日起南方地区多降水天气 北方地区多弱冷空气活动
- 热门推荐
-
- 根治教育消费纠纷,法院发出“靶向式”司法建议
- 和评理 | 追随美国遏华得不偿失 坚持战略自主符合各国利益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4.6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反对声不断,日本政府仍决定允许核电站运转逾60年
- 首届中国国际工艺创新博览会将在京举办
- 美国学者:“经济衰退”和“产能过剩”的帽子扣不到中国头上
- 特朗普自称因“机密文件门”遭起诉 下周将出庭应诉
- 保安大叔担纲“开学第一讲”土味发言里全是暖心故事
- 首届CATA航空大会将于11月3日在京开幕
- 河南终止黄河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和洪水防御IV级应急响应
- “新稻子组合”再唱《打秧鼓》:冀云南民族音乐更“流行”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有悖常理
- 报告:能源危机加速全球石油需求达峰 中国石油市场迈入新阶段
- 郑州国际陆港启用 首发专列发往乌兹别克斯坦
- 以旅游促经济,泰国推出签证新举措
- 横沙渔港码头“两船同靠” 超200吨鲜活帝王蟹运抵上海港
- 卢沟桥景区2022年中秋节期间不开放夜场
- “2023北京舞台美术设计邀请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 越是谈“新”的时刻越要重申一些“老”观念
- 北京将探索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低空客运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