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邵飘萍故事 原创话剧《京报》将在国家话剧院上演
中新网北京5月4日电 作为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中唯一的群众戏剧,原创话剧《京报》是全国首部以邵飘萍为故事原型,重现《京报》创办历史的剧目。该剧将文物保护和话剧艺术相结合,赓续红色血脉,用活红色资源,将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剧场上演。
今天,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倾力打造的原创话剧《京报》在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举办媒体见面会。原创话剧《京报》是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继《父亲·李大钊》和《新北平市长》后,第三次从人物原型出发,致力打造的“红色题材剧目三部曲”。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丽莉表示,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起于2014年,今年是第十一年。西城区百姓戏剧展演始终坚持“政府搭台、社会参与、院团助力、资源共享”的活动模式,秉承“群众演、免费看、专家帮、明星带”的活动特色,致力于将戏剧艺术融入百姓生活,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原创话剧《京报》作为本届“百姓戏剧展演”的开幕大戏,以邵飘萍先生为故事原型,将文物保护和话剧艺术相结合,赓续红色血脉,用活西城区的红色资源。
在原创话剧《京报》的创作和排练过程中,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提供了相关史料和场地的支持。“椿树街道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在重要时间节点,我们经常组织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涵养椿树的文化底色,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椿树地区繁荣发展。”椿树街道工委书记李松山表示。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馆长郑昕表示,近几年,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依托西城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致力于挖掘西城红色故事,突出西城特色。剧目的排演坚持文化馆“专群结合”的创作特点,由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和群众戏剧爱好者共同出演,用戏剧的表现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群众戏剧。
“在纪念五四运动105周年这一天,演员们在邵飘萍先生铜像旁演绎当年他以笔为枪,以京报为舆论阵地,投身五四浪潮之中的故事。”原创话剧《京报》编剧、导演马力达在现场分享剧目的创新点时提到,本次创作的原创话剧《京报》是全国首次对于邵飘萍先生生平及其创办与发展《京报》的历史进行全景式、戏剧化的舞台呈现,将着重以戏剧手段挖掘并外化邵飘萍先生作为一名无产阶级新闻战士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原创历史戏的难度是在没有模板的前提下去寻找一种真实感,“我们会要求演员在排练当中不仅要解读剧本,还要解读生活。”原创话剧《京报》项目负责人、总导演杨地表示,“我们与剧中的时代有一定的距离,这是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的难点之一,需要在排练之外去弥补。”
为此,剧组与邵飘萍先生嫡孙、原创话剧《京报》顾问邵澄面对面座谈交流,并多次赴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参观、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等,让演员们通过大量的背景资料积累去体验剧中时代,挖掘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精神面貌。希望通过此次排练和演出,演员们能在舞台上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演绎出动人的舞台作品。
“这是我第一次和群众戏剧团队分享祖父的故事,在和演员们交流的过程中,又一次翻出祖父的点滴故事。”邵飘萍先生嫡孙、原创话剧《京报》顾问邵澄说,在剧组里看到很多年轻人鲜活的面孔,对原创话剧《京报》的成功演出充满信心。
“通过舞台上的表演,我们可以传达出各种情感和思想,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原创《京报》京报主演杨乃庆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戏剧曲艺部业务干部,此前已经参演过不少原创剧目。对于这次演出,他认为依旧充满新的挑战,可以在角色上有新的突破。
从表演教师到话剧演员,北京市西城区戏剧家协会理事张惟坤说,从幕后到台前,与学员们一起完成剧目的排演,既是对教学理论的实践,也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希望可以和学员们共同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圆满完成原创话剧《京报》的演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悉,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已经第五次登陆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受邀参演本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作为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中唯一的群众戏剧,原创话剧《京报》也是全国首部以邵飘萍为故事原型,重现《京报》创办历史的剧目。该剧将于6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剧场上演。(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进博故事)“老朋友”的“新期待”
- 新业态催热中国乡村游
- 九寨沟景区淡季旅游接待再创新高 游客突破3万人次
- 中国高性能铝合金导线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 新疆阿克苏“多浪·龟兹”文化旅游节开幕
- 通讯:“东亚之窗”满洲里 由“冻感”到“动感”的十二时辰
- 进博会的“赶考人”:宝洁高管谈如何帮助中国人养成一口好牙丨世界观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第四届白茶大会召开 推动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 多地出台举措优化民间投资环境 专家建议加强民企融资端支持
- 加速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 施普林格·自然新设首席数字官
- 从风华正茂到皓首苍颜 他们为中国美术馆事业耕耘、奉献
- 德国数千名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举行警告性罢工
- 德勤:港交所今年有望位列全球IPO市场“四强”
- 《瞬息全宇宙》赢了,奥斯卡风向变了?
- 长春冬季“热雪”沸腾 民众乐享“文旅大餐”
- 上合示范区发运今年首班中欧班列(齐鲁号)冷链快通专列
- 围绕黑海粮食倡议,俄美乌再次在联合国“交锋”
- 港股重上18000点
- 美媒再曝遭泄露机密文件,乌方商讨袭击俄境内目标?
- 热门推荐
-
- 松果公益联合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推进甘肃积石山学生数字素养全面发展
- 美国得州一飞机公路上坠毁 造成4人受伤
- 斯里兰卡专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彰显和谐发展理念
- 江西多地有序推进“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工作
- 日本暴雨引发山体滑坡致1人死亡 数百万人收到疏散警告
- 青海高原水库巡库人:二十五载,见证从吃水难到信息化保供
- 金银花:外界鲜知,“金银”藏在花开前
-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对乌克兰、以色列援助法案
- 台风“泰利”在广东掀起狂风暴雨 广州启动双应急响应
- 新西兰海滩发现稀有铲齿中喙鲸标本 将带来有关物种新发现
- 甘肃“低空经济”产业加速推进
- 2024首场寒潮将至 中国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 高三学生白政翰和他的营业执照
- 德国政府调高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
- 我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率均已达90%以上
- 国内红茶企业福建PK品质与包装
- 护航数字时代产业发展,如何构筑安全屏障?
- 新疆阿拉尔:无人机助力棉花田间管理 节本增效种地更轻松
-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面向全球征集华语剧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