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微短剧爆火亟须完善监管
本报记者 陈雪柠 袁璐
近日,“横店一栋楼半年创作超千个微短剧”“爆款短剧编剧月入超10万”等词条频频冲上热搜,让微短剧再次受到关注,甚至成为“暴富神话”。记者调查发现,在流量与收益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微短剧内容粗糙、运营乱象等问题不容忽视。
部分短剧内容低俗当卖点
相比于传统剧集,微短剧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有的甚至只有一两分钟。在这些极度浓缩的短剧里,剧情狗血、台词犀利、“爽点”密集,每一帧都紧抓观众的眼球,刺激着大家不断“上头”,并不知不觉掏出了钱包。
以爆款微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为例,据公开数据,这部每集约两分钟、共82集的微短剧,在抖音上的话题播放量已经超过4亿次,上线首日充值超过2000万元。
然而,在流量与收益狂飙的同时,微短剧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很多剧宣传的时候用‘擦边’内容吸引人,真是辣眼睛,最怕孩子刷手机的时候看见。”不少家长很是担忧。记者在多家平台上搜索看到,在内容上,部分微短剧的确存在低俗、庸俗、擦边的现象,情节经常围绕着豪门复仇、霸总娇妻、黑道斗殴等展开。尤其是在自媒体推广中,这些镜头往往作为“卖点”被截取为“高光”片段,令不少人感到不适。
行业“暴富神话”水分不小
“一周拍完、一个月上线、一部实现财富自由。”微短剧的“暴富神话”屡次登上热搜,吸引各路资本和人马涌入。
微短剧真的这么赚钱吗?
“收入和利润是两回事。”记者与多位行业人士交流发现,微短剧行业对外收入数字亮眼,但商业模式并不健康,主要依靠购买流量增加曝光度,即行业内所说的“投流”,以此吸引观众付费订阅。
据从业人员透露,项目付给平台的投流成本往往占到收入80%甚至更高,平均拍摄成本也从去年的10万元至30万元,涨到了今年的30万元至60万元甚至更多。“一部微短剧‘爆了’的标志是充值过千万元,但往往也意味着投流近千万。”该从业人员表示,除去剧本、平台抽佣等成本后,真正赚钱的短剧比例很小。
“随着入局者变多,竞价广告让投流价格跟着飙升,有的短剧甚至是边拍边投广告,吸引用户充值后再滚动投流。”有制作方表示,一部40万元成本的短剧,按业内约定5%的分成比例,充值需达到800万元,才算保本。
“几百万元赔在广告费上,其实观众留存率极低,但不投流就没人充值。”去年7月,桂桂(化名)从某大型在线视频平台辞职,投身微短剧创业,却发现对早期短剧创业者来说,几乎“九死一生”。“几十万元流量费投进去,连个水花都不会有。”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微短剧“点石成金”的“暴富神话”,实则水分不小。
充值乱象丛生退款难
与长视频不同,大量微短剧采用的是付费订阅的模式,类似于网上连载的小说、漫画。这类剧集需付费观看,而且价格不菲。
记者在一家平台的“微剧吧”小程序中看到,多数剧集只能免费试看前几集,后续需充值虚拟货币“看点”才能解锁,每集需150个看点,消费者可充值9.9元至199元不等来获取看点。以一部93集的剧为例,付费集数为78集,折算后需充值99.9元才能全部看完。
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微短剧平台仅依托于小程序运营,一旦跑路,消费者想要追回充值金额十分困难。
“当时充值的时候说是年卡,没用几个月彻底找不着了。”市民小温的转账记录显示,他在一款小程序中曾充值了365元,后来小程序无法使用,至今未能退款。
在业内看来,与传统的影视剧行业相比,微短剧缺少收费规范及行业标准,也缺少透明的定价机制和市场监督,使得这一行业正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新业态的监管仍待继续完善。
专家观点
加强思想立意
促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微短剧成为多位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认为,微短剧部分内容制作粗糙,需要加强思想立意,真正让观众喜闻乐见。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特别顾问王众一也表示,在微短剧发展初期就应抓住机遇做好规范引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并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形成良好引导。(北京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房贷利率持续下降,却有一地逆势上调
- 湖南衡阳南岳山体滑坡事故现场救援结束 15人遇难6人受伤
- 助力西部大开发 百事公司首家西北地区食品基地落地陕西西安
- 春风借力,上海出品抵达更多“诗和远方”
- 滑雪带火“旅游+”
- 北京打造“三监”联动大模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 云顶翻车事故受伤游客情况稳定 马来西亚官方将启动调查
- (聚焦博鳌)追“新”逐“绿” 业内人士共话能源低碳转型
- 北京亮马河开启2024醒春首航 亮马河文化经济带将再升级
- 多地多部门采取措施防范溺水事故 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举措
- “荔枝气象服务中心”在广东茂名启动运行
- 中新人物|游本昌:《繁花》过后,济公不再仅仅是济公
- 塔克拉玛干沙漠守井人,“死亡之海”中的守绿者
-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将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G20峰会
- 开这种盲盒,“被坑”能咋办呢?
- 广东公开集中销毁罚没走私卷烟1.49亿支
- (新春走基层)37年“老列检”的最后一班“除夕岗”
- 上半年北京经济继续恢复向好
- 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东海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
- 上合示范区携手山东港口深化上合组织国家能源合作
- 热门推荐
-
- 年轻人成带头人,非遗工坊从乡村走向世界|文化中国行
- 加拿大鹅全球裁员背后:中国市场挑梁
- 独联体国家安全和情报机关领导人理事会会议在阿斯塔纳举行
- 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
- 今年前5个月上海海关完成邮轮物资监管572票货值2.65亿元
- 一季度中国轻纺城成交超900亿元 国风面料热销
- 金庸故乡浙江海宁举办百年诞辰主题晚会 再现侠骨柔情
- 12月或将有4次冷空气过程!专家提醒
- “鱼和熊掌”兼得!中国科学家全球率先研发弹性铁电材料填补空白
- 2024年马来西亚政府官员汉语研修班举办结业仪式
- 古建筑异地复建 尘封百年上海天后宫或成传统与现代交融文旅新地标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25万人次
- 云南文旅举办“村节”活动 邀八方游客春节玩转“聂耳故乡”玉溪
- 美媒:美国和以色列官员预计伊朗最早5日袭击以色列
- 《黄埔军校史(1924-1927)》出版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 中新健康丨陈晓红:攻克疑难疾病的路上,医患是战友
- “甩锅”中国根除不了美国芬太尼危机
- 新春走基层|打开就业新空间 新岗位上憧憬多
- 7月30日8时至31日8时 河北各河系共发生67站次涨水过程
-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肯阿依特斯大赛在新疆木垒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