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绪共振中触摸法条的温度——评电影《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乃是用情节剧来重新诠释法律条文,如果把握失当,可能会落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比电视专题片生动,但比故事片苍白生硬。
从最终效果来看,影片在走钢丝的状态中,有遗憾之处,但总体取得了相对的平衡。它通过三个有情绪感染力和生活真实性的故事,将“正当防卫”这一复杂的法律概念变得真切可感、贴地飞行,从而有力地凸显了法条背后的人性和情感,又在细微处折射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朴素真挚的渴望。
三个案件的“互文”勾勒出人物弧光
虽然肩负了“普法”的重任,但影片在情节层面依然足够用心,选择了三个案件来完成对主题有情感力度的论证过程:张贵生见义勇为却被判故意伤害罪,获刑三年,心中不服,坚持上访,最后在车祸中丧生;王永强在被恶霸刘文经欺凌、伤害、威胁之后,手持剪刀愤起反抗,刘文经重伤不治之后,刘家人坚持要杀人偿命;检察官韩明的儿子韩雨辰看到张科校园霸凌之后挺身而出,却被张科的父亲报警立案,眼看就要耽误前途。
三个案件涉及不同的家庭,从而具有了一种广阔的社会辐射面,使主题产生一定的现实普遍性,能引起更多观众的切肤感受和深层思考。影片还在三个案件之间建立了一种巧妙的内在联系,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完成了主题表达:张贵生案属于“过去完成式”,王永强案是“现在进行时”的中段,韩雨辰案是“现在进行时”的早期阶段。从互文的角度来说,三个案件可以视为一个案件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在每个案件中,借由其它案件作为镜像,看到它的起因、发展以及后果。
这三个案件都由韩明经手,或者与他利益攸关。这样,三个案件又可以对韩明产生累积性或者交叉性的情绪作用,他会在手头的案件中,借助过往案件预料各种后果,也会在回顾自己办结的案件时,因现实的此情此景,设想当年案件起诉时是否有更多的可能性。
影片的情节主线是王永强案的审理,这个案件极为复杂,也极为特殊,涉及了农村治理、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残障人士保护等议题。在案件的起诉阶段,影片细致地呈现了检察院内部因不同的办案思路、对法条的迥异理解,而产生的分歧与矛盾。主检察官韩明本来可以按照习惯和传统,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起诉王永强,但是,因为有张贵生案的后果摆在他面前,有他自己遭遇的韩雨辰案的焦头烂额,他开始重新理解“正当防卫”的要义,并反思此前判例的机械教条和简单粗暴。
从人物塑造的真实性出发,如果影片让韩明化身为“正义使者”,用一种天然的悲天悯人情怀,为王永强挺身而出,积极抗衡外界的压力,成为一名不屈不挠的斗士,固然热血,却容易因高调而显得虚假。当韩明因张贵生案产生了负罪心理,又有自己儿子深陷类似案件中的切肤之痛,他才能对王永强一家人的处境感同身受,从而推动他完成对于法律条文的重新解读,甚至愿意以一己之力,去推翻既有判例,为王永强真正实现法律层面的公平正义,并彰显枯燥的法律条文背后的温度与人情。这样的人物,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而是通过一次次“道德进阶”来丰满人物的塑造,从而最大程度地引起观众的情绪共鸣。
影片在韩明身上勾勒了令人感动的“弧光”,他从一个循规蹈矩遵从法律条文规定的检察官,开始对法律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法律的性质与目的,有了更具人情味的洞察力。人物形象显得亲切感人,心理转变的轨迹也清晰可见,相关“激励事件”扎实动人,观众也在对人物的认同心理中顺应了影片的价值导向引领。
情感叙事饱满但喜剧表达欠缺
影片善于在特定的伦理情境中营造饱满的情绪氛围,并通过相当篇幅的情感渲染,对观众完成了更为深沉的内心触动和思想震撼。
演员表情中的拘谨、紧张,放大了张贵生刑满释放之后的落魄与不甘,令人心生怜悯。尤其张贵生死于车祸之后,他未成年的女儿因痛苦和自责,极力克制着自己的眼泪,同样令人动容。这些情境,无疑对韩明形成了极大的道德压力,对于观众而言则是一次强烈的情感刺激。尤其在王永强案件中,影片在角色设置上,一边安排了刘文经这个邪恶残忍的村霸形象,而在另一边将王永强的妻子郝秀萍和女儿娟娟设定为聋哑人;情节上,郝秀萍长期遭受刘文经欺凌甚至被逼从高楼跳下、娟娟又遭绑架等等,这都是一颗颗催泪炸弹,令观众在愤懑、同情中情难自已。
通过饱满的情感叙事,这些遭受伤害却未能得到法律有效保护的当事人,让韩明再不可能无动于衷,他意识到,正确的事都有代价,但有代价也必须去做。在见证了张贵生的遭遇之后,韩明意识到,检察官“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人的人生”。在处理王永强案和自己儿子的案子时,韩明进一步意识到,法律从来不是冰冷的条文,它是天理、国法,但也有人情。如果法律不能满足老百姓对于公平正义的期待,那这样的法律既无能,又冷漠。
影片立意高远,理应在一种严肃的氛围中,让观众看到受害者的无助,看到正义伸张的艰难,进而阐明重新定义“正当防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置于春节档“合家欢”的背景下,影片又需要安插相当比例“喜剧”桥段,而这部分内容,主要被安排在了韩明的家庭内部。如何让严肃深刻议题不被喜剧元素干扰、稀释,如何让浓烈饱满的悲情叙事不被喜剧元素截断、转向,都考验着主创的艺术功力。
在完成喜剧性这项考题时,主创提供的一些密集对话显得意义稀薄。例如,关于韩明与吕玲玲是大学时恋人的事实,妻子李茂娟醋意大发,多次发飙。关于如何处理韩雨辰的道歉事宜,夫妻两人也爆发了多次的争吵。这些小品化的争吵场景对于情节发展并无助力,对于主题表达更是毫无必要。
“普法”或者说是“司法题材”这样厚重题材的电影能否与“喜剧性”“通俗性”兼容?其实张艺谋早前的《秋菊打官司》一定程度上就给出了答案。喜剧性不一定是要靠抖包袱的台词实现,它也可以从捕捉并凝练现实生活中的荒诞景观,人物的矛盾性与复杂性等等方式实现,从而也就叩问出更深刻的命题。从这一点上来说,《第二十条》在内容和形式之间似乎产生了割裂和龃龉,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文汇报)
(作者龚金平为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国内市场压力与希望并存
- 北大团队研究揭秘癌症发病后为何患者体重减轻
- 宁夏银川:共享社区“共享爱” 结亲互助传温情
- 中国反垄断新规出台:知识产权行使范围也有“禁区”
- 印尼政府出台电动摩托车补贴政策
- 广州发布第二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 中国民航局:密切关注国际民航事故调查进度 坚决确保航空安全
- 中亚多国领导人:中亚国家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动能
- 国铁集团:今年以来,全国新开通铁路专用线59条
- 财经观察:农货“进城”与消费“下乡”双向奔赴
- 土耳其地震已造成该国43556人死亡
- 供销总社:全力做好2024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
- 美媒:英国希望美政府同意解除乌使用武器限制 拜登尚未决定
- 7000余人同登武汉木兰山 领略黄陂山水秋韵
- 非蛋白质新标签可追踪细胞过程
- (新春走基层)陕西“非遗之城”拉开新春序幕
- 中老合作生动缩影:纸币上的水泥厂将“变身”国家级旅游区
- 美国5月贸易逆差降至690亿美元
- 河南新密古城寨遗址发现夏代宫殿建筑群
- 兴业银行落地股份行首笔“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融资业务
- 热门推荐
-
- 触网上“云”赋新能 宁夏枸杞别样红
- 探索更多“工”字特色化解劳动争议新模式
- 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市场漫步)
- 文旅局长变网红 如何在“流量”中寻求“留量”
-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呼和浩特奏响民族团结“同心曲”最强音
- 卫星图像显示六成加沙农田因以军袭击遭破坏或被摧毁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封顶
- “YICGG2024”落幕 青年给出人工智能框架下全球治理方案
- 深交所修订发布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 进一步扩大深港通ETF标的范围
-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特种邮资明信片在西安首发
- 第三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举行颁奖 光影联结两岸映像
- “周五下班去中国”,韩国人为何热衷游上海?
- 迷笛音乐节部分盗窃者被拘,一网友发不实信息被釆取强制措施
- 辽宁公安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再发力 明确“五个新突破”工作目标
- 山西深化矿业权市场改革 预计新增煤炭产能2400万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设
- 教育影像展上海讲述近代女性如何从闺阁走向职场
- 受台风叠加寒潮大风影响 福建沿海45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 福建漳州召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动员部署会 推进开好局起好步
- 广西北流市获“世界长寿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