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向海泉州|“活态古城”的文化味与烟火气
沉浸式体验“簪花围”穿梭市井之间,“打卡”特色博物馆深入了解海丝文化,看木偶戏听南音感受千年非遗之美……近年来,泉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逐渐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探访的热门城市。这座历史悠久的世遗古城,正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早在2021年7月25日,随着清脆的木槌敲击声响,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次申遗成功,让这座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古城迅速崭露头角。随着“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城市标签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一探究竟。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泉州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历经千年传承发展,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气韵。
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6项世界级非遗项目、3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被更多人看到,泉州坚持活态传承,在政府搭台、全民参与之下,让古韵与新潮相融,让文化味和烟火气共存。
——美在泉州。“海风千万里,不如花开四季簪”,近两年来,泉州的大街小巷涌现了许多身披大裾衫、下着宽腿裤、头戴簪花围的女游客。追寻“蟳埔女习俗”的热潮,为这个依偎泉州湾的小渔村带来了勃勃生机,簪发戴花的蟳埔女也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唱在泉州。作为世界级非遗的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称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婉转典雅的千年古音,牵动的是无数人的浓浓乡情。特别是在南音表演唱《百鸟归巢》亮相央视春晚后,袅袅余音更是时常在街头巷尾缭绕。
——食在泉州。地道的面线糊、热腾腾的炸醋肉、鲜美的特色海鲜、消暑解渴的四果汤……漫步在泉州城内,各类传统小吃绝对能满足游客的味蕾。从传统早餐到夜市小吃,每一口都是对泉州饮食文化的深度体验。
如今的泉州,体验民俗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与古城的历史遗迹相互辉映,人们在这里与过去对话,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历史长河。深爱这片土地的泉州人,也在以他们的方式小心呵护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守护着千年的文化传承。
过去一年,泉州全市累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接待游客8652.9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3.9%,全市接待游客增速和旅游收入增速两项均居福建省第一。
随着龙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前不久,世遗泉州“烟火闹新春”文旅消费季正式启动。“寻龙记”、海丝蟳埔文化节、2024泉州非遗年货节等一系列文旅主题活动即将陆续登场。
泉州的文化繁荣与民众的美好生活互促共融,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人气。属于泉州的精彩故事,还将不断上演。(人民网记者 刘微)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两岸半屏山隔海相望 台湾青年相聚浙江温州洞头
- 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推出购票需求预填等新功能
- 铁路公安机关整治站车秩序 为中秋国庆假期营造安全环境
- 海南着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 观众审美、情绪需求都在变化 复活的老综艺还能成爆款吗
- 国际识局:乌克兰危机两周年,美西方图谋“破产”?
- 北京文化论坛首次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
- 高温干旱持续 伊拉克渔业遭重创
- 不断拓展居民增收渠道
- 47部古典舞角逐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 国际FLNG项目上部模块在舟山开建 中企提供总包服务
- 英国凯特王妃将公开露面 称癌症治疗进展良好
- 青年女指挥家:愿将新疆民族音乐带到维也纳金色大厅
- 南非警察部长:反对一切将案件政治化倾向
- 中泰机构网上设立“泰国国家馆”助推泰国农产品进入中国
- 肉制品加工使用“驴肉增香膏”如何定性?市场监管总局明确
- 编剧陈彤:平凡才是唯一答案
- 中国德国商会发布在华德企“后疫情时代快速调查”结果
- 从“强资源”到“强品牌” 江西着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 羽绒服里的“科技范”
- 热门推荐
-
- 湖北:梅雨结束进入盛夏 7月—8月高温少雨
- 青海西宁南北山零次产业试点稳步推进 市民获绿色福利
- “绿色经济”成全球化新主题 中外嘉宾在沪呼吁国际合作
- 舞剧《白蛇》世界首演 海内外华人舞蹈家联袂演绎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
- 东北豹“四口之家”罕见亮相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 (经济观察)新能源航空器,将带来哪些变革?
- 从“酒博会”看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加速由“大”向“强”迈进
- 苏州吴文化博物馆为古树名木立传“树”碑
- 五一小长假火车票今起开售!铁路部门负责人回应“部分车次开售即秒光”
- 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 墨西哥一9平米小吃店获评米其林一星
- 第七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将在京举办 首设洽谈推介会
- (新春走基层)“三星堆新年大典”重启 民众“穿越时空”感受古蜀文化
- 海南自贸港“样板间”持续开展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
- 德国前总理首席经济顾问:放飞“合作之鹤” 培育新型中西对话方式
- 白酒价格“跳水”背后
- 第30届吉林雾凇冰雪节开幕 热“雪”迎客彰显国际范
- 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一组数据看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态势
- 中国推动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深入讨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