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王家卫拍出了我最美的样子
【《繁花》中演出上海女人的娇嗔】
2024年一开场,电视剧《繁花》的横空出世,为新一年的影视市场打响了第一枪。该剧用奇妙的光影塑造了一个绮丽而摇曳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叱咤商界风云的宝总,有浦西明珠之称的汪小姐,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李李,还有八面玲珑的玲子……各色人物依次登场,成就了剧里剧外的繁花似锦。
她是爷叔口中的“讨债鬼”,又是夜东京中能屈能伸的女老板,更是把运势“借给”了阿宝(胡歌饰)的贵人……剧中,马伊琍饰演玲子,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可爱女人。虽在观众眼中,她常与阿宝拌嘴,充满市井气,守财又精明能干,可正因这些特质,人们得以读懂玲子的人物内核,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明白她对阿宝的深情。
“在玲子身上,我能看到上海女性身上很闪光的东西,能屈能伸,也很注重情义。”马伊琍说。
女老板玲子能屈能伸重情义
“这个人物确实了不得。”打开《繁花》的首集,就能看到穿梭在一家充满烟火气的餐厅中,熟稔又热络地招呼着各色客人的夜东京女老板玲子。她精明能干,会在宝总遇到困难时及时出手,妥帖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也八面玲珑,面对客人落落大方,用一句句玩笑哄得他人喜笑颜开。“我演的时候也觉得她很厉害,能屈能伸,还很重情义。她和宝总之间有一种在别人看来难以理解的关系,就是因为她具备了这些品质。”玲子的扮演者马伊琍说。
拿下一副2000元的耳环,转头跟阿宝说要2万元;将阿宝寄存在店里的高仿服装卖出,还在他面前装糊涂……剧中,玲子和宝总经常斗嘴,还总“坑”宝总的钱,颇带喜剧性色彩的吵架戏份让王家卫导演也看得津津有味。“导演在片场很喜欢看玲子和宝总吵架,还会在旁边添油加醋,让我们再加入一些好笑的东西,就像个小孩一样。”马伊琍说。
实际上,与宝总之间的斗嘴,也是玲子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上海女人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不喜欢说好听的话。有些人对上海女性有误解,以为我们爱发嗲、爱作,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有时候不会去好好说话,反而是用嗔骂的形式去表达,骂得越狠,实际上越关心。它里面蕴含着一种女性的自尊跟骄傲。”
宝总与玲子的情感难以言明
相识于异乡,玲子将自己的“运道”借给宝总,希望他顺利谈好生意;回到上海,宝总圆了玲子的梦,替她开了一家夜东京。剧中,宝总与玲子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熟,两人之间的情感复杂又难以言明。可因为一对珍珠耳环,玲子和宝总几近决裂。
“我觉得没有人能在感情上做到人间清醒,我很明确,玲子是深爱阿宝的。”对于他俩这种别人难以理解的关系,马伊琍有着自己的解读,在她眼中,玲子与宝总之间有着上海人在意和讲究的“体面”。“这种体面体现在距离感和安全感上。玲子和阿宝之间的关系是有张有弛、有来有往的,玲子会配合阿宝的体面,阿宝也会成全玲子的体面,是一种具备地域特色的秩序感。”
而珍珠耳环事件的发生,让玲子与宝总这种“体面”难以维持下去。可在马伊琍看来,这场决裂实际上是玲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她开始明白过来,只有不依附男性,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这之后,她(玲子)会以最决绝的姿态回到上海,真正以老板娘的身份,而不是以宝总背后的女人而活。”
剧中,有一场玲子让阿宝退出夜东京股份、把运道还给她的戏份,这场戏中玲子一反常态,没有了对宝总的打趣与玩笑。马伊琍回忆道,那场戏拍的时间很长,是唯一的她没有对宝总大声嚷嚷的戏。“其实,你在那边百般不知取舍的时候,答案就出来了。就是你想喊住阿宝的时候,阿宝已经回头走了,那不如就这样错过。”
王家卫会发掘演员的独特之处
《繁花》的大火,离不开剧中演员对人物的塑造,更离不开导演王家卫以电影般的质感再现风起云涌沪上岁月的用心。马伊琍说,王家卫是个很细腻、暖心的人。工作强度大时,马伊琍喜欢吃小甜品来充饥,王家卫会特地让工作人员在片场备好小甜品;不拍戏时,她习惯性有点驼背,王家卫也会及时提醒“不要驼背,要挺胸”。
王家卫的暖心,也让马伊琍更加努力地去塑造角色:为拍好一个眼神的镜头,她从晚上11点拍到次日凌晨2点多,反反复复穿着高跟鞋爬上凳子换灯泡,前后拍了三十四条,也毫无怨言。
虽然拍摄时很辛苦,但当成片出来时,马伊琍还是难掩兴奋,并表示王家卫拍出了自己最美的样子,“他是个很爱演员的导演,他会通过工作过程,不断地去了解演员,发掘演员身上美好的点,以及别的导演不曾看到过的点,然后他会请编剧老师改剧本,给演员更多的展示空间。”
电视剧版《繁花》的编剧秦雯此前和马伊琍在《我的前半生》有过合作,再次相遇,两人之间也更加默契。“秦雯老师很了解女性的语言、语感,吵架、嗔骂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语境”。也因此,即便是每天到现场化妆时才能拿到剧本,马伊琍也依然会快速地顺顺台词,看能不能加入一些新的更有趣的东西,就连全程负责“被骂”的胡歌也会加入其中,一起创作。
马伊琍笑言,王家卫在片场经常说“演得不好给你剪掉”,所以大家都是拼尽全力,演好自己的每一场戏。“大家看戏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我们脸上岁月的变迁,不是说脸上有没有皱纹,而是眼神的变化——三年前的眼神很懵懂,三年后杀青的时候,眼神里有疲惫。我觉得这符合生命的一个过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 金正恩视察朝鲜多家重要工厂企业
- 韩媒:尼加拉瓜政府将关闭驻韩国大使馆
- 山西将深化与RCEP国家区域合作
- 北京调整房地产政策 首套房首付款比例降至30%
- 国家统计局: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人
- 敦煌石窟艺术特展高雄开幕 展现千年丝路光华
- 存在“小学化”错误教学行为 北京通州一幼儿园被责令立即整改
- 甘肃崆峒多重“补水”康养“塑形”:出门见绿 游园遍布
- 第二代留学俄罗斯代表画家潘义奎油画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 中国国际广告节深耕合作共赢平台 促进广告行业与经济双向赋能
-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作家获滇池文学奖
- 十四部门:推进“双千兆”网络统筹集约建设
- 服务5分钟花费上百元,别让正骨风越刮越歪
- 慢综效果看嘉宾,但能“做好”的艺人屈指可数
- 浙江县域观察:建设“青春之城” 探寻现代化新路
- 甘肃临泽:一粒种子的“逆袭”之路
- 创新“涟漪”汇成开放“潮头”
- 对华“去风险”站不住脚
- 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科技平台正式启动
- 热门推荐
-
- 境外消费者“6·18”扫货忙 广西友谊关口岸迎跨境电商出口高峰
- 国际识局:保守党选情堪忧,将遭遇近200年来最惨失败?
- “长城之约”·2024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摄影大展征集活动启动
- 韩国客机碰撞起火事故已致62人死亡
- 50国中华文化爱好者诵读儒家经典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 一起来“艺”游 民众走进排练厅近距离感受杂技艺术魅力
- 新条例 为肉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电工急中生智 新能源汽车化身“生命充电桩”
- 娅埃尔·布朗-皮韦再度当选法国国民议会议长
- “中国好医生”巴特尔:33年扎根草原的坚守与奉献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 3月以来中国官方查获“特供酒”超66万瓶
- “环西部火车游”陇南直通车开行 达人探访推荐“乞巧故乡”行
- 从挑战中寻机遇 国际企业“掌门人”释放与沪合作热情
- 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津举行 石油化工服务业联盟成立
- 世界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
- 李本俊: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加强新生代“宁波帮”交流
- 西藏雪山下的绿草地电影院
- 让“一人采煤时代”走进现实
- 创新支付变卖药生意 监管严查特药健康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