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多领域专家“行赏撷英” 让非遗在创新中“永不落幕”
中新网银川11月22日电(记者 李佩珊)最近几天,受宁夏文化和旅游厅邀请,来自历史、美术、文创设计等多领域专家赴银川、石嘴山、吴忠,走进博物馆、传统村落、文化遗址、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多地,通过考察、咨询等形式开展非遗创意采风活动,与文物及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探讨非遗技艺发展的守正与创新。
由宁夏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2023年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活动近日正式拉开帷幕。在这场持续近三个月的活动中,多个领域专家将全程参与,通过非遗创意采风、专题讲座等活动,为非遗传承人开拓思路,帮助其创作更多精品作品。
此次活动的第一阶段便是“看宁夏·行赏撷英”非遗创意采风活动。活动中,记者跟随专家的步伐一同走进宁夏博物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物馆、宁夏长城博物馆等文史馆内,也来到宁夏境内明长城,走进石佛寺村等多个传统村落。专家们聆听讲解,尽可能收集各类素材,提炼特色文化元素。
与此同时,专家一行也走进宁夏多个非遗传承保护基地,面对面了解非遗作品。剪纸上栩栩如生的贺兰山岩画、二毛皮上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手工刺绣上徐徐展开的酿酒葡萄长廊……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尽现眼前。不难发现,许多古老的非遗技艺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已被赋予更多生命与意义,焕发出了全新光芒。
北方的冬日温度已逼近零度,光秃秃的树枝、枯黄的草地,是此刻冬日萧瑟的景象。可在青铜峡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却不乏春日的明媚。走进托养中心,只见在自治区编结技艺非遗传承人李秋梅的指导下,数十名残障人士正用自己虽有残缺可灵巧无比的双手编织着背包、水果篮、仿真花等各式各样的编织品。展示间内,一朵朵绽放的鲜花仿佛诉说着他们自力更生的奋斗故事。
李秋梅曾经是一名下岗女工,多年来,辗转多个行业仍一无所获。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青铜峡市妇联举办了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班,喜爱十字绣的她便积极报名参加,请教名师、走访学习,接受专业的培训辅导,走上了手工制作的道路。多年发展之下,李秋梅成立了青峡绣女工艺品编织公司,注册了自己的商标“青峡绣女”,并成为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在她的帮助和带动下,吴忠市各县区的手工编织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许多女能手通过技能培训成立了巧手编织店、手工编织合作社,一大批妇女拥有了就业致富的机会。
和李秋梅有同样经历的还有自治区级二毛皮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周永红。
20岁时,周永红被聘入盐池县皮毛厂工作,熟练掌握了皮毛加工的工艺。1990年8月,盐池县皮毛厂参与企业改制解散后,周永红和丈夫在自家仅有4间平房的小院子里办起了皮毛加工作坊。从购买羊皮到打灰、洗皮、铲皮、熟制、钉板、裁剪、缝纫全部纯手工,起五更睡半夜,靠着精致的工艺,良好的信誉赢得客户的信赖。经过不断的发展,1994年,周永红成立了美雅滩羊裘皮加工厂,实现了从小作坊向现代企业行列迈进。
走进周永红创建的臭皮匠文化大院,二毛裘皮马甲、坐垫、挂画、造型别致的家居服饰等裘皮产品映入眼帘,惹人喜爱。在她的大院内,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开始跟着周永红学习滩羊二毛皮传统技艺。滩羊二毛皮产品的畅销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让学习技艺的农户得到增收,每年还带动当地千余家养殖户共同发展,增收致富。
即便已有一番成绩,可见到专家到访,各位非遗传承人仍有许多“困难”一一道出。
“专家专程‘为我而来’,十分惊喜,也期待已久。我们不仅自己有熟练的非遗手艺,也培养了大批传承人,可我们缺少发展的思路。如何创造出更多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用作品讲好非遗故事,我还想请专家把把关。”李秋梅第一时间向专家道出自己的困惑。
正如李秋梅所言,非遗技艺在当代的传承,离不开在保护基础上的创新。处于农牧交错地带的宁夏,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旅文化等文化形态多元交融,形成了花儿、秦腔、贺兰砚雕刻、二毛皮鞣制等5700余项丰富的非遗资源。如何实现非遗这一古老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每位非遗传承人需要面对的挑战。
“非遗传承人是用羊皮、绳结、剪纸书写非遗故事,在作品创意中应加入更多文化元素,也应注重作品的延续性。”历史领域专家李彤表示,宁夏有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石刻胡旋舞墓门等文物珍品,以其为原型的诸多文创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非遗传承人可以此为主题,赋予文物更多表现形式。
美术领域专家撖学文则表示,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等生活中的点滴便是很好的创作素材。“在羊皮上以贺兰山、黄河、长城等符号为主题作画,必定是独一无二的作品;以‘宁夏二十一景’雕刻贺兰砚等作品,必定会赢得更多关注;以自己的经历故事和各行各业人物为主基调,用剪纸剪出城市印象长卷,反映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必定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他说。
而在文创设计领域专家史婷婷看来,有品牌意识十分重要。“如何为非遗产品赋予更多价值,则需要品牌的包装与市场的营销。”她建议非遗传承人尝试与画家、设计师联名推出非遗文创作品,开拓更大的市场。
正如专家所言,走“非遗+”的道路,是让非遗绽放现代之美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宁夏文旅部门从高质量编制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入手,精细梳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精准阐释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精确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措施意见,实施了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推动非遗植入景区,打造独具风情的非遗旅游新空间。同时,实施“绿芽”培育工程,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活动,培养非遗传承后继人才,促进宁夏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此次“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2023年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活动期间,宁夏文旅部门也将借助专家的采风成果,梳理形成宁夏非遗创意素材库,编印非遗创意参考目录,为更多非遗传承人提供创意思路,赋予非遗新生和全新创意,打造永不落幕的非遗故事。(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粤黔协作,广东青年走进贵州助力产业振兴
- 论会玩,明宣宗从来不会认输
- “船政之友”国际交流中心在福州揭牌
- 天津市气象台发布海上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广西南宁城区河段或现2001年以来最高洪峰
- 甘肃省博探“舌尖文创”:丝路国宝文物引传统文化“飘香”
- 非洲青年参访回顾:透过传统与现代图景认识真实的中国
- 逾百名专家、企业家杭州共探民营企业加速“出海”新路径
- 第十三届厦门苏颂文化节聚焦新质生产力及高质量发展
- 中国首支社会救援力量赴土耳其协助救援
- 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31151亿美元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非遗学网”同时开通
- 财政部拟第一次续发行2024年记账式附息(十七期)国债
- 阿根廷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
- 2023南昌文旅消费季收官 共推出146项文旅促消费活动
- 委内瑞拉军队将在东部海岸开展“防御演习”
- 浙大全网寻访67年前书签主人 家属:已离世,书签捐浙大
- 江苏沿海迎来“小开渔” 近500艘渔船相继驶向大海
- 湖南东安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 首届亚太传统药物质量大会开幕 推动传统医药高质量发展
- 热门推荐
-
- 浙江将建全省统一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平台
- 广西武鸣:黑皮冬瓜丰收上市 成村民“增收密码”
- 河南某保健院出生证明被盗案宣判结果公布 李某英被判八年
- 第二十五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成功举行
- 甘肃武威民勤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已造成8人死亡
-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今日上映 万众期待致敬中华儿女英雄岁月
- 湖南“00后”困难学子大学期间“逆袭”创业大咖
- 中国新职人 |“85后”AI算法工程师:投身自动驾驶 干点有意思的事
- 90岁史学家阎崇年分享学术人生:慎始善终
- 伊朗外长强烈谴责英美对也门的袭击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临时代办杨宇会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 湖南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 推介首批9个试点项目
- 江苏徐州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暑假未成年“防沉迷” 平台创新举措引关注
- (新春走基层)无锡阳山新农村里延续传统民俗 民众赶集寻年味
- 让更多“高精尖”装备搭乘“进博快车”
- 漫“花儿”、舞皮影 中外文旅达人老爷山下逛非遗传播中心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美国中央司令部:摧毁胡塞武装两艘船只
- “冬之雪韵”中法经典音乐会在巴黎奏响新年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