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当代文艺批评与时代精神生活之联系 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举办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高凯)首届北京评论家论坛日前在十月文学院举办。本次论坛主题为“走向广阔世界的批评实践”,是第八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
论坛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杂志社、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基地承办,旨在探讨当代文艺批评与时代广阔精神生活的联系,并邀请文艺批评界大家一起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共同研讨创办《北京评论》(暂定名,下同)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如何办好杂志,为新时代北京和中国文艺批评贡献创造性能量。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表示,新时代的文艺正在生成,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新时代的评论杂志和评论家应该把握这个时代广阔而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文学形式、文艺形式,构建出完整的文艺生态;积极提倡宽泛的、与时代有强烈对话关系的文艺评论。李敬泽认为,评论杂志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评论,还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对话的平台,敢于提出问题、概括问题、讨论问题,才能为当代文艺的多元发展提供真正有意义的讨论空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晶明认为,应当在善意和欣赏的前提下,坚持批评的专业性,保持必要的高度和深度。而且要注重“批评学”自身的理论建设,倡导好的批评风尚,促进多样化批评文本的形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赞同李敬泽“广阔的文艺评论”的观点。陈晓明回溯了中国与海外当代批评实践发展的历史,同时提到,传统的学术办刊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僵化,当下应培养一个坚实的、年轻化的撰稿队伍,要有创新的胆量,在摸爬滚打中闯出一条新的道路,去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要办成一本在当代回应当代社会发展现实的评论刊物,首先要回答好“是什么、评什么、怎么评”这三个关键性问题,实现新媒体格局下的评论品牌,并做好选题策划。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监事长孟繁华认为,评论期刊可以朝着“大文化刊物”的方向发展,广泛地参与到各文艺领域问题的讨论中,才会有好的前景和生命力。因此,选题的问题至关重要,除了选题以外,文风、文体都要有创新和变化,始终保持和现实的紧密关系。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贺绍俊认为,评论期刊的筹办兼具迫切性、艰巨性和开创性。未来努力的目标,就是要在中国文学批评的实践中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理论体系,和中国的文学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认为,要以文学批评为底色,做到文学性、文艺性、文化性三方面的结合。
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谢有顺认为,这份刊物也应彰显一种“从我开始,重建标准”的气魄,不拘于当下的文艺评论秩序,办一种新的评论刊物。一方面要团结自己的作者队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有潜力的青年批评家。(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将施行“一票制”
- 调查报告:医学等专业读研比例持续较高
- 法国摄影师吉米镜头里的中国:热情友好 多元自信
- 鲁迅文学奖得主曾清生谈获奖作品《回乡记》:坚守人民立场
- “同心益展”合作签约仪式暨袁熙坤公共艺术展在京开幕
- 天山胜利隧道今日将贯通 穿越天山仅需约20分钟
- 北京市住房租赁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成效初显 2.3亿元纳入监管
- 数博会今天闭幕 国际人士:中国数据产业发展迅速
- (新春走基层)“花木之乡”年宵花热销 “年货经济”燃旺新春市场
- 多家国际机构报告看好中国经济:亚洲增长的“最强驱动力”|世界观
- 内蒙古旅游发展大会召开 草原游“种草”国内外游客
- 商务部:将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梯度开放
- 浙江推“一船多证一次通办” 首月为企节约成本2.47亿元
- 野生虎豹等濒危珍稀动物纷纷“安家”吉林天桥岭
- 2023年武汉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台阶
- 重庆实施“十大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 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红色名片焕发时代光芒
- 胡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
- 多方同频共振,让“618”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 贵州广西北部湖南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霾天气
- 热门推荐
-
- 家门口的菜市场 看得见的新变化(经济新方位)
- 中国四部门明确彩票中奖个税缴纳事项
- 逍遥丸让人“乐逍遥”?专家:可改善情绪但须遵医嘱
- 北京门头沟双大路一路段发生山体塌方
- 2024年全球解决方案峰会在柏林举行
-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积极开展“悦”读助成长主题活动
- 江西开启2024届高校毕业生百校联动春招系列活动
- 构建更紧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商家“反向抹零”4分钱 被罚款2600元
- 中国年轻人“花式”相亲交友 盼邂逅浪漫爱情
- 构建多样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
- 财政部:今年农业生产相关资金已经下达
-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
- 浙江文旅观察:沉睡资源如何赋能乡村?
- 免签“朋友圈”再扩容!China Travel如何持续“燃”起来
- 讲好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故事
- 2024暑期档票房破30亿
- 当生物标本被AI“复活” “数字世界”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 唱响茶叶品牌 江西庐山举办首届“茶圣杯”庐山云雾茶技能大赛
- 新职业涌现折射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