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长篇小说《子夜》手稿首次离京“回家”展出
中新社杭州8月29日电 (王题题)目前中国体量最大的省级公共文化集群——之江文化中心29日在浙江杭州启用,向世界亮出一张“文化浙江”的金名片。
在这个特殊且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一份珍贵又特殊的手稿,静静地占据了之江文化中心的浙江文学馆的“C位”展区,庆祝“自己90岁的生日”。殊不知,这份曾躲过日军轰炸,藏过银行保险柜的珍贵文物,就是浙江籍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子夜》手稿。
记者观察到,此次展出茅盾先生的五页手稿中,两页为《子夜》手稿(编号第一、第二页)、两页为《子夜》写作纲要、一页为《子夜》记事珠(类似草稿)。虽岁月流逝,但手稿上茅盾先生清秀的墨迹依旧清晰可见。
据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人员介绍,因《子夜》手稿是机制纸,防止纸张酸化、老化,是保护这件文物的重中之重。因此,《子夜》手稿进入位于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后,一直被保存在恒温恒湿的保险专柜中,用无酸盒、无酸袋精心保存。
据悉,作为茅盾先生最引以为傲的作品,《子夜》始作于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完稿,后于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以文学的方式为人们再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社会长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佳作。
而《子夜》手稿的传奇命运并未就此完结。据了解,《子夜》手稿此后还历经了战乱和动荡,所幸最终完整无缺地得以保存。茅盾去世后,其子韦韬将完整的440页《子夜》手稿捐献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永久保存。
此后,《子夜》手稿从未离开北京、离开中国现代文学馆。
浙江文学馆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此次在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支持下,浙江文学馆才推出了《子夜》特展,请《子夜》手稿“回家”,重温经典,传承精神。“这是《子夜》手稿首次离京展出。在《子夜》出版90周年,这件手稿出现在新落成的浙江文学馆,这趟‘回家’之旅显得格外有意义。”(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民和灾后重建:受灾学校加紧施工 保证秋季开学正常使用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 “海南造”风机,指向蔚蓝海
- 沙特开通吉达—北京新航线 助力沙特到2030年每年游客总数达1亿人次
-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乌东部局势“严重恶化”
- 从文旅演艺到品类多样 经典驻场演出一演就是上千场
- 中外少年儿童在宋庆龄同志故居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取得新发现 我国月球研究加速向前开创“嫦娥时代”
- 专家学者为鄂企高质量“出海”支招
- 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客运通道恢复通关
- 稳健增长,未来可期:从2024年半年报看石头科技十年发展的核心动力
- 2024年国庆档总票房破20亿
- 从几万元到几百元 老年助听器市场一探
- 注意防范 上海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 外媒记者看中国:进博会蕴藏巨大机遇 为各国提供合作平台 | 世界观
- 深海采矿:转型希望还是环境黑手
- 四川汉源山洪灾害 | “只要人还在,什么都不要怕”
- 童装加速抱团出海 “中国童装之都”举办国际贸易洽谈会
- 中国文保“药方”为古丝路希瓦古城解“疑难杂症”
- 美候任国家安全顾问:特朗普和普京的会面“正在准备中”
- 热门推荐
-
- “简”述历史 “牍”懂中华!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 中秋国庆假期点燃出游热情
- 国家级经开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 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挑战”观众,“年轻”依旧
- 临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夏琨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因公牺牲
- 赣鄱Z世代:“00后”电网青年职工 努力做万家灯火的守护者
- 假期将至,“阳康”也不能“放飞”
- 俄版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贺岁上演
- 来谈,先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 2022名人堂年度人文榜·音乐大事榜发布 经典仍在流行
- 政产学研企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雅安马烈乡山洪暴雨灾害致1524人受灾 救援仍在继续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大棚莴笋采收忙 乡贤返乡壮大“归雁经济”
- 数字焕活助力甲骨文破译
- 李佳琦为何成为众矢之的 平台、主播与商家的角力走到台前
- 文化“春雨”润边疆 开启京新文化交流新篇章
- 蒙西电网首台百万千瓦机组在鄂尔多斯投产
- 比起花式养生,健康生活更有性价比
- 俄罗斯宣布每日减产50万桶石油至2023年底
- 国际识局:“全球粮食安全生命线”,命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