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3户比邻而居的人家,南腔北调里有着各种家长里短的故事;40多个不同场景的片段,呈现了半个多世纪萦绕海峡两岸的乡愁;散场时观众们排队等候的热包子,承载着大家与编剧、演员们的情感共鸣……这便是话剧《宝岛一村》演出期间的真实写照。
今年7月,《宝岛一村》经典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开启15周年大陆巡演。此次巡演将依次走过上海、深圳、杭州、北京、西安5座城市,历时1个多月,最终回到上海的上剧场。来自台湾与大陆的演员又一次通过舞台向海峡两岸的观众讲述特殊而又平凡的眷村往事,共同在笑与泪中感受那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用剧场来书写历史
“每一次演出,舞台上充满乡愁的路灯就会被点亮,曾经眷村人的生活仿佛又回来了!”谈及《宝岛一村》的创作,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这出话剧,台湾眷村的历史记忆可能会变得很模糊。《宝岛一村》就像是一座“活”的博物馆,是在“用剧场书写历史”,更是对两岸历史的回顾、重现与沉思。
《宝岛一村》由赖声川和台湾节目制作人王伟忠联合编导。故事从“赵家”“朱家”“周家”3个1949年赴台落户的眷村家庭讲起,呈现了几代人的乡愁故事。眷村指1949年后台湾当局为安置上百万大陆赴台军人和家眷所建立的聚落。随时代变迁,台湾各地800多处眷村逐渐消失,仅有个别眷村得到保存。
“因为2000年之后大量的眷村被拆除,所以我和王伟忠决定,要一起创作一部关于眷村、关于父辈后半生和我们前半生的作品,来记录这段难忘的往事。”赖声川回忆道,当时他们俩攒了20多个家庭的上百个故事,最终将剧本浓缩成3家人的40多场戏,成了《宝岛一村》。
2008年12月,《宝岛一村》在台北首演,并于2010年初开启首次大陆巡演。15年来,以台北原创演出班底为主的经典版《宝岛一村》上演超过300场,覆盖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地区。
眷村人的真实写照
“奶奶,您孙子回来看您啦!”舞台上,回到北京探亲的“小毛”一进门就“啪”地一声跪地,哭着用双手紧抓“奶奶”的膝盖。每当这一幕场景出现时,在场的观众无不动容,甚至泪流满面。
剧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毛”探亲的场景,就是来自王伟忠老师的亲身经历。还有像剧中演员们经常在榕树下讨论着“重大新闻”,孩子们会从自家的后门跑出去又跑到别人家的屋子里,台胞返乡探亲时在长辈坟前追忆往昔,类似这样的场景,都是编剧和不少有眷村生活经历演员的身边事。
“每当舞台灯亮,我就会想起自己‘儿时眷村的家’。”在出演《宝岛一村》前,冯翊纲在台湾以演相声剧闻名。15年来,他已经从“小朱”变成了“老朱”,但依然对参演《宝岛一村》充满激情。因为每次在舞台上演出的3小时,就好像“时空穿越”一般,回到难忘的时光。
“《宝岛一村》在台北首演时,许多曾经的眷村人前去观看,直呼过瘾。”赖声川说, 在眷村生活过的人觉得好,认为这部戏真实反映了眷村生活,那么它就是成功的,就对得起眷村的人。
“很多观众说,剧中的‘天津包子’令人印象深刻。事实上,像包子这些来自大陆老家的食物,凝聚着眷村人乡愁的记忆。除夕夜大家一起吃天津包子,就是眷村真实生活的写照。”剧组的工作人员表示,为了让观众对这部剧有更多共鸣,剧组15年来坚持在散场时给大家发包子。截至目前,剧组派发的“老赵家”天津包子已近50万只,这是其他话剧所没有的。
“共情”就是两岸交流
王府井、金鱼胡同、酸梅汤……舞台上,“老赵的妻子”经常用字正腔圆的“京腔”回忆1949年之前在北平生活时的点滴。近日《宝岛一村》在北京上演时,现场观众看到颇具京味儿的场景往往会发出笑声,或报以热烈掌声,表达对剧中场景的“共情”。
“《宝岛一村》第一次到大陆演出时,剧组成员都没把握,因为不知道大陆观众是否对眷村题材感兴趣。”赖声川说,但到目前为止,这部戏已在数十个大陆城市上演,每一场几乎都座无虚席,观众们都很热情,不少人看完后起立鼓掌。这种共情,本身就是两岸交流的一部分。
剧组工作人员表示,南腔北调是眷村生活的一大特点,《宝岛一村》真实反映了这一情况,大陆不少省份及台湾本地的人物形象在剧中都有所体现。在不同地方演出,观众对不同的地域形象有着更个性化的感受。“比如我们在福建演出时,观众们听到闽南语的台词会反响热烈。在上海表演时,观众们对‘周宁’这位上海人‘海派’的形象和表达有着更多共鸣。如果将来在哈尔滨演出,相信剧中人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时观众也会更有融入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巡演版本以台北原创演出班底为主,同时也有多位上剧场培养的新一代大陆演员加盟。赖声川表示,2020年以来,经过上剧场的努力,由大陆演员担纲演出的《宝岛一村》专属版诞生,并进行了近百场的演出。“不论是观众和演员之间还是演员相互之间,我希望未来两岸之间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从而联结相通的情感纽带,传承共同的中华文化。”
柴逸扉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黄金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专家提醒勿盲目追涨
- 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文物齐聚辽博诉说“和合”文化
- 音乐剧《麦克白夫人》在上海开演
- 有羽恐龙鳞片到羽毛如何演化?1.3亿年前鹦鹉嘴龙化石研究揭秘
- 印尼乌大孔院举办闹元宵活动
- 5月份我国大宗商品供应持续增加
- 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临时预算案以避免政府“关门”
- 消费提示:煮面过冷水 别用自来水
- 吉林大学以400余件精品文物展示多彩有趣的历史
- 长沙一摊位麻辣烫106元一碗 官方通报:当场已退款
- 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年度国情咨文
- 一千多只“大熊猫”亮相杭州韩美林艺术馆 吸引游客打卡
-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行业机遇大于挑战
- 中新健康 | 青海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构建新体系、激活新动力
- 中国马拉松纪录保持者何杰:等待“春天”归来
- 厦门港“大三通”航线开通一周年 跨境电商出口货值4.85亿元
- 财政部:10月全国发行新增债券3385亿元
- 以赛事为媒 南昌“文旅体商”融合发展拓展消费新场景
- 内蒙古乌审旗在西安“发”萨拉乌苏文化等五张名片
- 光谱识别+智能分拣,助棉田摆脱“白色污染”
- 热门推荐
-
- 国家发改委: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大幅增加
- 谁和谁会吵嘴?啥事众口难调?当古代诗人们一起过年……
- 分析人士:“泄密文件”印证美国是斩不断的霸权“黑手”
- 双减”后小学一二年级不用写家庭作业 家长需要给孩子“加餐”?
- 趵突泉景区回应设“锦鲤减肥中心”:只是提醒不要投喂,帮鱼减肥是误传
- 今天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今起开放
- 上半年北京经济继续恢复向好
- 2024年北京入夏时间为5月7日
- 中国“陆地海鲜”兴起 养殖方式“以鱼为本”
- 国内最大规模单体用户侧储能项目成功实现“满充满放”运行
- 天津全面加强与京冀科技创新合作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 10部门:支持境外机构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
- 排队领救济、有人睡车里……澳大利亚低收入群体生活变糟
- 猫咪绝育坏人、老板意图分析师……年轻人的新副业“搞钱”还搞笑
- “书香社会2023”公益阅读计划在京启动
- 市民出行新选择 武汉多条定制公交线路“出圈”
- 中国民营企业突破5000万户 较2012年底增长3.7倍
- 山东莱荣高铁开通运营 补强胶东半岛路网短板
- “泰利”携强风雨席卷海南岛西北 气象部门提醒谨防次生灾害
- 低价“全新正品” 原来都是二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