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90后00后会“粉”上百年越剧
23岁的东北女孩张佳音坐了一夜火车来到天津,只为一次梦寐以求的见面。
8月11日、12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在有曲艺之乡之称的天津上演了传统经典越剧《三看御妹》《梁祝》。越剧迷从全国各地赶来盼着与偶像——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得主近距离相见,其中不乏90后、00后的小戏迷。天津青年越剧团团长胡巧燕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戏剧着迷,这两天简直是越剧迷的狂欢”。
“我家有个小九妹”“那一日钱塘道上送你归……”12日晚,天津大礼堂座无虚席。水袖飘飘、越音袅袅,几位大师级主演绝美的扮相和优美的唱腔,把全场观众带入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之中。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视为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传说故事,也成为越剧舞台上最脍炙人口的经典大戏。过去几十年来,由两位梅花奖得主吴凤花和陈飞领衔出演的这版越剧《梁祝》更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
“看完我更相信爱情了!”演出结束后,一群00后小粉丝激动地跑上台跟主演合影。张佳音觉得几次眼泪都要涌出来了,作为越剧迷,她很熟悉这部剧的唱腔韵律,“这是第一次现场听,还是觉得太震撼了。”
让她为之着迷的是祝英台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陈飞。作为师承越剧宗师傅全香的傅派花旦,陈飞被戏迷亲切地称作“飞娘娘”。张佳音眼中,飞娘娘在舞台上光彩照人,表达的情感丰富细腻,唱腔委婉又醇厚悠扬,“让人如痴如醉”。
“这是教科书级别的演绎,直抵人心的。”胡巧燕难掩激动,她认为戏剧一定要亲眼看、亲耳听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陈飞也感受到近年来痴迷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确实多起来了,更多人走进剧院看戏,年轻一代的演员也一批批成长起来。
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下乡等弘扬传统艺术的活动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更多年轻群体有机会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现在一些很小的孩子也可以看得到演出,看得到高水平的演绎。”陈飞认为,“还是要用经典来吸引人”。
2006年出生的尚靖雨是一名高二学生,是一个资深越剧迷,这次她攒够了零花钱专门买票来“追星”的。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听奶奶唱昆曲“就一直特别喜欢江南的戏”。长大一点,她发现越剧的扮相非常美,唱腔特别有味道,“这次她们在台上演绎的是千古绝唱的爱情,我觉得非常动人!”
陈飞认为,越剧之所以受很多年轻人喜爱,一方面因为越剧擅长才子佳人戏,爱情是比较容易触动人心的永恒话题;与此同时,越剧的风格比较唯美清新一些,也是都市青年比较喜欢的风格。
“我们绍兴小百花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剧团,我们的演员都是从小练功,文戏武戏都能演。”陈飞说,这些台下苦练的功夫都会运用在舞台的人物塑造中,所以观众看得过瘾,觉得精彩。
越剧公认有十三大流派,可谓流派纷呈,陈飞说:“我们一台戏里面,可能会融入多个越剧流派的风格,可以根据不同人物来设定,这样一来,音乐形象就特别丰富了。”
梁山伯的扮演者吴凤花就是范派宗师范瑞娟的弟子,是越剧界难得的文武小生。继承范派质朴自然、阳刚稳健的基础之上,她结合自己的表演特点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加之扮相英俊帅气,被粉丝亲切地称作“花帅”。
此次除了出演《梁祝》以外,她还与另一位梅花奖得主吴素英演绎了《三看御妹》这个欢喜故事。两部剧,一喜一悲,看得观众直呼精彩。
很多戏迷都知道,陈飞有一个著名的舞台绝活儿——九尺水袖。水袖飘舞间,既诉说人物心语,又表达性格之复杂。她表演的《行路》一折中的九尺长水袖还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然而此次演出前,陈飞的左臂意外受伤,演出前两天的戏迷见面会时,她是打着夹板参加的,让大家揪心不已。
老搭档吴凤花劝她要不就把水袖剪短一点,也不影响舞台效果;有的老戏迷心疼她,建议她这次不要舞水袖了。可演出当晚,陈飞依旧展现了一个楚楚动人的祝英台的舞台形象,长长的水袖舞动得令人眼花缭乱,现场为之沸腾。
“这就是艺术家的艺德,自己再疼也忍住,绝不能让观众失望。”胡巧燕感慨。
尽管眼下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越剧,但很多都是业余时间跨界玩票,真正愿意投身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并不是很多。
“现在物质条件都好了,一些年轻人不太愿意吃那么多苦。”陈飞说,现在愿意学的,真的是“喜欢到骨子里的”。
为了让这些真正热爱越剧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近年来绍兴小百花也非常注重培养青年人才,复排了一批经典大戏,包括《劈山救母》《穆桂英挂帅》《陆文龙》《孔雀东南飞》《盘妻索妻》等;还计划以每年两三台大戏的复排速度,持续推进经典传承,让年轻人当主角、挑大梁。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更多年轻人对越剧的喜爱,他们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并在微信、抖音、B站推出视频官方账号,全方位推广越剧表演艺术。
“一定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传承。”陈飞说,每一部戏都是常演常新,“有这么多年轻人喜欢,越剧才后继有人,我们也觉得非常幸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龙虾之城”再创业:新品种引领新发展
- “投资北京全球峰会”亮相中关村论坛 39个重大项目签约
- 宁夏移风易俗主题文艺节目巡演活动将陆续走进40个基层乡村
- 怕受凉不开空调 老年人小心“沉默中暑”
- 2023年央企实现营收39.8万亿元
- 朱江明:我们每多配置一度电池,用户就能少一分焦虑
- 西藏拉萨:开发高原增压供氧技术 守护高原民众健康
- 舞蹈诗剧《东坡》在四川眉山正式发布 首演定档
- 西藏林芝逾120种文创产品亮相广州塔
- 美国中学生在华研学:“中美年轻人并没有那么不同”
- 借“武林风中荷对抗赛”契机 中荷文化交流活动在唐山举行
- 广西友谊关边检站2024年交通工具查验量突破50万辆次
- 鲁奖得主李修文推出最新长篇《猛虎下山》 凝练“身经”记录时代
- 四川盐源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警方悬赏捉拿嫌疑人
- 长沙推动汉文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文旅新态势
- 陕西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今年秋粮种植面积达2914万亩
- 北京经开区奖励“绿色项目” 单项最高500万元
- 新疆兵团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预计今年10月竣工
- 银川公安助失散35年家庭团圆
- 四川举行青衣江流域水旱灾害联防联控应急测报演练
- 热门推荐
-
- 《光影·印迹——杨元惺摄影展》在悉尼开幕
- 中国“网红小城”柳州端午假期火热 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
- 中越边境天保口岸国际货场启用
- 西安市鄠邑区太平国有生态林场首次发现金钱豹
- 新疆姑娘米娜的浙江情:把温暖传递给更多民族同胞
- 菲律宾环保人士: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不能让海洋成为垃圾场
- 第二届“海棠杯”全国大学生创意漫画大赛获奖名单公布
- 追寻“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根脉 浙江特展复刻高光时刻
- 中国驻加纳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 介入治疗新技术为老年房颤患者减少卒中风险带来福音
- 传承雷锋精神 福建龙岩多部门进校园播撒“安全种子”
- 亚运史上首个低碳账户 “村里人”这样开启绿色生活模式
- 外媒:瑞典萨米人社区呼吁加强对驯鹿的保护
- 金鹏航空新开上海浦东至沈阳红色旅游航线
- 这个关键词,习近平提及13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州打造“浪漫景区”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 “凝时聚珍——中英钟表技艺交流展”开幕式在伦敦举办
- 埃塞俄比亚留学生:我要把唢呐带回家
- 权威访谈丨如何看待全面消费走势?商务部部长回应热点
- “百年煤城”枣庄破题“绿电”产业发展 打造新能源电池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