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电影市场强势来袭
阅读提示
暑期档一般从6月1日延续到8月31日,近年来,一批堪称口碑与票房俱佳的国产现象级影片,让暑期成为了孵化奇迹的档期。今年暑期档已经火热开启,黑马正在驰骋而来。
“与去年的暑期档相比,今年‘暑期档’不仅片子数量更多,单片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重庆电影迷刘鸿魁说。
当我们上半年还在忧心忡忡讨论电影市场几时复苏,下半年暑期档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频频刷新票房纪录,到7月22日,暑期档票房已超100亿元。这些天,电影圈与股民都彻底嗨了。中国电影似乎被赋予了什么魔法,走上了强势复苏的快车道。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影院相关企业有近7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8540余家,增速达14.8%;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册企业达3220余家。
暑期票房天花板不断抬升
作为与春节档、国庆档并列的三大档期之一,暑期档时间跨度长、上映影片类型多,是各大片方的“必争之地”。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电影票房已超262亿元,同比增长52.8%。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已定档114部影片的“史上最强暑期档”,电影票房有望达到150亿元,或冲击177亿元的档期历史最高纪录。
记者发现,上映6天狂揽近10亿元票房,电影《消失的她》票房大爆;《八角笼中》改编自轰动一时的“格斗孤儿”事件,极具现实性;《长安三万里》用动画展现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文采风流,电影中出现的48首唐诗,让不少网友直呼“血脉觉醒”;《热烈》则用特殊的街舞题材,讲了一个青春逐梦的故事……外加多部进口片上映,共同构成这个夏天的光影盛宴。
“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多想看的电影集中上映的情况,这个暑假对于爱观影的人群来说非常幸福。”热衷观影的重庆彭小姐对记者说,上周末她连买几场电影连续观看过足了瘾。
重庆UME影城宣传主管王兴7月23日告诉记者,以UME影城为例,自进入“暑期档”以来,影院的上座率基本维持在40%以上,黄金时段大多超过80%甚至爆满。
“现在的观众看电影,其实已经不是单纯的看电影,而是能够产生一定的话题效应,就连平常只聊工作的人,都开始来谈电影啦!”王兴说。
事实上,为配合新一轮观影潮,今年上半年,国内影业在CINITY影院建设方面大加投入成效颇丰。中国电影公司已开业CINITY影厅近140个。万达电影表示,上半年,公司新开业影院35家,其中直营影院6家、轻资产影院29家,在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857家、7203块银幕。
西部证券预测,随着国产片定档节奏恢复常态化,进口片陆续引进,2023年电影市场有望迎来供需双振,预计全年票房在450亿~500亿元。
资本对电影业更趋冷静与保守
今年以来,国内电影市场正在强劲复苏,A股中影视概念股有30余只。从股价表现来看,影视概念股平均上涨29.14%,大幅度跑赢大盘,其中上海电影、奥飞娱乐、唐德影视年内涨幅均超100%。
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中国电影业还有关键的路要走,资本的进入也是其中重要一环。以正在热映的电影《八角笼中》为例,尽管收获了不错的票房,可该片在2021年立项时,王宝强找遍了国内资本,却一一碰壁。最终,该片主出品的四家公司,有三家都是王宝强自己的公司,只有一家是其他资方——猫眼,而猫眼很有可能还是“以宣代投”。
每一部电影从创作到走向大银幕,都离不开资本的助力。直到发生疫情的几年,电影行业成为特困行业,资本几乎完全撤离。“这很正常,没有钱赚,资本肯定不会涌到电影行业。”华夏电影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说,“近三年,许多外行转入做电影的公司基本都停止了、撤了,但是我们一直坚守在这个阵地上。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电影市场的未来。”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见,如果没有金融行业的助推,只靠影片吸引资金无法形成大的电影工业,也形成不了电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说,要解决电影“融资难”的问题,需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制度,尽快构建完整的财务体系、法务体系、工业体系,从政策层面加强资本对电影行业投融资的信心。
“拿出了适合当下的好作品,才会让投资者更有信心。”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瑞芳建议,应该建立更长效的投融资机制。比如银行信贷、基金、机构直投,让投资人和制作人坐在一起沟通,寻找更多的合作方式。
可喜的是,今年电影主管部门在影片的备案、立项上,也恢复了原先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再加上电影专项资金等有一定的减免,让大家坚定了信心,远离电影行业许久的资金也在跃跃欲试重回行业。中国电影基金会电影投融资发展专项基金主任朱玉卿表示,随着创作、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等各环节的全面恢复,电影市场加速回暖,行业信心再度高涨,电影产业也迎来发展新契机。
摆脱对“节假日效应”的依赖
“我们需要将目光关注到中小型影视制作公司,不能只看行业巨头。如果说在淡季票房市场也有这么好那就真的是好了。”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向记者表示,希望影视行业能有长期性战略政策来促进真正的复苏,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好作品。
不过,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看来,目前中小成本影片表现乏力,仍然是电影市场的短板。有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因为演员阵容不强、宣传经费不足等因素而被市场忽视。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目前一些现实题材中小成本影片温暖有余、锐度不足。相比竞争激烈的重要档期,日常观影需求并没有充分释放。中小成本影片从形式、题材、叙事到表演,都需要有更高追求,为观众提供其他产品替代不了的“影院性”。
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组票房数字,也是一项经济活动。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蓓表示,要带动市场、扩大消费,仅从创作端出发加强供给是不够的,还要以创新模式提高发行放映端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她认为,我国电影业亟须摆脱对“节假日效应”的依赖。一年中有40多个周末,做好“周末档”,让更多有实力的影片在周末定档,将成为拉动电影市场持续增长的关键。
“为了吸引观众,电影公司和制片方在暑期档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营销策略。例如,电影宣传和推广广告的加大投入、明星与观众互动的活动等,都为电影市场的火爆提供了有力支持。”重庆电影协会副主席刘帆认为,对于面积不断扩大的网生代,如何调节传统电影与现代网剧的融合,如何发掘互联网用户的力量,是任何当代电影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李国
(工人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华战舞”飒气凛然 舞剧《英歌》在广州首演
- 实现历史性变革!丨图说
- 解码福建高质量发展:向开放要动力
- 落水女子惊到附近训练的龙舟队,这场救援很暖!
- 遇见福建:“泥人张”巧手塑神奇
- 江西南昌恢复至布鲁塞尔全货运定期洲际航线
- 今年广东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
- 治理网暴并非“猫捉老鼠”的游戏
- 前两个月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3.9%
- 天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 新修订条例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 警惕“饭卡手机”成学生“摸鱼神器”
- 隧道多车追尾致3死14伤 山西挂牌督办
- 天津举办传统经典车巡展 打造汽车文化消费新场景
- 影像记录下的内蒙古生态奇迹
- 新疆:文旅活动精彩纷呈热辣滚烫
- 虚假宣传、名不副实、捆绑销售……车位销售需规范
- 日本山形县遭创纪录大雨 24小时局地降雨量近400毫米
- 美国海军一架电子战飞机坠毁 两名机组人员状况不明
- 过年丨文明之美启新春
- 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唱响“深山里的巴洛克”
- 热门推荐
-
- 满满的幸福感动!第一次要在北京过除夕的“饼干小哥”收到来自总台的“暖心礼物”
- 双胞胎大熊猫七夕节庆生记
- 以“粉雪”之名起势——从三个维度看长白山脉凭何以滑雪胜地“出圈”
- 聚焦中国经济、人工智能等 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都聊了啥?
- 暑期旅游旺季来了:长线游占比超7成 免签国家一览
- 27国(地区)儿童上海同台演出 感受中华文化
- 中国(甘肃)—泰国(曼谷)医疗器械及中医药产业国际招商推介会曼谷举行
- “你好 北京”,乐享非遗:在京外国人体验首都文化
- 取消限购、买房落户……楼市政策“加减法”接连出台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工位主体结构无受损 正协调启动首发合练工作
- 长三角一体化观察:浙江丽水如何“融”出特色?
- 同日而语两千年 审美是最好的证明
-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抓住疫后新契机,实现合作新突破
- 我国最大海上公务执法船“海巡09”轮首巡汕尾
- 恶意警告?外媒:意甲桑普多利亚收到“一个猪头”
- 深度聚焦中国工业智能领域发展 2024国家工业软件大会即将在沪举行
- 中消协等四协会联合倡议 住宿业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
- 乡约福建:畲村风情浓 文旅产业兴
- 财政部: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
- 广西壮医的坚守传承:从无人识的“土医”到走向国际